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期刊: 建筑技术 DOI: PDF下载

张咪咪

江苏华盛工程咨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淮安、223001

摘要

本文探讨了精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首先,强调了精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尤其在施工过程中的监控和控制、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环保管理以及成本管理等方面的具体应用。然后,分析了精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常见的问题,包括缺乏有效的计划和预算、信息管理不足以及人员素质不高等。最后,提出了优化提升精细化管理的对策,包括加强人员培训和管理、合理分配工作职责以及建立激励机制等。


关键词

精细化管理;建筑工程管理;监控和控制

正文


引言

在当今社会,建筑工程作为城市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关键领域,面对着日益复杂和多元化的挑战。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科技创新的涌现使得建筑工程的规模和复杂度不断增加,对工程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管理方式逐渐显得滞后,无法完全适应市场的快速变化和工程环境的复杂性。在这一背景下,精细化管理作为一种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应运而生,旨在通过精密化的计划、监控和协调,全面提升工程管理的水平。该管理方式强调在每个环节实现最优化,以确保工程的质量、安全、进度和成本达到最佳状态。因此,深入研究精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探索其在各个方面的具体实践和面临的挑战,对于推动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的提升、适应新时代的建设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1.精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作为一复杂系统,面对多部门、专业、阶段和环节,管理难度高。传统粗放管理无法满足现代建筑需求,精细化管理应运而生。其重要意义体现在提高工程质量水平,通过对设计、施工等环节的严格控制和检查,确保工程符合标准,防范质量缺陷。其次,强调安全性能保障,通过全面识别、评估和预防安全风险,制定有效安全措施,培养人员安全意识,减少事故发生。最后,追求提高工程效率和效益,通过合理规划和分配进度、成本、资源,采用先进技术和工艺,优化流程和组织,实现工程快速、经济、优质完成,增加投资回报率和市场竞争力。

2.精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2.1施工过程中的监控和控制

施工过程作为建筑工程的核心环节,其管理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安全、进度和成本。精细化管理在施工阶段的具体措施包括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如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实现对施工现场的数据采集、传输、分析和展示,提高施工过程的透明度和可视化,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施工中的问题,提升施工的精确度和智能度。精细化管理强调建立质量控制体系,明确并执行施工质量的标准和规范,对施工材料、设备、人员和工艺进行严格的检验和考核,及时纠正和整改质量偏差和缺陷,通过有效的评价和反馈机制不断提高施工质量的水平和稳定性。另外,建立安全管理体系是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方面,通过制定并执行施工安全规章和制度,全面排查和消除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明确并落实施工安全的责任和义务,有效预防和应对施工安全事故,致力提高施工安全的意识和能力。

2.2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占据重要地位,涵盖设计、采购、施工、监理、验收至运维等各个阶段。精细化管理要求对建筑工程的质量全面保障和提升,以实现工程功能和性能的优化。为此,必须建立质量管理的组织机构和人员,明确其目标、职责,并形成团队和文化,提高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质量管理需要制定规划和计划,根据工程特点确定策略、方法、指标和标准,科学、系统地分解任务和步骤,制定预算和资源,实现管理的科学性和系统性。执行和监督阶段,按计划对各环节和细节进行有效执行和监督,运用管理工具和技术进行测量和分析,实施控制和改进,记录和报告工程质量,确保管理的有效性和持续性。最后,质量管理需要评价和改进,根据结果和反馈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和认证,总结和归纳质量,进行改进和创新,推广和传播管理经验,实现管理的优化和升级。

