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建设与成效的探索实践

期刊: 世界·教育前沿 DOI: PDF下载

蒋瑶

云南经贸外事职业学院 650000

摘要

本文旨在探讨课程思政建设与成效的实践,通过对相关理论和实践案例的分析,总结了一些有效的实践经验和策略。通过课程思政建设,可以促进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提升,进一步推动高等教育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课程思政建设;实践经验;思想道德素质;综合能力;高等教育

正文


引言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课程思政建设旨在通过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的改革,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本文将探讨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策略和成效,并通过实践案例进行分析。

一、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

1.1 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课程思政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通过课程的设计和教学的实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其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行为准则。课程思政能够加深学生对社会现象的理解和认识,提高其道德判断和决策能力,培养出具有正确思想品质的公民。

1.2 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1.2.1 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课程思政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通过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引导学生学会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课程思政通过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他们提出新观点、新思路,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1.2.2 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课程思政还着重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通过课程的组织和实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和团队合作,培养他们的领导才能和团队合作能力。课程思政通过课程活动和项目设计,让学生体验领导和合作的过程,培养他们的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

二、课程思政建设的策略

2.1 制定合理的课程思政建设目标

制定合理的课程思政建设目标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础和前提。在制定目标时,需要结合学科特点和社会需求,确保目标能够真正符合学生的需求和社会的期望。

2.1.1 结合学科特点和社会需求

在制定课程思政建设目标时,需要充分考虑学科特点和社会需求。不同学科有不同的特点和要求,因此需要结合学科的知识体系和核心概念,确定思政教育与学科教育的有机结合点。同时,要关注社会需求,了解社会对学生的期望和要求,确保课程思政能够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

2.1.2 突出思政教育的主线地位

在制定课程思政建设目标时,要突出思政教育的主线地位。思政教育是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制定目标时要确保思政教育的内容和要求能够贯穿于整个课程体系。同时,要注重思政教育与学科教育的有机融合,使思政教育与学科教育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2.2 设计多样化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为了提高课程思政的吸引力和有效性,应设计多样化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积极参与、主动思考和实践。

2.2.1 融入案例分析和实践活动

在课程思政的教学中,可以融入案例分析和实践活动。通过引入真实的案例,让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学习,培养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社会实践,加深对社会问题的理解和认识,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2.2.2 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是提高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重要策略。通过运用多媒体教学、在线学习平台和远程教育等信息技术手段,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和方法,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方式。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获取更广泛的信息,进行自主学习和交流,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

三、课程思政建设的成效

3.1 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

课程思政建设的一个重要成效是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通过课程的教学和实施,学生的思想觉悟和社会责任感得到增强,他们对社会问题和现象有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同时,课程思政能够塑造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念,使其具备正确的道德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

3.1.1 学生的思想觉悟和社会责任感增强

课程思政的教学和实施能够增强学生的思想觉悟和社会责任感。通过课程的引导和启发,学生能够更深入地思考社会问题和个人发展的关系,认识到自己在社会中的责任和作用。他们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关注社会问题并提供解决方案。

3.1.2 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念得到塑造

课程思政能够塑造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念。通过课程的教学和讨论,学生能够了解和理解不同的道德准则和价值观念,形成自己的正确道德判断和行为准则。课程思政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具有社会责任感、公正正义感和共享共担意识的道德品质。

3.2 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课程思政建设的另一个重要成效是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通过课程的教学和实施,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发展,他们的领导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也得到增强。

3.2.1 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发展

课程思政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课程的案例分析和实践活动,学生能够锻炼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他们能够将课堂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提出创新的解决方案。同时,课程思政也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实际项目,让他们能够将知识应用于实践中,提升实践能力和应对实际问题的能力。

3.2.2 学生的领导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增强

课程思政能够增强学生的领导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通过课程的组织和实施,学生能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和团队合作,培养他们的领导才能和团队合作能力。课程思政通过课程活动和项目设计,让学生体验领导和合作的过程,培养他们的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学生在团队合作中能够发挥自己的优势,学会倾听和尊重他人的意见,提高团队合作的效果。

、结论

通过对课程思政建设与成效的探索实践,可以看到课程思政建设在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综合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为了取得更好的成效,需要制定合理的目标,设计多样化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并加强对学生思政教育的评估与反馈。只有不断探索和实践,才能推动高等教育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丽,苏玲.应用型高校“创业基础”课程思政建设探索实践[J].对外经贸,2023,(03):135-138.

[2]秦发兰,王菲,青平.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育人的实践探索[J].高等农业教育,2022,(06):99-105.

[3]金玉花,葛茜,何美玲.外语课程思政建设探索和成效研究——以日语实践类课程为例[J].东北亚外语研究,2022,10(03):16-27.

[4]姚琦,杨慧,刘澜波等.新时代职业技术师范院校课程思政建设情况探究[J].职业教育研究,2023,(12):79-85.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