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应用程序式健康教育应用在儿童保健中的价值分析

期刊: 保健事业 DOI: PDF下载

​李常红

北京市顺义区光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01300

摘要

目的:探讨儿童保健中应用手机应用程序式健康教育干预的价值。方法:以2022.3-2023.2内我市社区内0-6岁儿童200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法将入选者划分为对照组(传统健康教育)和观察组(以对照组措施为基础实施手机应用程序式健康教育),各为100例,评价比较组间儿童成长情况、家属满意度及儿童营养疾病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内发育不良儿童占比(19.00%)明显高于观察组2.00%,生长发育质量对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营养性疾病的发生率与对照组的%对比形成明显的数据差异(P<0.05);观察组取得的家属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98.00%:81.00%)形成明显数据差异(P<0.05)。讨论:在儿童保健中应用手机应用程序式健康教育对儿童成长情况的改善,家属满意度的提前及儿童营养疾病发生率的控制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


关键词

手机应用程序;健康教育;儿童保健;儿童成长;满意度

正文


儿童是国家的未来,儿童保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儿童保健领域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尤其是涉及到各类疾病的发生与预防,儿童疾病的发生率仍然令人担忧,这包括传统的传染性疾病以及现代社会中不断增长的生活方式相关疾病。通过对儿童疾病的深入研究,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其发生机制、预防措施以及治疗方法,从而为儿童提供更加全面、科学的保健服务[1]。当前的研究现状显示,尽管儿童保健领域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就,但仍存在知识传播不足、预防意识不够等问题。传统的健康教育形式难以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因此需要更具创新性和互动性的方式来进行健康教育,以提高儿童对自身健康的关注度。手机应用程序式健康教育应用因其便携性、互动性和个性化的特点,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这些应用通过生动的图像、有趣的互动和个性化的内容,使得健康知识更贴近儿童的生活,提高了学习的趣味性[2]。本研究选取以2022.3-2023.2内我市社区内0-6岁儿童200例为研究对象,旨在深入分析手机应用程序在儿童保健中的应用价值,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22.3-2023.2内我市社区内0-6岁儿童200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法将入选者划分为对照组(传统健康教育)和观察组(以对照组措施为基础实施手机应用程序式健康教育),各为100例,观察组内男55例/女45例,平均年龄(2.89±0.78)岁,家长年龄24-46岁(36.28±6.02)岁,家长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21例,高中(中专)16例,大专及以上13例;对照组内男60例/女40例,平均年龄(2.98±0.76)岁,家长年龄24-47岁(36.32±6.08)岁,家长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20例,高中(中专)16例,大专及以上14例;组间儿童及其家长的基础资料间对比无明显的差异(P>0.05),即数据具有可比性。研究在伦理委员会审批下展开,且经监护人同意。

1.2方法

对照组接常规化健康教育:通过宣教报、发放宣传手册或定期组织开展儿童保健知识讲座的形式向儿童及其家长宣传体检、预防针、成长各阶段营养支持等知识。

观察组以常规化健康教育为基础行手机应用程序式健康教育:(1)移动应用分为家庭版(居民端服务平台)和医生版,儿童家长可通过下载手机应用APP或扫描二维码便捷地进入居民端服务平台。此系统专注于为儿童家长提供专业化的线上服务,支持一对一的在线沟通,主要实现对儿童健康指标数据的精准采集以及实时监测。首先,通过应用的形式提供儿童友好的健康知识。以生动有趣的图形、动画和语音导航,设计针对不同年龄层次的教育内容,覆盖全面的健康主题,包括身体、心理、营养等方面。确保内容简明易懂,贴合儿童认知水平,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引入互动性元素,提高学习的趣味性。通过小游戏、问答、互动漫画等形式,增加儿童参与感,促使他们主动参与学习,这样的设计不仅能够提高信息的吸收效果,还能够培养儿童自主学习的能力。(2)设计个性化的健康管理和跟踪系统:为每位用户建立个性化的健康档案,记录其身体状况、生活习惯等信息,提供个性化的健康建议,同时,通过定期的健康检测提醒,帮助家长和儿童保持对健康的关注,同时与专业医疗机构合作,整合专业医学知识。确保应用中的信息来源准确可靠,提供紧急情况下的急救指导,以及定期更新的健康资讯。