2.3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涉及到人员和财产的安全,以及工程的社会责任和形象。精细化管理要求对建筑工程的安全进行全面保护和提高,以实现零事故和零伤亡的目标。必须建立安全管理的组织机构和人员,明确其目标和职责,形成沟通和协调机制,塑造安全管理的团队和文化,提升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安全管理需要制定规划和计划,根据工程的特点和要求确定策略、方法、指标和标准,科学、系统地分解任务和步骤,制定预算和资源,以实现安全管理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在执行和监督阶段,按照安全管理的计划和标准,对工程的各环节和细节进行有效执行和监督,运用安全管理工具和技术进行测量和分析,实施控制和改进,记录和报告工程安全,确保管理的有效性和持续性。最后,安全管理需要评价和改进,根据结果和反馈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和认证,总结和归纳安全管理,进行改进和创新,推广和传播管理经验,实现安全管理的优化和升级。

2.4环保管理

环保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关系到工程的环境影响、社会效益以及可持续发展。精细化管理要求对建筑工程的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进行全面考虑和实施,以实现工程的绿色和低碳目标。建立环保管理的组织机构和人员,明确其目标和职责,形成沟通和协调机制,培养环保管理的团队和文化,从而提高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制定环保管理的规划和计划,根据工程的特点和要求制定策略、方法、指标和标准,科学、系统地分解任务和步骤,制定预算和资源,实现环保管理的科学化和系统化。在执行和监督阶段,按照环保管理的计划和标准对工程的各环节和细节进行有效执行和监督,采用环保管理的工具和技术对环境影响进行测量和分析,实施环境保护的控制和改进,并对效果进行记录和报告,以确保环保管理的有效性和持续性。最后,环保管理需要评价和改进,基于管理结果和反馈对工程的环境影响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和认证,总结和归纳环保效果,实施改进和创新,传播和推广环保管理经验,以实现环保管理的优化和升级。

2.5成本管理

成本管理直接关系到工程的经济效益、市场竞争力,以及投资回收和利润分配等方面。精细化管理要求对建筑工程的成本进行全面的控制和优化,以实现工程的高效和高质的目标。

建立成本管理的组织机构和人员,明确其目标和职责,建立沟通和协调机制,培养成本管理的团队和文化,以提高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制定成本管理的规划和计划,根据工程的特点和要求制定策略、方法、指标和标准,科学、系统地分解任务和步骤,制定成本管理的预算和资源,实现成本管理的科学化和系统化。在执行和监督阶段,按照成本管理的计划和标准对工程的各环节和细节进行有效执行和监督,运用成本管理的工具和技术进行成本测量和分析,实施成本控制和改进,记录和报告工程成本,确保成本管理的有效性和持续性。最后,成本管理需要评价和改进,基于管理结果和反馈对工程成本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和认证,总结和归纳成本管理效果,实施改进和创新,传播和推广成本管理经验,实现成本管理的优化和升级。

3.精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常出现的问题

3.1缺乏有效的计划和预算

计划和预算作为精细化管理的基础和前提,决定了管理的目标、范围以及资源和成本的分配。在实际建筑工程管理中,缺乏有效的计划和预算往往导致精细化管理失去方向和依据,无法有效进行监控和控制。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主要包括工程需求和条件不明确或变化频繁,导致计划和预算的不准确或不适应;工程规模和复杂度超出预期,使得计划和预算不充分或不合理;工程参与者和利益相关者之间缺乏沟通和协调,导致计划和预算不一致或不协调;工程管理者和执行者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使得计划和预算不够科学或不规范。

3.2信息管理不足

信息管理是精细化管理的核心和关键,贯穿建筑工程的设计、采购、施工、监理、验收到运维各个阶段。精细化管理要求对建筑工程的信息进行有效的收集、存储、处理、分析和利用,以实现工程的信息化和智能化。在实际的建筑工程管理中,常常出现信息管理不足的问题,使得精细化管理失去依据和支撑,难以有效进行决策和优化。问题的成因主要包括工程的信息量和信息类型过多和复杂,增加了信息管理的难度和成本;工程的信息来源和信息渠道不统一和不规范,导致信息管理的不完整和不准确;工程的信息系统和信息技术不先进和不兼容,使得信息管理变得低效且存在安全隐患;工程的信息文化和信息意识不强和不统一,导致信息管理缺乏重视和协调。

