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状胬肉手术切除并自体结膜瓣移植术后分析
摘要
关键词
翼状胬肉;手术切除;自体结膜瓣移植术;治疗有效率;疼痛评分;术后复发率;并发症
正文
翼状胬肉是一种常见的眼表疾病,是由结膜组织增生形成的赘生物。这种疾病通常发生在眼睛的鼻侧或颞侧,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可能会逐渐向中央区域扩展,影响视力[1]。翼状胬肉的主要症状包括眼睛充血、发红、异物感等,有时还可能导致视力下降。对于翼状胬肉的治疗,通常采用手术切除的方法,通过手术切除,可以彻底清除病变组织,但此种方法术后复发率较高。自体结膜瓣移植是一种利用患者自身结膜组织作为移植材料的手术方法,它的原理是通过将结膜瓣移植到受损部位,以促进角膜上皮细胞的再生和修复。这种手术方法具有许多优点,如无免疫排斥反应、手术效果稳定,且术后复发率低等[2]。为此,抽取本院在2020年1月-2023年1月期间收治的40翼状胬肉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分析翼状胬肉手术切除并自体结膜瓣移植术后的效果。结果详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抽取本院在2020年1月-2023年1月期间收治的40翼状胬肉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考组及实验组,其中参考组采取翼状胬肉手术切除治疗,实验组在上述基础上采取自体结膜瓣移植术治疗,每组20例。其中参考组男、女分别为7例、13例,年龄50-70岁,均值范围(62.32±1.24)岁。实验组男、女分别为5例、15例,年龄52-69岁,均值范围(62.68±1.48)岁。两组资料对比差异小(P>0.05)。
1.2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纳入标准
(1)患者被诊断为翼状胬肉,且需要进行手术治疗。(2)患者年龄应在18岁及以上,且未满60岁,身体状况稳定。(3)患者无严重的全身疾病,如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无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等。(4)患者基础资料完整。(5)患者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且积极配合本次研究。
1.2.2排除标准
(1)患者患有其他需要优先治疗的疾病,如恶性肿瘤、严重的精神疾病等。(2)存在凝血功能障碍;(3)患者有过敏史,对手术中使用的药物或材料过敏。(4)患有精神疾病及认知功能障碍者;(5)术后无法配合随访者。
1.3方法
1.3.1参考组
本组采取翼状胬肉切除术治疗。帮助患者采取仰卧的姿势,使用抗生素眼药水为患者进行滴眼,并对其进行标准的消毒程序。消毒结束后,为患者铺巾,并让其眼睑展开。使用奥布卡因滴眼液对患眼进行表面麻醉。之后,对胬肉区域的结膜进行局部浸染麻醉。当麻醉开始生效时,在胬肉区角膜边缘做纵向切口,确保胬肉区组织得到充分分离。剪断并剥离胬肉头部,彻底清除剩余的组织,确保没有血管和结缔组织的残留。切除胬肉体部,施加压力止血,并进行缝合。手术完成后,使用眼垫来包眼,每天更换一次药物,并每天滴眼液4次,同时进行常规的抗感染和消炎治疗。
1.3.2实验组
本组在上述基础上采取自体球结膜瓣移植术治疗。在成功切除翼状胬肉后,选择一个与伤口大小相匹配、宽度约为5 mm的下方的自体球结膜瓣,并将其摆放在边缘。接着,展平结膜瓣,并使用10-0不可吸收缝线进行固定,确保巩膜露出2 mm,从而避免了缝合结膜取样的需要。手术结束后,医生为病人涂上眼膏,并对伤口位置进行24小时的加压包扎。随后,对患者进行连续加压包扎,持续2天,并使用眼膏进行治疗。
1.4 疗效标准
1.4.1 治疗有效率
评价两组治疗效果, 其中显效表明患者眼部异物感和疼痛等几乎消失,移植组织全部成活,未发生排斥反应;有效提示患者眼部异物感、疼痛等症状明显改善,移植组织成活,未出现明显排斥反应。无效提示患者的症状无任何变化。计算方法:(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2疼痛评分
对两组疼痛情况采取VAS量表进行评价,分数越高,则疼痛严重。
1.4.3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其中可见角巩膜溃疡、眼球运动障碍及感染。
1.4.4术后复发率
观察两组术后疾病复发情况。
1.5统计学方法
研究所得到的数据均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处理。(±s)用于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用于表示计数资料,用(x2)检验。当所计算出的P<0.05时则提示进行对比的对象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2 结果
2.1两组治疗有效率对比分析
表1显示,治疗有效率对比显示,实验组显高(P<0.05)。
表1 两组治疗有效率对比分析[n,(%)]
组别 | 例数 | 显效 | 有效 | 无效 | 治疗有效率(%) |
实验组 | 20 | 11(55.00%) | 7(35.00%) | 2(10.00%) | 90.00%(18/20) |
参考组 | 20 | 7(35.00%) | 4(20.00%) | 9(455.00%) | 55.00%(11/20) |
χ2 | - | - | - | - | 6.144 |
P | - | - | - | - | 0.013 |
2.2两组疼痛评分对比分析
表2显示,疼痛评分对比显示,实验组显低(P<0.05)。
表2 两组疼痛评分对比分析()
组别 | 例数 | 疼痛评分(分) |
实验组 | 20 | 1.02±0.15 |
参考组 | 20 | 2.34±0.54 |
t | - | 2.683 |
P | - | 0.001 |
2.3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分析
