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进度预测与管理中BIM技术的应用分析

期刊: 创新科技研究 DOI: PDF下载

蒋励

徐州新腾置业有限公司 江苏省徐州市 221000

摘要

本文旨在分析建筑工程施工进度预测与管理中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的应用。通过探讨BIM技术在建筑设计、施工管理、养护与维护、环境可持续性和能源性能、系统集成和信息管理等方面的主要功能与工具,揭示了其多层面的应用价值。其中,BIM技术以可视化、模拟化和协调性的价值为重点,有助于提高施工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本文进一步深入探讨了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进度管理中的应用思路,包括基于BIM的施工进度计划制定、监控与调整,以及协同管理的方面。最后,详述了基于BIM技术的施工进度动态预测分析,通过设计进度监控模块和设计进度动态预测模块的结合,提供了更精准的施工进度预测手段。


关键词

建筑信息模型(BIM);施工进度管理;施工监控

正文


1 BIM技术的主要功能与工具

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建筑信息模型)技术是一种基于三维数字模型的建筑设计、施工和运维的综合管理方法,能够实现建筑项目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化、协同化和智能化。

1.1建筑设计

BIM技术从概念设计到深化设计,通过提供多种建筑设计工具来提高设计效率和质量,同时减少设计变更和错误的风险。三维建模工具如RevitArchiCADSketchUp等能够创建和编辑全面的三维建筑模型,涵盖建筑结构、设备、材料和构件等,并整合了相关属性信息,包括尺寸、位置、数量和成本等。参数化设计工具如GrasshopperDynamo通过算法和规则实现了对建筑模型形态、结构和功能的生成和控制,实现了设计的自动化和优化。此外,协同设计工具如BIM 360Navisworks则促进了多方参与者之间的建筑模型共享、协调、审查和模拟,提高了设计的协同性和一致性。

1.2施工管理

BIM技术从施工计划到施工组织、施工控制、施工质量再到施工安全,通过提供多种施工管理工具来提高施工效率和水平,同时降低施工风险和成本。施工模拟工具如SynchroVico将建筑模型与施工计划相融合,生成四维或五维的施工模拟,实现施工过程的可视化和优化。同时,施工检测工具如BIM 360 FieldBIM Track利用移动设备和云平台实现了施工现场的数据采集、传输、分析和反馈,有效检测和管理施工质量和安全。施工协调工具如BIM 360 GlueSolibri通过对不同专业建筑模型的集成和对比,发现并解决模型之间的冲突和问题,实现了施工协调和一致性。

1.3养护与维护

BIM技术涵盖设备管理、维修保养、能耗监测、空间管理以及资产管理等。设备管理工具如BIM 360 OpsEcodomus充分利用建筑模型和物联网技术,实现建筑设备的实时监测、诊断、预警和控制,有效提升设备性能和可靠性。维修保养工具如BIM 360 PlanMaximo则依托建筑模型和移动设备,实现建筑维修保养的计划、分配、执行和记录,提高了维修保养的效率和质量。此外,能耗监测工具如BIM 360 InsightGreen Building Studio通过建筑模型和能源模拟,实现对建筑能耗的监测、分析和优化,从而提高建筑的节能和环保性。

1.4环境可持续性和能源性能

BIM技术在建筑的环境可持续性和能源性能方面提供了全面支持,覆盖建筑选址、建筑形态、建筑材料、建筑设备到建筑运行的各个环节,旨在提高建筑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环境可持续性和能源性能工具如EcotectEnvi-met利用建筑模型和环境模拟,评估建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包括日照、风速、温湿度、噪声等,以提升建筑的环境适应性和舒适性。能源性能评估工具如DesignBuildereQuest通过建筑模型和能源模拟,评估建筑的能源性能,涵盖能耗、碳排放、可再生能源利用等方面,以提高建筑的能源效率和低碳性。此外,绿色建筑认证工具如LEEDBREEAM利用建筑模型和绿色建筑标准,认证建筑的绿色等级,包括节水、节能、健康、创新等,以提升建筑的绿色价值和市场竞争力。

