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加强医院感染工作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意义
摘要
关键词
满意度;感染率;儿科护理管理;医院感染
正文
随着我国医疗的不断提升,早产儿、体重儿等的救治水平得到不断提高[1]。但由于新生儿的皮肤比较脆弱,其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在住院过程中非常容易受到病原菌感染的侵袭。医院当中发生感染容易对新生儿的健康产生极其严重的影响,还会导致新生儿家属对医院医护人员的信任度降低,使双方的矛盾激化,使医疗工作无法正常的进行[2]。同时儿科患儿本身的特殊性,治疗和护理都比较成人的难度更大,使医院感染问题更加易于出现,极易导致医患纠纷的产生,严重影响医院正常的运行[3]。因此,应对医院感染的预防进行有效的控制,对新生儿科护理管理进行加强,制定完善的制度和流程规范,使新生儿在医院出现感染的情况有效减少,使新生儿的生命健康得到保障,使医院和科室的的医疗和护理水平得到提升[4]。本文主要对加强医院感染工作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作用进行探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出生的200名新生儿(2021年5月~2022年6月),两组资料对比(P>0.05)。
表1两组基础资料 [n,%、(`x±s)]
组别 | 人数 | 性别(男/女) | 年龄(d) |
对照组 | 100 | 65/35 | 3.27±1.02 |
观察组 | 100 | 52/48 | 3.84±1.63 |
X2/t | 0.215 | 0.295 | |
P | >0.05 | >0.05 |
1.2 方法
对照组:传统护理,对新生儿的身体和感染情况进行有效的评估,做好新生儿家长的健康宣教,将在医院中有可能会出现的感染情况向家属进行讲解,同时做好相应的预防工作。对新生儿做好相应的检查等。
观察组:新生儿护理管理,包括:(1)组建新生儿科护理管理小组,对新生儿科加强进行管理,使护理和感染管理得到完善,使有关工作能够顺利的进行。通过对新生儿科护理管理制定的约束,有效的预防医院感染等问题的发生。定期通过视频或讲座等方式针对防止感染的必要性、感染出现的原因、注意事项、新生儿常见疾病及护理、消毒隔离过程等进行相应的培训和考核,针对现有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完善,使医院感染的质量得到提升。对新生儿科的具体状况进行分析,对新生儿的皮肤、哺乳等感染情况、疾病、消毒隔离的规范等危险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探讨,使有关的规章制度进行全力的组建,全面了解新生儿出现感染的原因等新生儿的防御知识,对质量做好全面的管控,对规章制度进行全面增强,同时对制度进行不定期的更新和完善,使护理人员能够更加严格的执行,同时相互进行监督,定期对护理工作落实的状况进行检查。针对新生儿的家长,护理人员应对可能出现疾病的情况和预防等向其进行详细的讲解,同时让其了解到受到感染侵袭的原因等,使家属能够对预防感染的意识得到提升。针对病房的保洁人员,应做好医院感染有关知识的相应的宣教,使其能够有效的对防止和控制新生儿病房感染的意识得到提高。(2)详细的记录新生儿的有关资料并归档,做好医院当中感染检测的登记。如对病房当中的环境微生物状况进行检测,对消毒液浓度进行详细的检测等。同时有关感染预防的科室应对医院感染检测相关的内容进行定期的收集整理,更好的找寻能够产生感染的因素。从而制定更加合理的预防和治疗的方案,护理人员应不定期对预防方法和政策等进行相应的完善。(3)提高护理人员的感染理念和意识。在新生儿的护理管理当中,在防御感染等问题时,应对护理人员的感染意识等进行提高,使其能够更好的进行相应的工作。不断的落实新生儿科护理管理,有效防御有关问题。同时不断的追求新的方法,对有关人员进行感染致死的相关培训,使有关人员的的护理观念得到不断的更新。最大程度的将感染管理工作完成。并且对相关的知识和技能等进行不断的培训学习,使有关人员的能力得到更好的提高,增加个人方面的规范性。在操作流程上要更加的规范,对有关规定进行探究并参照其规定进行操作,使全体人员的素质得到更好的提升。(4)对设备和医疗器械做好管理。在工作过程中,应对新生儿的保温箱等设备进行定期的管理。对保温箱进行1次/周的消毒,主要采用含氯的消毒液对保温箱进行擦拭,在保温箱的水槽当中放上灭菌过后的蒸馏水,从而使护理工作有效的进行。同时应将蒸馏水进行每天的更换,在进行更换时应对水槽进行全面的额消毒。在完成使用后,要提高全面消毒的强度,全面使用较为合理的材料和方法等进行消毒。对新生儿接触到的一些物品应做好全面的消毒,同时对新生儿使用的吃饭的工具进行高压的消毒,使消毒的效果得到提升。从而使新生儿科护理管理工作能够有效的持续的进行,预防医院感染问题的产生。(5)有效落实呼吸机有关性肺炎护理管理工作。要详细的评估呼吸机在使用过程中的情况,拔管要在第一时间进行。使用正确的无菌操作方法进行呼吸机的使用,使呼吸机的消毒等管理质量提升。针对使用后的呼吸机管路等应及时送到供应室当中,进行全面的集中式的消毒,防止呼吸机有关性肺炎的发生。从而使护理管理工作能够得到更好的提高,使有关感染预防的有效性进行提高。(6) 在进行护理时,护理工作的执行应依据有关卫生管理制度进行。应全面的抽查相关人员的衣物和工作环境等状况,使检查工作的进程得到快速的提升。还应对有关错误的情况等进行发觉,并进行及时的处理。针对在护理操作之前未进行洗手的人员,要严格要求其进行洗手后再进行护理方面的操作。针对医院内部当中对于感染的需求等应对医护人员进行全面的培训宣教,使有关人员的错误理念得到有效纠正,如情况较为严重者可进行相应的处罚。不断更新和完善环境设备的管理工作,使卫生环境得到保持。(7)对新生儿生活环境进行更好的管理。导致新生儿发生感染的原因较多,其中环境中的温度、空气以及湿度等是导致其频繁发生的主要因素,因此,应加强对新生儿成长环境的注重。潮湿的环境容易使新生儿的皮肤发生软化,导致其抵抗力降低。因此,应对居住环境的湿度进行有效的调节,有效预防新生儿感染发生的概率。新生儿病房的湿度一般情况下应调节在55%~65%。同时,在合适的温度中人体的机能才能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想要有效的预防新陈代谢紊乱的出现,就应将温度调整到适宜的状况。新生儿病房的温度应调整到24~26℃,使新生儿生活的环境得到更好的完善,使新生儿得到更好的成长。但需要注意的是新生儿和床的接触时间较多,极易导致其身体温度增加,由此,护理人员和家长应在护理中进行相应的重视。同时,应对病房内多进行通风和清洁等,使病房内保持空气的清新,必要时可安装空气净化消毒器。(8)全面的领导医护人员进行学习,在进行实践时,应使护士的作用得到发挥,应指引护理人员和新生儿及家属进行沟通,做好护理方面的相关工作。在向新生儿家属进行有关知识的传输中,应将护理人员的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因为护理人员护理能力的高低直接反映了医院的水平,能够使家属直接感受到医疗服务的实际水平。为了使新生儿科护理管理能够更好的进行,应在医院内部进行护理人员的选拔,使现实当中的护理管理效果得到提升。定期对有关的人员进行教育培训,使其工作能力提升。同时由科室当中的医生进行知识讲座的定期举办,使护理人员对新生儿感染知识的发展能够更加的了解,提升护理人员的能力。
