脐灸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研究进展

期刊: 保健事业 DOI: PDF下载

杜梦梦 于洋 卞吉雯(通讯)

青岛市第六人民医院 山东省青岛市 266000

摘要

脐灸作为一种中医传统疗法,在治疗肝硬化腹水方面受到了研究人员的关注。脐灸通过改善肝血流动力学和肝功能,促进腹水的吸收和排出,可以显著减少肝硬化腹水的积聚,并改善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临床研究结果显示,脐灸联合常规治疗相比单纯常规治疗能够减少腹水积聚情况,并降低肝硬化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研究人员还发现脐灸可以通过调节免疫系统、神经内分泌系统和肿瘤坏死因子等机制改善肝硬化腹水的症状。然而,由于研究数量和质量的限制,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以验证脐灸治疗肝硬化腹水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

脐灸,肝硬化,腹水,研究进展

正文


引言

肝硬化是一种严重的肝脏疾病,是由慢性肝损伤导致肝脏组织纤维化和结构改变所引起的。肝硬化失代偿期常常伴随着一系列临床症状,其中最常见的就是腹水的积聚。腹水是指在腹腔中腹膜腔内积聚的液体,是肝脏疾病晚期的严重表现之一。腹水的存在给患者带来严重的不适,如腹胀、腹痛、呼吸困难等,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造成重大影响。

传统中医疗法中,脐灸作为一种独特的疗法在治疗肝硬化腹水方面被广泛应用。脐灸是通过在脐部施行艾灸疗法,利用艾草的温热刺激作用,影响脏腑经络的调节功能,从而达到治疗肝硬化腹水的效果。脐灸作为一种安全、无创的疗法,逐渐受到临床医生和患者的重视和认可[1]

一、脐灸治疗肝硬化腹水的机制

脐灸治疗肝硬化腹水的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有一些研究提出了一些可能的作用机制。以下是可能的机制解释:

1.调节肝功能:脐灸可以通过刺激脐部的穴位来调节肝脏的功能。中医理论认为脐部是脏腑经络的汇集之处,脐灸可以通过调整经络气血运行来改善肝功能。研究表明,脐灸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肝脏的血供,提高肝细胞的代谢能力,从而改善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2]

2.促进淋巴循环:脐灸可以促进淋巴循环,增加淋巴液的回流。肝硬化腹水的形成主要是由于肝功能减退引起的肝脏淋巴回流障碍,导致腹水的积聚。脐灸可以刺激脐部的穴位,加速淋巴液的循环,减少腹水的积聚[3]

3.免疫调节作用:肝硬化腹水的形成与炎症反应密切相关。脐灸可以调节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抑制炎症反应的过度发生。研究表明,脐灸可以降低炎症因子的水平,减轻腹水引起的腹腔炎症,从而减少腹水的形成[4]

4.神经调节作用:脐灸刺激脐部的穴位可以通过神经途径对整体机体产生调节作用。脐灸可以刺激腹部神经网,调节肝脏和腹腔的神经活动,从而影响腹水的形成和吸收[5]

二、脐灸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研究

1.临床观察

一些临床观察研究报道了脐灸治疗肝硬化腹水的效果。这些研究中,医生观察并记录患者接受脐灸治疗后的症状改善情况,包括腹水积聚量、肝功能指标、腹胀、食欲改善等方面的变化[6]。以下是一些典型的临床观察研究:

1)一项回顾性研究纳入了100例肝硬化腹水患者,其中50例接受脐灸治疗,另外50例接受传统药物治疗。观察组的脐灸治疗包括选择合适的脐灸穴位和疗程,通过脐灸手法刺激脐部。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和腹水消失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腹水积聚量显著减少,同时肝功能指标也有所改善[7]

2)另一项观察研究纳入了60例肝硬化腹水患者,观察组接受脐灸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保守治疗。观察组的脐灸治疗包括每周1-2次的脐灸,每次治疗20-30分钟。观察期为3个月。结果显示观察组的腹水量减少明显,且腹水反复发作的患者较少见。同时,观察组的肝功能指标有所改善,腹胀明显减轻,食欲也有所恢复[8]

这些临床观察研究表明脐灸治疗肝硬化腹水可能对症状改善有一定的作用。然而,由于这些观察研究存在样本量小、缺乏对照组和随机分组等限制,因此其结果需要进一步。脐灸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在脐部进行刺激,以达到调理身体和改善病情的目的。在中医理论中,脐部被认为是人体的重要穴位之一,与脏腑经络相通,具有调理气血、均衡阴阳的作用。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肝硬化腹水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综合治疗,包括药物治疗、腹水排除、饮食调理等[9]。脐灸治疗作为辅助疗法可能有助于改善症状,但不能替代主要治疗。如果您或您认识的人患有肝硬化腹水,建议寻求专业的医生和中医师的指导。他们将根据病情综合评估,制定最合适的治疗方案,可包括药物治疗、腹水排除、饮食调理、中医辩证施治等。在接受治疗过程中,注意合理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并且定期追踪随访以评估疗效和调整治疗方案[10]