1.5系统集成和信息管理

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领域的系统集成和信息管理通过整合建筑设计、施工管理和运维等各个阶段的数据与信息,BIM实现了建筑生命周期全方位的信息管理,将几何数据、属性信息、时间数据和成本数据等多维信息在同一平台上实现共享、查阅和更新,从而提高了团队之间的协同效率。此外,BIM技术通过系统集成,将不同软件和工具整合为一个协同工作的体系,提升了工作流程的一致性和高效性,避免了信息孤岛问题,同时简化了工作流程,减少了数据传输的误差。

2BIM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价值

2.1具有可视化的价值

BIM技术以三维模型形式展现建筑工程各要素,使设计、施工和运维参与者能够直观了解整个工程,提升了管理效率和质量。在设计阶段,BIM的可视化价值在于加速原型化,使设计者能早期多维度分析和评估,提高设计的合理性和创新性。自动化和智能化设计减少了重复工作,避免错误和冲突,提高了设计效率和准确性。在施工方面,BIM实现虚拟化和数字化,提高了施工可行性和安全性。实时监控和动态调整使施工者能及时解决问题,提高了施工质量和效率。运维方面,BIM实现智能化和可持续化,运维者可利用BIM模型信息预测和评估建筑性能,提高了运维效果并降低成本。远程化和协同化使运维者能通过网络和移动设备与相关方协作,提高了运维的便利性和灵活性。 BIM技术在整个建筑生命周期中以其可视化价值推动了设计、施工和运维的全面升级。

2.2具有模拟化的价值

BIM技术以数据形式存储和处理建筑工程各要素,为不同阶段的参与者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支持。其模拟化价值体现在多维度、多场景和多规模方面。首先,BIM技术实现了建筑工程的多维度模拟,涵盖时间、空间、成本、质量、能耗等多个维度,使管理者能全面掌控和优化整个工程过程。其次,BIM技术实现了建筑工程的多场景模拟,包括设计方案、施工方法、运维策略等多个场景,提高了管理的灵活性和创新性。最后,BIM技术实现了建筑工程的多规模模拟,涵盖单体建筑、建筑群、城市区域等多个规模,使管理者能根据不同范围和粒度考察和协调细节与关联性,提升了管理的广泛性和协同性。

2.3具有协调性的价值

BIM技术通过将建筑工程的各要素整合至一个平台,创造了高效的协调机制。其协调性价值体现在跨阶段、跨专业和跨组织协调方面。首先,BIM技术实现了建筑工程全生命周期信息的一体化,使设计、施工、运维等各阶段参与者能够基于同一套BIM模型进行信息传递和反馈,从而跨阶段实现了协调和衔接,避免了信息断层和冲突。其次,BIM技术实现了建筑工程多专业信息的集成,使结构、设备、材料等各专业参与者能够基于同一套BIM模型进行信息对比和校核,从而跨专业实现了协调和整合,避免了信息的重复和矛盾。最后,BIM技术实现了建筑工程多组织信息的共享,使业主、设计师、施工方、运维方等各组织参与者能够基于同一套BIM模型进行信息沟通和协商,跨组织实现了协调和合作,避免了信息的孤岛和隔阂。

3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进度管理中的应用思路

3.1基于BIM的施工进度计划制定

基于BIM的施工进度计划制定是利用BIM技术,根据建筑工程的设计方案、施工条件和资源配置等因素,经过多个关键步骤制定合理的计划。通过BIM模型对建筑工程的结构、设备、材料等要素进行分解和分类,明确施工的工作分项和工作包。利用BIM模型进行逻辑关系分析,建立施工的网络图和甘特图,确立施工的工期、施工顺序和资源需求。进一步,通过BIM模型对工期进行估算和分配,确定关键路径和浮动时间。同时,对施工的资源进行需求和分配,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数量和类型。在此基础上,通过BIM模型进行风险识别和评估,明确施工的风险因素和相应的应对措施。

3.2基于BIM的施工进度监控与调整

通过BIM技术,根据实际施工情况,对施工进度计划进行实时监控和灵活调整,确保计划的执行和完成。利用BIM模型收集和记录施工现场的工作进度、工作质量和工作安全等实际数据,形成详实的施工数据。接着,通过BIM模型对实际数据进行分析和比较,明确施工的偏差和问题,评估绩效和效果。随后,利用BIM模型进行原因分析和诊断,确定影响因素和责任方,并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继而,通过BIM模型对改进措施和建议进行模拟和验证,确定调整方案和预期结果,并获取相关的调整许可和批准。最后,利用BIM模型实施和跟踪调整方案,确认效果和反馈,更新施工进度计划和BIM模型,形成闭环的监控与调整体系,确保施工进度的精准管理和灵活应对变化。