1.3评价标准

1)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可通过以下指标进行评估:①身高体重正常或身体各项指标偏高表示发育良好。②身高体重在正常范围内为发育正常。③身高偏低、体重偏重或偏轻为发育不良。

2)在营养性疾病的发生率:钙、锌、铁等微量元素的缺乏情况。

3)儿童家属满意度:采用自拟的护理满意度问卷,通过手机应用程序进行调查评估,该问卷总分为100分,非常满意(≥80分),满意(60~79分),不满意(≤59分),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n/%。

1.4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21.0软件,计数资料以(%)表示,行c2检验,计量资料满足正态分布,以()表示,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儿童生长发育情况

对照组内发育不良儿童占比(19.00%)明显高于观察组2.00%,生长发育质量对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1儿童生长发育情况(n/%)

组别

n

发育良好

发育正常

发育不良

观察组

100

56(56.00)

42(42.00)

2(2.00)

对照组

100

30(30.00)

51(51.00)

19(19.00)

Z

-

5.924

t

-

<0.05

2.2组间营养疾病发生情况

观察组营养性疾病的发生率与对照组的%对比形成明显的数据差异(P<0.05),见表2

2组间营养疾病发生情况(n/%)

组别

n

缺钙

缺铁性贫血

缺锌

发生率

观察组

100

7(7.00)

0

2(2.00)

9(9.00)

对照组

100

16(16.00)

6(6.00)

9(9.00)

31(31.00)

c2

-

-

-

-

19.024

P

-

-

-

-

<0.05

2.3组间家属满意度

观察组取得的家属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98.00%:81.00%)形成明显数据差异(P<0.05),见表3

3组间家属满意度(n/%)

组别

n

非常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观察组

100

76(76.00)

22(22.00)

2(2.00)

98(98.00)

对照组

100

53(53.00)

28(28.00)

19(19.00)

81(81.00)

c2

-

-

-

-

21.004

P

-

-

-

-

<0.05

3讨论

儿童保健是一种综合性的健康管理体系,旨在确保儿童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层面得到全面的照顾和支持,以促进其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包括定期健康检查、预防疾病、提供营养支持、促进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处理和预防健康问题[3]。儿童保健的重要性体现在塑造未来社会的基石上。健康的儿童不仅是家庭的幸福,更是社会的希望。通过有效的儿童保健,可以预防慢性病的发生、提高免疫力、促进智力发展,从而为儿童建立一个坚实的健康基础,使他们在成年后更有可能成为健康的、有活力的社会成员[4]。然而,传统健康教育方式存在一些弊端。传统健康教育往往依赖于纸质材料、面对面的宣传和简单的讲座,这些方式往往难以引起儿童的浓厚兴趣,难以深入儿童的心理,也容易被儿童忽视。此外,传统教育难以覆盖所有家庭,而且信息传递的效率相对较低,因此,借助数字化手段,特别是手机应用程序式健康教育应用,成为提高儿童保健教育效果的一种新途径[5]。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数字化,手机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尤其是在年轻人和家庭中,这种数字化趋势为开发健康教育应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手机应用程序式健康教育是指利用移动应用程序(APP)等数字化工具,为用户提供个性化、互动性强的健康教育服务,这种健康教育方式通过手机应用,以图文、动画、互动游戏等多媒体形式,传递健康知识、促进健康行为,满足用户在不同健康领域的需求[6]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内发育不良儿童占比(19.00%)明显高于观察组2.00%,生长发育质量对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李婵[7]研究结果高度一致,究其原因:首先,手机应用程序式健康教育以其生动的多媒体形式和互动性的设计,更能引起儿童的兴趣,相比传统的常规健康教育方式,这种数字化工具能够通过图文、动画、互动游戏等方式,使健康知识更直观、易理解,从而激发儿童学习的主动性,观察组儿童通过手机应用更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形成了更良好的健康知识积累。其次,手机应用程序式健康教育通过个性化的服务,更好地满足了不同儿童的需求,这一应用采用智能化系统,根据儿童的特定情况提供定制化的健康建议,更精准地满足儿童个体化的健康管理需求。这种个性化服务能够更好地引导儿童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正常的生长发育。