3.3人员素质不高

建筑工程管理的精细化要求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具备高水平的专业素质、技能、责任意识和创新能力,以应对建筑工程的复杂性、动态性和不确定性,确保工程在质量、安全、进度和成本方面得以有效管理。实际的建筑工程管理中部分人员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未能准确理解和执行设计图纸、施工方案、质量标准,导致工程出现质量缺陷、工艺失误和安全事故。责任意识和团队精神方面存在不足,表现为对工作态度消极、敷衍、推诿,对质量、安全、进度和成本的要求缺乏重视和检查。最后,缺乏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也是问题之一,工作方式保守固化,对新知识和技术的学习不足,导致工程管理不够灵活和先进。

4.优化提升精细化管理对策

4.1加强人员培训和管理

人员是建筑工程管理的主体,其素质和能力直接影响着工程的质量、安全、进度和成本。

4.1.1建立完善的人员招聘、考核、培训、激励和退出机制,确保吸引和留住合格的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提高人员的稳定性和忠诚度。

4.1.2根据工程的特点和要求,制定科学的人员培训计划,定期对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进行专业知识、技能、规范、安全等方面的培训,提高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

4.1.3加强人员的日常管理和监督,明确人员的职责和任务,建立有效的沟通和协调机制,及时解决人员之间的矛盾和问题,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4.2合理分配工作职责

工作职责的合理分配是精细化管理的基础,它能够明确各个环节的工作内容、标准、流程和目标,保证工作的有序进行,提高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4.2.1根据工程的规模、复杂度、难度和进度,合理划分工程的各个阶段、分部、分项和单元,明确各个部分的工作范围、工作量和工期

4.2.2根据人员的专业、技能、经验和特长,合理分配人员的工作岗位、工作内容和工作量,使人员能够发挥自己的优势,避免人员的闲置和浪费

4.2.3根据工作的性质、重要性和紧急性,合理安排工作的优先级、顺序和时间,使工作能够按照计划和要求进行,避免工作的拖延和混乱

4.3建立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是精细化管理的动力,它能够调动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人员的自我提升和工作改进,提高工程的绩效和效益。

4.3.1建立公平、合理、透明的绩效考核机制,根据人员的工作质量、工作效率、工作态度、工作创新等方面,定期对人员进行考核,给予相应的奖励或惩罚

4.3.2建立多元、灵活、个性化的激励方式,根据人员的需求、喜好、水平和贡献,给予物质、精神、职业、社会等方面的激励,提高人员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4.3.3建立开放、包容、创新的激励氛围,鼓励人员提出合理的建议、意见和创意,对有价值的建议、意见和创意给予及时的反馈、支持和奖励,提高人员的参与度和归属感

结语

在当今建筑工程管理面临日益复杂化的背景下,为迎合市场竞争的激烈和工程管理的挑战,精细化管理成为一种助力项目成功的关键管理模式。本文系统地探讨了精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突出了其在监控与控制、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环保管理、成本管理等方面的具体应用。同时也深入分析了在实际应用中常出现的问题,包括缺乏有效计划和预算、信息管理不足以及人员素质不高等。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优化提升的对策,强调加强人员培训和管理、合理分配工作职责、建立激励机制等方面的关键措施。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期望能够为建筑工程管理提供更为科学和实用的指导,推动精细化管理在建筑领域的更广泛应用。在不断完善和优化的过程中,建筑工程管理将更好地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需求,确保工程质量、安全、进度和成本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 陈鸿远. 精细化管理模式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23, (35): 45-47.

[2] 魏兆睿. 精细化管理在房建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J]. 居舍, 2023, (35): 154-157.

[3] 杨桦. 精细化管理模式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要点探讨 [J]. 广东建材, 2023, 39 (12): 158-160.

[4] 冀江海. 试论精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监理中的应用 [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23, (30): 34-36.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