1.3 观察指标
对生儿发生医院感染情况进行观察;家属对不同护理模式满意度进行对比。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2.0数据,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新生儿发生医院感染情况
两组比较(P<0.05),如表1所示。
表1新生儿发生医院感染情况(n,%)
组别 | 例数 | 呼吸系统感染 | 泌尿系统感染 | 消化系统感染 | 总发生率 |
对照组 | 100 | 3(3.00) | 2(2.00) | 2(2.00) | 7(7.00) |
观察组 | 100 | 1(1.00) | 0(0) | 1(1.00) | 2(2.00) |
X2 | 0.685 | ||||
P | <0.05 |
2.2 家属对不同护理模式满意度
两组比较(P<0.05),如表2所示。
表2两组护理满意度(n,%)
组别 | 例数 | 非常满意 | 较满意 | 满意 | 不满意 | 总满意度 |
对照组 | 100 | 37(37.00) | 30(30.00) | 23(23.00) | 10(10.00) | 90(90.00) |
观察组 | 100 | 42(42.00) | 31(31.00) | 25(25.00) | 2(2.00) | 98(98.00) |
X2 | 6.398 | |||||
P | <0.05 |
3讨论
新生儿科是医院科室当中非常容易受到感染的一个科室,由于新生儿年龄较小,免疫功能比较低,自主表达的能力并不具备,认知和能动性比较差等,同时加上医疗器械和护理操作的不当极易导致新生儿医院感染的产生,严重影响了新生儿的健康[5-6]。因此,对新生儿科医院感染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是新生儿科管理护理中研究的重要方向[7-8]。
新生儿护理管理通过系统性的护理对每个护理环节进行把控,提升细节管理,使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加强,使护理质量提升[9-10]。通过建立新生儿科护理管理小组,增强新生儿科的管理,使医院感染等情况得到有效预防[11-12]。详细记录新生儿自身状况和感染检测情况,对病房内的湿度、温度等进行有效的调节,提升护理人员的感染意识等,使其护理观念不断的更新,定期管理好新生儿的保温箱等设备,使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减少,对每个细节都要做好监督和注重,对有关的护理制度进行完善,并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使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够更好的完成,将感染防控的观念对医护人员和新生儿家属进行全面的强化,使感染的控制效果得到提升,使新生儿的安全得到保证。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各项数据明显比对照组更优(P<0.05)。表示在医院感染当中加强新生儿护理管理效果良好。
综上,在医院感染当中加强新生儿护理管理能够降低医院的感染率,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黄慧敏.护理管理应用于儿科医院感染管理中的效果探讨[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2022(2):0179-0181
[2] 陈洁.加强ICU护理人员手卫生干预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效果评价[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2022(6):0154-0157
[3] 张蕴.加强ICU护理人员手卫生干预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效果评价分析[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2022(9):0094-0096
[4] 张雪莲.加强护理质量管理对医院感染发病率的影响[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2022(4):0230-0233
[5] 郭卉荟.加强护理人员手卫生干预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2022(2):0174-0177
[6] 肖礼花,肖艾青,廖镇宇,肖鹏飞.行动研究法在新生儿科医院感染防控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2,19(17):2663-2668
[7] 夏丹丹.关于加强新生儿科护理管理有效预防医院感染[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2021(11):0216-0217
[8] 杨阿丽.精细化护理管理对新生儿科医院感染防控的应用效果[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2021(6):0100-0100
[9] 问晓乐.浅谈精细化护理管理对新生儿科医院感染防控的应用效果[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2021(6):0112-0112
[10] 何仕碧.探讨加强护理管理对降低妇科门诊医院感染发生率的价值[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2021(6):0369-0370
[11] 韩伟.加强护理人员手卫生干预在控制医院感染中实施价值分析与探究[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2021(2):0260-0260
[12] 刘巧丽.加强ICU护理管理有效预防控制ICU医院感染研究[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2021(6):0079-0079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