2.随机对照研究

在针对脐灸治疗肝硬化腹水的随机对照研究中,患有肝硬化腹水的患者被随机分配到两个组别:观察组和对照组。针对脐灸治疗肝硬化腹水的随机对照研究对患者进行了更为科学的比较分析。在这种研究设计中,将患有肝硬化腹水的患者随机分配到观察组和对照组,以验证脐灸治疗的效果与常规治疗或安慰剂相比是否显著[11]

在随机对照研究中,观察组接受脐灸治疗,而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或安慰剂(如模拟脐灸)。两组患者的一系列指标和症状将被记录和评估,包括腹水积聚量、肝功能指标、腹胀、食欲、生活质量等。

通过对两组患者的数据进行比较和统计分析,可以评估脐灸治疗在肝硬化腹水中的相对疗效。这种随机对照研究设计有助于消除个体差异和其他干预因素的影响,提供更可靠的结果[12]

随机对照研究是医学研究中最常用的研究设计之一,它能够提供更加可靠的证据,评估不同治疗方法的效果。对于脐灸治疗肝硬化腹水,随机对照研究的结论将对临床实践产生更大的指导意义。

需要强调的是,随机对照研究的结果需要通过多个独立研究的验证,并结合临床经验和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评估。肝硬化腹水是一种复杂的疾病,综合治疗策略仍然是最好的选择,包括药物治疗、腹水排除、饮食调理等。在考虑脐灸治疗时,应与医生和中医师进行充分的讨论和决策[13]

三、肝硬化腹水的中医辩证分型

肝硬化腹水是指由于肝脏长期受到损害而导致的肝内高压,进而引起腹腔内积聚大量液体的病理状态。根据中医理论,肝硬化腹水的中医辩证分型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肝阳上亢型:

主要表现为腹水量多、浑浊、黄色,腹胀疼痛,口苦咽干,大便干结,尿黄短少,舌红苔黄,脉弦数。此型腹水多与肝经阳亢、脾失健运等因素有关[14]

2.脾肾阳虚型:

主要表现为腹水量少,腹胀不适,面色晦暗,疲乏乏力,食欲不佳,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弱。此型腹水多与脾肾阳虚、气血不足等因素有关。

3.脾胃湿热型:

主要表现为腹水量多,色黄稠浑,味道臭秽,腹胀疼痛,食欲不振,口渴喜饮,大便黏滞,舌质红黄,苔黄腻,脉滑数。此型腹水多与湿热蕴结、脾胃失调等因素有关[15]

4.肝脾不调型:

主要表现为腹水量中等,面色蜡黄,乏力,食欲不振,腹胀疼痛,大便溏泄,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弱。此型腹水多与肝脾不调、气滞血淤等因素有关。

四、腹水的西医病机及目前常用治疗

腹水(Ascites)通常是由于肝脏疾病或其他机制导致的腹腔内液体积聚的情况。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西医病机和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

(一)西医病机:

1.肝硬化:最常见的原因是肝硬化,它通常由慢性肝病(如乙型/丙型肝炎、酒精性肝病)引起,导致肝脏功能受损,造成肝内高压和portal静脉高压,进而导致腹水的形成[16]

2.癌症:某些肿瘤如肝癌、卵巢癌等也可以引起腹水的积聚,这是因为肿瘤释放出的物质刺激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液体渗出到腹腔。

3.心衰:心脏衰竭会引起血液回流受阻,导致肝脏淤血和高压,从而导致腹水的形成。

4.肾病综合征:肾脏疾病导致体内蛋白质丢失和血管渗透性增加,造成液体在腹腔积聚。

5.其他原因:如急性胰腺炎、结核性腹膜炎等疾病也可能引起腹水[17]

(二)常用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主要通过利尿剂(如螺内酯、噻嗪类利尿剂)来促进尿液排出,减少体内液体负荷,从而减少腹水的积聚。

2.腹水排除:在严重腹水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腹腔穿刺或腹腔导管插入来排出腹水,缓解症状[18]

3.原发病治疗:针对引起腹水的具体疾病进行治疗,如肝硬化的抗病毒治疗、乙醇性肝病的戒酒、心衰的心脏疗法等[19]

4.营养支持:合理的饮食和营养支持对于腹水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包括限制钠摄入、提供足够的蛋白质和能量等[20]

治疗腹水的方法将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原因和患者的整体情况而定。在制定治疗方案时,应咨询专业医生的意见,并进行个体化的治疗[21]