观察组营养性疾病的发生率与对照组的%对比形成明显的数据差异(P<0.05);与朱庆[8]研究结果高度一致,究其原因:首先,手机应用程序式健康教育通过提供个性化的营养建议,有助于引导儿童家长更科学、合理地进行饮食搭配,通过智能化系统的定制服务,观察组家长能够获取有针对性的饮食信息,避免了一些常见的营养缺乏问题,这种个性化服务提高了儿童家长对于饮食管理的认知,减少了不良饮食行为,从而降低了营养性疾病的发生率。其次,手机应用程序式健康教育通过多媒体形式生动展示健康知识,提高了观察组家长对于营养重要性的认识,图文、动画等多样化的内容更生动易懂,让家长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关于儿童营养的专业知识这种视觉化的信息传递方式提升了家长的健康素养,促使他们更积极地关注儿童的营养需求,减少了因为知识匮乏而导致的错误饮食决策。

观察组取得的家属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98.00%:81.00%)形成明显数据差异(P<0.05)。与孔伟迅[9]研究结果高度一致,究其原因:首先,手机应用程序式健康教育通过实时、便捷的信息传递,增强了观察组家属对于儿童保健服务的及时感知,家长通过手机应用能够随时获取最新的健康知识和儿童保健信息,这种即时性的服务能够使家长更加放心和满意,形成了观察组较高的满意度。其次,手机应用程序式健康教育提供了个性化、贴近实际的健康管理建议,通过智能系统的分析,观察组家属获得了更符合自身需求的个性化服务,而这种服务的个性化和实用性,使得家属更加满意和信任所接受的健康教育。最后,手机应用程序式健康教育通过互动性和用户友好性,拉近了家属与健康服务之间的距离,观察组的家属能够更直接地与健康团队进行沟通和交流,解答疑虑,获得专业建议。这种互动性使得家属感受到更加个性化、贴心的服务,从而提高了他们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在儿童保健中应用手机应用程序式健康教育对儿童成长情况的改善,家属满意度的提前及儿童营养疾病发生率的控制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杨晓兰.孕期保健措施联合量化健康教育在妊娠期糖尿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23,21(34):175-178.

[2]蔡汝泓.婴幼儿发育和行为的预见性保健指导应用于儿童保健中的实施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23,21(33):79-81+85.

[3]邹蕴,马靖,李风娟等.妇幼保健机构在健康教育中的作用[J].婚育与健康,2023,29(21):127-129.

[4]璩凤英,谭北平,王雁.打造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鹤壁模式”助力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建设[J].人口与健康,2023,(11):27-31.

[5]邹蕴,段茉莉,王海涛等.健康教育在妇幼保健工作中的影响性分析[J].婚育与健康,2023,29(19):109-111.

[6]夏文炎,闫晗,岳亚萍.多模式健康教育结合有氧运动对提高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自我保健管理能力的影响[J].江苏卫生保健,2023,25(04):278-280.

[7]李婵,许晓晴.健康教育在儿童保健门诊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方法探讨[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9,51(6):736-738.

[8]朱庆,杜云海.微信群健康教育联合短信提醒对家长知信行行为及儿童预防接种及时接种率的影响[J].医学临床研究,2017,34(10):2064-2066.

[9]孔伟迅,李霞.健康教育在儿童保健门诊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7,32(16):3721-3722.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