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微波消融治疗子宫腺肌病对患者疗效、子宫体积及痛经情况的影响

期刊: 世界·医学研究 DOI: PDF下载

李静 杨莉宁

河北省邯郸市涉县医院 056400

摘要

目的 本次研究重点针对子宫腺肌病临床采用的治疗方式展开,判定超声引导微波消融治疗的临床可行性,并且分析患者临床病情变化。方法 取50例2022年1月-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子宫腺肌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临床对患者行超声引导微波消融治疗,并获取临床相关治疗数据,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经统计,治疗总有效率为43(86.00%);术后并发症共5(10.00%),其中肠道粘连、左下腹隐痛、急性肾功能衰竭、血小板急骤增多、血小板急骤减少各1例。术后各随访阶段患者子宫体积和子宫腺肌瘤明显缩小。结论 经过临床病例研究,针对子宫腺肌病临床采用超声引导微波消融治疗,临床疗效显著,术后子宫体积和子宫腺肌瘤明显缩小,痛经症状明显好转,具有较高的应用安全性,建议推广并且使用。


关键词

子宫腺肌病;超声引导微波消融治疗;治疗效果

正文


子宫腺肌病就是子宫内膜异位到子宫肌层,随着月经周期性增生脱落引起子宫改变,多呈球形增大,肌层回声不均质,引起月经量多,痛经呈进行性加重,多伴有贫血[1]。临床针对子宫腺肌病患者治疗期间,治疗原则体现在,如果患者症状严重、年龄较大、无生育要求或药物治疗无效者可行全子宫切除术,卵巢留取决于卵巢有无病变和患者年龄。对子宫腺肌瘤,若患者年轻或有生育要求可行病灶切除术,但术后易复发[2]。弥漫性子宫腺肌病年轻患者可行病灶大部切除术,但术后妊娠率低。术前可应用GnRH-a治疗3个月,使病灶缩小以利手术。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指在超声引导下经皮肤将微波、射频、激光等消融针插入靶器官,发射微波、射频、激光信号,局部温度可增高,当温度达到60℃以上,肿瘤细胞可产生不可逆性死亡[3]。温度达120℃以上,肿瘤及扩大消融的区域可完全坏死,达到手术切除效果。因此,甲状腺结节、甲状旁腺结节、乳腺结节、肝癌、肾癌、子宫肌瘤、子宫腺肌可在超声下进行消融治疗[4]。本次研究重点针对子宫腺肌病临床采用的治疗方式展开,判定超声引导微波消融治疗的临床可行性,并且分析患者临床病情变化,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50例2022年1月-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子宫腺肌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已婚已育,其年龄范围25-45岁,均数(35.12±2.43)岁。

纳入标准:① 患者临床存在严重的痛经、 月 经过多、 贫血等症状;② 由我院通过超声和 MRI检查诊断确诊为子宫腺肌症者;③ 病变侧子宫肌壁厚度≥3cm,<10cm;④  未来无生育意愿者, 但需要保留子宫者;⑤ 了解手术方法,并自愿接受超声引导微波消融治疗者。

排除标准:① 合并盆腹腔急慢性炎症者,或存在严重疾病不能接受手术者; ② 有围绝经期症状者;③ 存在接受子宫动脉栓塞、射频消融和高强度聚焦超声等介入治疗史的患者。

1.2 方法

使用Hitachi Arietta70超声波诊断仪,频率为2.5-5.0MHz,低机械指数为0.08,造影剂为BraccoSonoVue。 采用南京康友微波能源应用研究院研制生产的KY2000内水冷式微波消融治疗仪,微波频率2450MHz,输出功率50-60W。一些穿刺路径较差的患者注射人工腹水,以确保安全可行的穿刺路径。术中穿刺和组织学活检后,根据病变的大小进行单点或多点凝固,使热场尽可能覆盖整个病变。在消融过程中监测病变和周围组织中的回声变化,当高回声到达预定消融区域边缘0.3cm时停止消融,观察患者是否有任何不良反应,如果子宫内膜或宫腔内有流动的高回声,则停止微波辐射, 为了防止对子宫内膜的热损伤,在热场气泡消散后进行静脉超声造影,并观察造影剂在消融区域的灌注情况, 没有造影剂灌注的区域是组织凝固坏死区域,并且基于坏死区域占总病变区域的百分比来评估病变的消融率[5]。原则上消融率为70%,如果消融区域仍有大量造影剂填充,应立即补充消融治疗。在成像和微波消融治疗前签署知情同意书[6]

1.3  判定标准

统计患者治疗有效率,以及并发症情况,获取临床数据,并作为判定治疗效果的依据。

治疗有效率:治疗总有效率=(显效者+有效者)/100%。其中在治疗期间,患者症状有明显好转,疼痛很大程度减轻,贫血患者明显好转,即为治疗显效者;患者疼痛有所缓解,贫血患者存在好转迹象,即为治疗有效者;如果患者症状好转程度低于50%,疼痛、贫血等症状无明显改善,即为治疗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计数(n%)代表率,χ2检验;计量`x±s)t检验。文中所生成的数据均借用SPSS21.0数据包处理,P<0.05 显现检验结果有意义。

2 结 果

 

 1统计患者治疗有效率[(n)%]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例数

20

23

7

43

占比

40.00%

46.00%

14.00%

86.00%

 

2统计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n)%]


肠道粘连

左下腹隐痛

急性肾功能衰竭

血小板急骤增

血小板急骤减少

总发生率

例数

1

1

1

1

1

5

占比

2.00%

2.00%

2.00%

2.00%

2.00%

10.00%

 