表3显示,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显示,实验组显低(P<0.05)。
表3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分析[n,(%)]
组别 | 例数 | 角巩膜溃疡 | 眼球运动障碍 | 感染 | 并发症发生率(%) |
实验组 | 20 | 0(0.00%) | 1(5.00%) | 1(5.00%) | 10.00%(2/20) |
参考组 | 20 | 2(10.00%) | 3(15.00%) | 3(15.00%) | 40.00%(8/20) |
χ2 | - | - | - | - | 4.800 |
P | - | - | - | - | 0.028 |
2.4两组术后复发率对比分析
表4显示,术后复发率对比显示,实验组显低(P<0.05)。
表4 两组术后复发率对比分析[n,(%)]
组别 | 例数 | 术后复发率(%) |
实验组 | 20 | 1(5.00%) |
参考组 | 20 | 8(40.00%) |
χ2 | - | 7.025 |
P | - | 0.008 |
3. 讨论
翼状胬肉是眼科常见病和多发病,俗称“鱼肉”。它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病变,受外界刺激而引起,单眼或双眼受犯[3]。其形状酷似昆虫的翅膀,因此得名。翼状胬肉的常见发病部位在睑裂部球结膜及结膜下组织,可能导致变性、肥厚和增生,并向角膜内发展。根据胬肉进展的情况,翼状胬肉常分为进行性和静止性两类[4]。进行性胬肉组织肥厚,血管充血扩张,头部呈灰白色胶样隆起肿胀,发展较快,可侵入角膜中央,引起角膜散光,遮盖瞳孔而影响视力。静止性胬肉则组织菲薄,颈部和体部血管紧缩,头部境界清晰、平坦,无炎性浸润,生长较慢。治疗方法方面,如果胬肉小且静止,未进入瞳孔区,不需手术。眼部无炎症时,可用1:5000塞替哌眼药水滴眼,以抑制胬肉发展。对于进行性胬肉,可采取手术治疗[5]。
目前翼状胬肉手术治疗的主要方法是切除病变的胬肉组织,但此种手术方法术后复发率较高,从而患者的选择率较低。自体结膜瓣移植术是一种用于修复角膜病变的手术方法,它通过将患者自身的结膜瓣移植到病变角膜部位,以替代受损角膜组织的功能,达到治疗目的[6]。该手术具有安全、可靠、效果好等优点,因此在眼科领域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角膜疾病[7]。本次研究中在翼状胬肉患者采取手术切除并自体结膜瓣移植术,研究结果显示,治疗有效率对比显示,实验组显高(P<0.05)。疼痛评分对比显示,实验组显低(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显示,实验组显低(P<0.05)。术后复发率对比显示,实验组显低(P<0.05)。生活质量对比显示,实验组较高(P<0.05)。提示翼状胬肉手术切除并自体结膜瓣移植术的疗效显著,可减轻患者的疼痛,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笔者分析认为,自体结膜瓣移植术可以提供健康的结膜组织,为手术部位提供良好的愈合环境。通过移植自体结膜瓣,可以促进手术部位的愈合,减少感染和炎症的发生[8-9]。此外,自体结膜瓣移植术可以防止翼状胬肉的复发,由于自体结膜瓣具有再生能力,因此可以促进手术部位的愈合,防止翼状胬肉的再次生长[10]。
综上所述,翼状胬肉患者采取手术切除并自体结膜瓣移植术的效果显著,能够提升患者治疗效果,降低其疼痛,且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较低。此种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予以推广。
参考文献
[1]宋雨晨,香淑媚,叶嘉颖.自体血清滴眼液对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瓣移植术患者预后的研究[J].海峡药学,2021,33(04):145-146.
[2]姬向东,刘文涛.自体结膜瓣移植联合手术切除对翼状胬肉患者泪膜功能稳定性及视力的影响[J].临床医学工程,2022,29(08):1105-1106.
[3]曾丽,陈永红,朱清梅.翼状胬肉切除联合下方自体结膜移植治疗原发性翼状胬肉的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2022,20(20):9-12.
[4]刘文强.角膜缘干细胞与带蒂结膜瓣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比较[J].实用防盲技术,2022,17(02):53-56.
[5]张星元,张晓黎.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球结膜瓣移植术中的临床应用[J].智慧健康,2022,8(11):40-42.
[6]蒋乐文,刘松涛,高亮.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带角膜缘上皮的球结膜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J].国际眼科杂志,2022,22(04):680-684.
[7]权联姣,秦婧婧,权元鼎.翼状胬肉切除联合Ologen胶原基质植入与自体结膜瓣移植术的疗效及安全性[J].国际眼科杂志,2022,22(04):685-689.
[8]钱进,钱榕榕,赖玲茜等.无缝线自体结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J].国际眼科杂志,2022,22(03):467-469.
[9]李羽飞.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瓣移植术后疼痛程度的影响因素[J].右江医学,2022,50(01):45-48.
[10]王炜,铁艳,甘丽萍等.自体结膜瓣移植术和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对原发性翼状胬肉术后泪膜的影响[J].国际眼科杂志,2021,21(12):2195-21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