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自动化技术共享专业标准化融合发展改革实践
摘要
关键词
共享专业;新工科;融合发展;标准化
正文
电气自动化技术共享专业标准化融合人发展改革主要是充分贯彻立德树人的基本使命,推进高职教育与开放的融合性发展,构建一个面向全体的终生教育系统,推进了“三教”的改革,完善了人才的培训模式,拓宽学生的发展路径,提高学生的素质,通过规范化的创建,为我国的装备制造行业的发展,提供了一批合格的、有素质的、有能力的、有质量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性人才。只有在人才储备上有了强大的支撑,有关行业才能够在发展水平上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
1电气自动化技术共享专业标准化融合发展改革实践的主要内容
1.1 以标准化方式,明确培养目标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各领域在发展上步伐加快,而作为行业发展的关键——电气自动化技术也必须进行持续的革新与升级,这就需要电气专业人才的技能水准。因此,高职院校在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时,应该尽可能地适应企业和市场对人才的需要[1]。但是,当前我国各大院校不管是开放式教育,还是高等职业学校,其教学方法都有一些缺陷,急需进行教学方面的改革与创新。要使我国的开放教育和高等职业院校的结合和发展,必须以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为其发展奠定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并以此为前提进行改革和发展。在实际操作中,通过搜集有关资料、进行网上调研和企业调研等方式,对企业的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状况、企业的人才学历和相关来源、企业对科研人才的需要情况以及企业技术人员的职业发展规则等方面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
1.2以标准化方式,调整教学模式
突破原有的、传统的教育方式,将标准化的信息化的教育方法运用到极致,改变课堂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极大的提升,同时也让他们的思想和实践技能得到更大的提升,为的就是能够更好地促进这个时代的发展。以适应现代社会对高质量人才的迫切需求为前提,推进高等教育的变革,使其与高职院校的结合和发展成为可能。在教学过程当中,对所要学习的知识点和技能点进行授课,该讲的内容要讲[2]。以老师为主,以学生为主体,真正达到在课堂上说、在学习中练习的目的。信息科技的教育工具与软件,已成为学生主动学习与创造学习的认知工具。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比较,它更能调动同学们的学习热情,真正做到自学,使他们的思想与实践能力得到极大的提升。
1.3以标准化方式,丰富教学资源
为了满足高质量、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的主要目的,电气自动化公共专业的课程体系是社会、学校和企业进行理论和实践互相转化的中间环节。如何构建与人才培养目标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课程内容的整合性、开放性的目标、动态的执行过程等方面,构建了丰富的课程资源。如何有效地运用新的科学技术、新方法对教学资源进行有效的开发与应用,是开展学习领域课程必须要回答的一个重要问题。科学技术的革新和教学方法的创新,使学生的学习热情不断高涨,学习效率也大大提升[3]。所以,加强对高职院校的课程资源的开发,对提升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推进优质网络课程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电气自动化技术共享专业标准化融合发展实践成效
2.1 有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对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共享专业进行广泛的调查和科学的论证,力求使人才的培养和企业的相关需要相匹配,建立“以岗位为导向,以多种能力为导向”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训方式,对电气自动化的技术和技能进行全面的培训,从而使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和工学结合的运行机制得到进一步完善。通过培训,学员能够初步了解各种自动控制仪器的操作技巧,并在实践能力上有较大的提升[4]。学生的适应能力显著提高,学校与企业之间建立起较为稳固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并建立起高效的运作机制。通过对企业的调研,有关的用人企业对学校的电气专业类学生的工作表现出了很高的满意度,他们对电气类学生的综合素质、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给予了高度的肯定。
2.2有力推动了教学模式发展
在实施混合教育的过程中,学院力求实现思想政治和专业知识相结合,同时推动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相结合,线上和线下相结合,虚拟仿真与实际培训相结合的教学形式,综合提高教育质量。该项目的实施,不仅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法,而且提高了实训过程中仪器的利用率。
2.3切实增强了服务社会能力
电气自动化技术共享专业立足于行业发展的需要,以已有的行业发展的相关要求以及技术技能服务平台作为基础,对自动化技术应用企业进行技术和有关成果转化等方面的服务,以中小微企业为主要对象,对其进行技术研究和产品的更新,充分发挥学校的实践培训优势,协助企业对劳动力的配置进行调整,从而提升员工的质量。
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使得教育教学的方式也出现了很大的转变。要想进一步推动电气自动化技术共享专业标准化融合发展,就必须加大对人才的培养力度,在教学模式上进行适当的转变,加强对专业可持续发展保障体系的全面建设,从而推动其健康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忞剀,蒋一鸣.电气工程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研究[J].模具制造,2023,23(09):217-219.
[2]陈艺平.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与发展趋势分析[J].智能城市,2023,9(06):91-93.
[3]李欣.人工智能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运用路径[J].华东科技,2022(06):79-81.
[4]戴大治.电气自动化技术在供配电系统中的应用探析[J].科学技术创新,2019(11):189-1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