探析“学研行”相统一的党史学习模型在新时代党建工作中的价值与挑战

期刊: 创新科技研究 DOI: PDF下载

杨倩

扬州大学文学院,江苏扬州 225002

摘要

本文深入探讨了“学研行”模型在新时代党建工作中的应用、价值和面临的挑战。首先,文章定义了“学研行”模型,并探究了其在教育管理中的发展背景。随后,详细分析了模型的三个核心组成部分:学习、研究和行动,及其在党建工作中的具体作用。文章强调了提升学习力、研究力和行动力在新时代党建工作中的重要性,同时探讨了当前社会环境对党史学习的影响,以及模型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为应对这些挑战,提出了调整学习方法和增强模型灵活性的对策。最后,文章预测了“学研行”模型在未来党建工作中的潜在贡献,并强调了持续改进和适应的重要性。通过这一分析,本文为深化对“学研行”模型的理解提供了理论依据,并为未来党建工作提出了实践指导。


关键词

学研行模型;新时代党建工作;教育管理;学习力提升

正文

扬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学生工作)专项课题《“学研行”相统一的党史学习模型建构研究》(xjjxg202113

引言

在新时代的党建工作中,创新和实效性成为关键词。其中,“学研行”模型作为一种先进的教育管理理念,近年来在党史学习和教育中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该模型通过将学习、研究和行动三者有机结合,不仅提升了组织成员的能力,还促进了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研究这一模型在党史学习中的应用及其挑战,对于推动党建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学研行”模型强调学习最前沿的思想和理念(学),研究日常中遇到的具体问题(研),以及将所学所研应用于实践中的行动研究(行)。这种模式不仅使学习成为一种需求,研究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还使行动有效地转化为习惯。在党史学习中,这一模型的应用能够帮助党员更好地理解和吸收党的历史,同时将这些知识转化为推动现实工作的动力。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一模型在实际应用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例如,如何使理论学习与时代发展同步、如何在快速变化的社会环境中保持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以及如何将学习和研究成果有效转化为实际行动等。这些挑战不仅考验着“学研行”模型本身的有效性,也是当前党建工作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学研行”模型在新时代党建工作中的价值与挑战。通过对该模型的理论分析和实际应用的探讨,我们希望为党史学习和新时代党建工作提供有益的见解和建议。

1 ‘学研行’模型概述

1.1 模型定义与发展背景

1.1.1定义:解释‘学研行’模型的基本概念

“学研行”模型是一个综合性的教育管理策略,它融合了学习(学)、研究(研)和行动(行)三个核心要素。在这一模型中,“学”指的是系统地学习和吸收先进的教育理念与知识,旨在提升理论水平和思维深度。“研”涉及对教育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目的在于发现问题的根源并寻求解决方案。“行”则是指将学习和研究的成果应用于实践中,通过行动研究的方式,不断验证和完善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这三个环节相互促进,形成一个动态循环,旨在不断提升教育管理的效能和效率。

1.1.2发展背景:探讨该模型在教育管理中的起源和演变

“学研行”模型的发展背景可以追溯到对传统教育管理方法的反思。在传统模式下,教育管理往往侧重于理论的传授和行政的执行,而忽视了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随着教育领域的不断发展和变革,出现了对更为有效和创新的教育管理方法的需求。在这种背景下,“学研行”模型应运而生,它强调通过学习最新的教育理念,深入研究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并将所学所得运用于实际行动中,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这一模型的发展标志着教育管理从单一的理论或实践向更加综合、动态的管理方式的转变。

1.2 模型的三个组成部分

1.2.1学习:分析模型中“学”的内容和意义

“学研行”模型中,“学”指的是对先进教育理念、方法和最新知识的学习。这一环节的重点在于不断更新和提升个人的知识储备,特别是在教育理论和实践方面。学习不仅仅是获取信息的过程,更是理解和消化知识,形成自己见解的过程。这一部分的重要性在于,它为整个模型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知识支撑,使得研究和行动能够建立在坚实的理论之上。