与治疗前相比,术后各随访阶段患者子宫体积和子宫腺肌瘤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至3年,各随访阶段子宫和子宫腺肌瘤体积均较前一次随访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超声引导微波消融治疗适用于原发性及转移性肝肿瘤、甲状腺肿瘤、乳腺良性肿瘤、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病、肾肿瘤、外周性肺肿瘤、骨肿瘤、肌肉软组织肿瘤等方面的治疗[7]。可用于经皮超声引导微波消融的微创治疗,也可用于外科手术中的术中微波消融。超声引导下的微波消融治疗在临床应用中具有许多优点。通过超声检查,准确定位病变的精确位置,并使用对比度和弹性成像技术进行扫描,获取病变的大小、良恶性、软硬性质,构建病变组织的三维布局,制定消融计划。此外,它还具有微创、无痛、美容效果好的优点[8]。超声引导微波消融治疗属于微创治疗,手术过程中局部麻醉疼痛较小。伤口只有几毫米,不容易留下疤痕,确保了最大限度的美观[9]。超声引导下的微波消融治疗具有手术快、恢复快的特点;整个手术过程通常只需15到30分钟,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甚至可以门诊治疗,操作简单易行,不影响正常生活。在治疗期间,可以更直观地显示微波针的实时位置,安全无辐射。当微波针植入病灶,消融温度达到60℃以上时,不仅保证了病灶组织的坏死,而且最大限度地避免了对正常组织细胞的损伤。微波针采用先进的冷循环技术,防止皮肤灼伤[10]。可以进行烧针,以避免肿瘤细胞脱离引起的针头转移。

子宫腺肌病患者大多以痛经或月 经量过多为主要症状就诊, 治疗以减缓相关症状为首要任务。近年来,有数据表明,超声引导微波消融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热消融方法,可以保护子宫[11]。经皮微波消融治疗子宫腺肌病后,超声造影可以明确消融后病变的边界,并可以确定病变的消融部位是否有造影剂填充,是否以“黑洞”的形式出现进行有效评估,如果病变内部有不同程度的增强,则表明病变尚未完全消融,可以适当给予补充消融[12]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经统计,治疗总有效率为43(86.00%);术后并发症共5(10.00%),其中肠道粘连、左下腹隐痛、急性肾功能衰竭、血小板急骤增多、血小板急骤减少各1例。术后各随访阶段患者子宫体积和子宫腺肌瘤明显缩小。

综上所述,经过临床病例研究,针对子宫腺肌病临床采用超声引导微波消融治疗,临床疗效显著,术后子宫体积和子宫腺肌瘤明显缩小,痛经症状明显好转,具有较高的应用安全性,建议推广并且使用。

参考文献

[1] 邓尔雅,李秋燕,朱菁莪,等. 超声引导经皮微波消融治疗症状性子宫腺肌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J]. 肿瘤影像学,2023,32(2):182-188. DOI:10.19732/j.cnki.2096-6210.2023.02.012.

[2]  袁博,王武亮,赵虎,等. 经超声引导腹腔镜辅助微波消融术治疗子宫腺肌病疗效[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23,31(1):221-225. DOI:10.3969/j.issn.1004-8189.2023.01.048.

[3]  钱瑜,任琼珍,马麒,等. 腹腔镜联合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子宫腺肌病中长期疗效分析[J].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23,39(4):445-448. DOI:10.3969/j.issn.1002-0101.2023.04.025.

[4]  邓尔雅,朱菁莪,李嘉欣,等. 超声引导经皮微波消融治疗症状性局灶型子宫腺肌病的中期疗效[J].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23,44(3):411-416. DOI:10.12289/j.issn.1008-0392.23064.

[5] 王坤,董怡,刘凌晓,等. CEUS在肝细胞肝癌局部热消融疗效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 肿瘤影像学,2022,31(4):414-418. DOI:10.19732/j.cnki.2096-6210.2022.04.011.

[6] 宋吉慧,王丽娜,权力,等. 肝脏恶性肿瘤射频消融术后早期FS-T2WI消融区周围水肿环评价消融疗效的应用[J].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2019,16(6):328-332. DOI:10.13929/j.1672-8475.201810013.

[7] 周小郁,黄光亮,叶洁仪,等. 三维超声造影融合成像评估肝癌射频消融安全边界的价值[J].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19,28(2):104-108. DOI:10.3760/cma.j.issn.1004-4477.2019.02.003.

[8] 林俊东,徐绍鹏,叶南芳. 超声引导经皮穿刺子宫肌瘤微波消融术的并发症及防治[J].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19,20(6):545-548. DOI:10.16106/j.cnki.cn14-1281/r.2019.06.001.

[9]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高血压联盟(中国,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等.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J].中国心血管杂志.2019,24(1).24-56.DOI:10.3969/j.issn.1007-5410.2019.01.002.

[10] 赵守辉,闫国珍,刘扬,等. 微波消融联合GnRH-a与LNG-IUS治疗弥漫性子宫腺肌病临床研究[J].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22,38(2):189-192. DOI:10.3969/j.issn.1002-0101.2022.02.022.

[11] 秦海英,何光彬,周婉,等. 超声造影实时动态观察特殊部位肝癌微波消融联合聚桂醇治疗的应用价值[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9,18(22):2450-2452. DOI:10.3969/j.issn.1671-4695.2019.22.028.

[12] 向姣,贾晓东,卢姗姗,等. 冷冻消融与微波消融治疗对肝细胞癌患者临床指标和细胞因子的影响[J]. 临床肝胆病杂志,2019,35(8):1728-1733. DOI:10.3969/j.issn.1001-5256.2019.08.016.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