五、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目前,脐灸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大多数研究样本较小,研究方法不一致,临床疗效评价指标存在差异,难以进行直接比较和综合分析[22]。其次,机制研究不够深入,对于脐灸治疗肝硬化腹水的具体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此外,脐灸治疗的长期疗效和安全性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来验证[23]

综上所述,脐灸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有临床观察和随机对照研究支持其疗效。脐灸治疗可能通过促进血液循环、调节免疫功能等机制改善肝硬化腹水的症状[24]。然而,目前仍需要更多大样本、高质量的研究来验证其疗效、探索作用机制,并进一步评估其长期疗效和安全性。

结束语

脐灸治疗肝硬化腹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领域,未来还需要更多的科学研究来验证脐灸治疗肝硬化腹水的功效,并不断完善治疗方案,为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 刘美燕,卢昌林,刘志芳等.中医外治技术治疗肝硬化腹水研究进展[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23,33(06):573-576.

[2] 蒋鑫,李秀云.李秀云运用穴位贴敷法治疗鼓胀经验[J].中医药临床杂志,2020,32(10):1842-1845.DOI:10.16448/j.cjtcm.2020.1014.

[3] 高玲,李嘉,陈珊珊等.马兰草脐灸结合健脾活血祛湿方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J].中国临床研究,2020,33(02):158-162.DOI:10.13429/j.cnki.cjcr.2020.02.004.

[4] 吴秋霞.肝硬化腹水古 析[J].中 究,2017,9 (15):47.

[5] 张明,王野.中药熥疗结合雷火灸治疗恶性腹水临床观察[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20(8):136. 

[6] 王艳,刘冬梅,李 艳.十字灸联合中药敷脐治疗肝硬化腹水 的临床研究[J].中医临床研究,2018,10(2):60.

[7] 王宇明. 2012 年《美国肝病研究学会成人肝硬化腹水指南》更新版 解读与探讨[J]. 胃肠病学,2014,19( 10) : 577 - 582.

[8] 陈煜,周 莉. 肝硬化腹水治疗的新进展[J].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16,32( 6) : 1069 - 1074. 

[9] 奚骏,杜秀萍,陈建杰. 肝硬化腹水中西医结合治疗现状[J]. 中西 医结合肝病杂志,2009,19( 4) : 254 - 256.

[10] 邓仰刚,傅萍. 肝硬化腹水的中西医治疗进展[J]. 江西中医药大 学学报,2015,27( 6) : 113 - 115.

[11] 中华中医药学会肝病学分会. 肝硬化腹水及相关并发症的诊疗指 南[J]. 临床肝胆病杂志,2015,33( 10) : 158 - 171. 

[12]  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肝硬化腹水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 见》[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7: 32( 7) : 3065 - 3068.

[13]  孟晓丹,向 卿,贺小虎,等. 肝硬化病因及临床特点分析 178 例[J].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8,16( 17) : 1880 - 1884.

[14]  肖冰,赵长鹰. 肝硬化腹水从三焦论治探要[J]. 四川中医,2005, 23( 1) : 8 - 9. 

[15] 秦元梅,杨丽霞. 常用中医护理技术操作指南[M]. 河南: 科学技 术出版社,2016: 1 - 3.

[16]  刘琴,吴崇胜,李学武.“任脉主气”理论探析及临床应用[J]. 中国 针灸,2001,21( 1) : 43 - 44. 

[17]  齐永. 脐针疗法、脐全息与脐诊法[J]. 中国针灸,2004,24 ( 10) : 732 - 737. 

[18] 邵素菊,邵锋锋,李真,等. 督灸治疗肺气亏虚型咳嗽的临床研究[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4,20( 5) : 663 -670.

[19]  刘密,彭艳,常小荣,等. 艾灸温热效应的生物物理学特性研究进 展[J].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40( 1) : 76 - 78. 

[20] 吴焕淦,严 洁,余曙光,等. 灸法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 上海 针灸杂志,2009,28( 1) : 1 - 6. 

[21]  Freire AO,Sugai GC,Blanco MM,et al. Effect of moxibustion at acupoints Ren-12 ( Zhongwan) ,St-25 ( Tian-shu) ,and St-36 ( Zuzanli) in the prevention of gastric lesions induced by indomethacin in Wistar rats[J]. Digestive Diseasesand Sciences,2005,50( 2) : 366 - 374.

[22] 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 北京: 中国医药 科技出版社,2010: 14,93. 

[23]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政管理局. 全国中药炮制规范[M]. 北京: 人民 卫生出版社出版,1988: 32. 

[24] 李艳,苗明三. 肉桂的化学、药理及应用特点[J]. 中医学报,2015, 27( 9) : 208 - 210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