1.2.2研究:讨论“研”的过程和方法

“研”环节涉及对教育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和分析。这包括问题的识别、理论的应用、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以及解决方案的制定。研究不仅需要理论知识的支持,还需要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方法。这一环节的核心在于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对实际问题的深入研究,为改进教育实践提供可靠的依据。

1.2.3行动:解释“行”在模型中的作用

“行”部分强调的是将学习和研究的成果转化为具体的行动。这不仅包括实施解决方案,还包括对实施结果的监测和评估。行动环节是“学研行”模型的实践阶段,它的重要性在于能够验证理论的实际效果,并通过实践反馈促进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有效的行动不仅展示了学习和研究成果的应用,也是持续改进和学习的重要来源。

2 模型在党史学习中的应用价值

2.1 提升学习力的重要性

2.1.1理论学习的深化

“学研行”模型中,提升学习力首先体现在理论学习的深化上。深化理论学习意味着不仅仅是表面的知识获取,而是要求对党的理论和政策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思考。这种深化不单是对历史事实的记忆,更重要的是理解这些理论和政策背后的深层逻辑、发展脉络和实践意义。通过深化学习,党员能够更好地把握党的指导思想,增强理论自信,从而在实际工作中更有力地指导实践。

2.1.2对党史知识的内化与应用

提升学习力的另一方面是对党史知识的内化与应用。党史不仅是过去的记忆,更是未来行动的指南。因此,对党史知识的学习不应停留在表面,而应深入到将其内化为个人信念和行动准则的程度。这种内化过程要求党员不仅记住历史事件,而且理解其背后的原因、过程和结果,以及这些历史事件对当前和未来的指导意义。将党史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的能力,是“学研行”模型提升学习力的关键体现。

2.2 增强研究力的必要性

研究党史的方法论和提高理论研究的深度是“学研行”模型的另一核心要素。在党史学习中,这不仅意味着对历史事实的学习,更包括对这些历史事件背后深层次原因和影响的研究。通过深入研究党的历史,学习者能够获得对党的决策过程、战略方向和核心价值观的更深入理解。这种研究力的提升对于党员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它帮助他们在面对新的挑战和任务时能够更好地应用历史经验。

2.3 强化行动力的实践意义

将党史学习转化为实际行动是“学研行”模型的最终目标。这一点在党建工作中尤为重要。通过学习和研究,党员不仅获得了知识和理解,还应当将这些转化为具体的行动。这意味着将党史学习的成果应用于日常工作中,无论是在决策制定、政策执行还是在群众工作中。通过这样的实践,学研行的成效得以在党建工作中得到体现,并且通过不断的行动研究,党员们能够持续改进他们的工作方式和效果。

3 当代党建工作中的挑战与对策

3.1 面对的主要挑战

3.1.1当代社会环境对党史学习的影响

当代社会环境对党史学习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首先,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网络信息的泛滥造成了信息过载,这不仅分散了党员的注意力,也使得他们更难以区分和消化大量的信息。其次,多元文化和价值观的交融给党史的理解和传播带来了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的党史学习方法可能不再适应年轻一代党员的需求,这要求党史学习方式的创新和适应。

3.1.2模型实施中的困难与问题

“学研行”模型的实施过程中,也面临着若干困难和问题。首先,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够紧密是一个主要问题。在实际操作中,往往难以将理论学习与日常工作完美结合,导致学习成果难以转化为实际行动。其次,模型中的“研”环节常常受限于资源和方法的不足,使得深入研究和问题解决能力不够强。最后,行动研究的质量和效果往往受限于实际操作的条件,如时间、资源和组织支持等。