3.3基于BIM的施工进度协同管理

通过BIM技术,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和监控与调整,实现施工各参与方间的信息共享和资源协作,以确保施工进度管理的协调和高效。利用BIM平台,实现对业主、设计师、施工方、监理方、供应商等各方的信息发布和接收,促使施工进度计划的传递与反馈,保障计划的一致性和透明性。同时,通过BIM平台实现对参与方的信息查询和检索,使得施工进度监控与调整的查看与评价具备及时性和准确性。通过BIM平台的信息沟通和协商,解决和改进施工进度问题,确保问题的有效性和合理性。最后,通过BIM平台的协作和集成,实现施工进度资源的分配和优化,确保资源的充分性和高效性。

4基于BIM技术的施工进度动态预测分析

4.1设计进度监控模块

设计进度监控模块利用BIM技术,实现对建筑工程设计进度的实时监控和反馈,以确保设计按时完成并与施工进度相匹配。

通过BIM模型对设计的工作分项和工作包进行工期的分配和跟踪,确定关键路径和浮动时间,评估设计的进度状态和完成情况。同时,该模块通过BIM模型对设计的工作进行质量的检查和验证,检测错误和冲突,评估设计的质量水平和符合性。此外,设计进度监控模块利用BIM模型记录和管理设计的变更,确定变更原因和影响,评估变更的成本和效果。最后,该模块通过BIM模型对设计的工作进行信息的输出和交付,明确设计的输出格式和内容,评估设计的输出质量和及时性。这一系列功能使设计进度监控模块成为一个全面而强大的工具,有效提高了设计管理的水平,确保了设计阶段的高效进行。通过BIM技术的应用,设计进度监控模块在提升设计效率、质量和适时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4.2设计进度动态预测模块

设计进度动态预测模块通过BIM技术,对建筑工程的设计进度进行动态的预测和分析,旨在提前预知设计的完成时间和延误风险,为设计的调整和优化提供依据和建议。利用BIM模型对设计的工作分项和工作包进行工期的预测和分析,明确设计的预期完成时间和延误概率,评估设计的进度风险和其可能的影响。同时,通过BIM模型对设计的工作进行质量的预测和分析,确定设计的预期错误和冲突,评估设计的质量风险和潜在影响。此外,设计进度动态预测模块通过BIM模型进行变更的预测和分析,确定设计的预期变更原因和影响,评估设计的变更风险和可能的影响。最后,该模块通过BIM模型对设计的工作进行信息的预测和分析,明确设计的预期输出格式和内容,评估设计的输出风险和其潜在影响。这一系列功能使得设计进度动态预测模块成为一个全面而灵活的工具,为项目管理者提供了更准确的预测和更全面的风险评估,有效提高了设计阶段管理的水平。

结论

建筑工程作为复杂而庞大的工程体系,其管理涉及多个阶段和多方参与者,对高效、精准的管理需求迫切。传统的建筑工程管理面临着信息孤岛、协同性不足以及管理效率低下等问题。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进度预测与管理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其可视化功能提升了设计和施工效率,降低了变更和错误的发生;模拟化价值通过虚拟化和数字化提供了科学依据,增强了施工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协调性价值通过整合和共享平台实现了跨阶段、跨专业、跨组织的协同管理,提升了施工的协同性。在具体应用方面,基于BIM的施工进度计划制定优化了资源配置和风险管理,基于BIM的施工进度监控与调整通过实时数据分析确保了施工计划的执行,基于BIM的施工进度协同管理实现了各参与方之间的高效沟通。在动态预测分析方面,设计进度监控模块提高了设计的合理性和创新性,设计进度动态预测模块通过BIM模型对设计工作的多维度模拟和多场景模拟提供了更准确的预测和更全面的风险评估,进一步提升了设计阶段管理水平。因此,BIM技术为建筑工程的全面性管理和科学推进提供了强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 许伟伟. BIM技术在市政与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进度管理中的有效应用 [J]. 中国建设信息化, 2022, (22): 50-52.

[2] 周舟. 施工进度管理中BIM技术的应用——以某房屋建筑工程项目为例 [J]. 房地产世界, 2022, (18): 130-132.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