3.2 应对策略与建议

3.2.1调整学习方法以适应新时代

针对当代社会环境对党史学习的影响,首先需要的是调整和更新学习方法。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利用数字化手段和网络资源进行党史教育变得尤为重要。例如,开发在线党史学习平台,使用互动式教学方法,以及利用多媒体工具来丰富学习体验。这些方法不仅能够吸引年轻一代党员的兴趣,还能帮助他们在信息泛滥的环境中更有效地学习和理解党史。此外,教学内容的更新也至关重要。随着时代的变迁,党史学习的内容需要与时俱进,包括对近年来党的重大决策和发展方向的解读,以及将党史与当前国内外形势的联系进行讲解。这种内容的更新有助于提高学习的相关性和实用性,使党员能够更好地将党史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3.2.2增强模型的灵活性和实用性

面对模型实施中的困难与问题,增强“学研行”模型的灵活性和实用性显得尤为重要。这意味着模型的实施应根据不同党员的学习背景、工作环境和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例如,在“学”环节,可以根据党员的基础知识和兴趣点调整学习内容;在“研”环节,重视对实际问题的研究,而非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在“行”环节,则鼓励将学习和研究成果转化为具体的工作计划和行动。此外,模型应注重实践和反馈。通过实际操作和经验的积累,党员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同时,及时的反馈机制能够帮助党员不断调整和完善学习和行动策略,从而提高整个模型的效果和效率。

4.2 对新时代党建工作的长远影响

4.2.1预测模型对未来党建工作的潜在贡献

“学研行”模型作为一种综合性的学习、研究和行动框架,在未来党建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潜在贡献。首先,该模型通过提升党员的学习力、研究力和行动力,能够有效提高党建工作的整体质量和效率。在学习力方面,党员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党的历史和理论,为党的决策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在研究力方面,通过针对性的研究,党员能够更有效地解决党建工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而在行动力方面,党员将能够将学到的知识和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从而直接推动党建工作的发展。此外,该模型还有助于培养党员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于应对新时代党建工作中的复杂和不断变化的挑战至关重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党建工作面临的问题将更加多元和复杂,而“学研行”模型正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框架,帮助党员在这种环境下持续学习和进步。

4.2.2强调持续改进与适应的重要性

“学研行”模型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其对持续改进和适应性的强调。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党建工作的环境和要求也在不断变化。因此,模型必须具备持续改进和适应这些变化的能力。这意味着党组织和党员需要定期评估和更新学习、研究和行动的方法和内容,以确保它们仍然有效和相关。通过这种持续的改进和适应,党建工作能够保持其活力和效果,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党和国家的发展需要。

5 结论

本文全面探讨了“学研行”模型在新时代党建工作中的应用、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展望。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该模型通过其独特的学习、研究和行动结合方法,为提升党员的能力和党建工作的质量提供了重要的框架。

首先,我们重申“学研行”模型在新时代党建工作中的价值。这一模型通过强化党员的学习力、研究力和行动力,不仅促进了党史的深入学习和理解,还提高了党员对理论的运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在当前多变的社会环境中,该模型的应用有助于党员更好地适应社会变革,有效推动党建工作的发展。其次,本文提出了未来研究“学研行”模型的方向和领域。未来的研究可以更深入地探讨如何优化模型的各个环节,比如如何更有效地整合信息技术以提升学习和研究的效率,或者如何更好地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实际的行动。此外,研究可以聚焦于模型在不同类型的组织和环境中的应用,以探索其普遍性和适应性。还可以考虑跨文化和国际视角,研究模型在不同政治和社会背景下的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郭倩倩.学研行一体化:思政课理想信念教育新模式[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1,(28):35-37.

[2]何新,张习涛.“红色研学推进高校师生党员党史学习教育创新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23,8(07):155-157.DOI:10.19537/j.cnki.2096-2789.2023.07.049

[3]孙肖,陈爱林,蒋罗婷.基于PDCA循环构建党史学习教育模型的研究[J].企业文明,2022,(01):101-103.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