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美丽乡村建设的园林设计探究
摘要
关键词
美丽乡村建设;园林设计;对策
正文
前言:在美丽乡村建设道路上,对科学发展观念进行贯彻,对园林设计进行优化是非常重要的。总书记在云南视察讲话中提出,应该建设好民族团结示范区、争当生态文明排头兵。在这样的理念导向下,在生态文明推动中一定要将园林设计作为重要入手点,从而建设好美丽乡村,让园林设计更加具备价值和意义。
一、美丽乡村建设的内涵
自2015年起,国家管理委员会以及质检总局就对《美丽乡村建设指南》进行批准和公布,在其中主要由12个章节共同组成,以村庄建设规划、生态环境以及经济发展、乡村文明、公共服务等作为准则,并且在指南当中明确了美丽乡村在建设时的基本要求和总体方向,对量化指标进行规定,并逐步推动和实施。而在美丽乡村建设时,园林设计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着眼点。一定要借助园林设计的优化助力美丽乡村建设,推动生态环境保护,让乡村朝着现代化、绿色化的方向不断前进和发展。
二、基于美丽乡村建设的园林设计原则
(一)经济原则
在园林设计的过程当中,首先就应该秉持着经济原则[1]。在园林设计时通常会对诸多乡村景观进行使用,一定要对建设成本以及维护、管理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在这其中,应该将经济原则有效的融合在其中,最大化的避免铺张浪费等诸多情况的出现,能够在园林设计中体现循环经济目标,使发展目标得到有效落实和实现,并且能够保障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具备着可持续发展这样的特点,让经济原则得到凸显。
(二)自然原则
自然原则也是在园林设计过程当中十分重要的一个原则,只有对自然原则进行秉持,才能够通过园林设计更好的对美丽乡村建设产生助力。第一,要保护好水域,做好与水相关的排放和收集工作,拦截好河流洪水,利用好堤坝,通过下水道挖掘等诸多方式对雨水引流工作进行开展,对自然溪流和自然沟渠积极应用。第二,对植物进行良好保护,对于现有植物应该有效利用,并可以对乡村植物进行移栽。但在这其中,应该对环境、天气等因素进行考虑。第三,对地域进行保护,特别是对于一些包含野生动物生存和栖息地区,一定要进行良好的保护,做到合理规划。
(三)生态原则
生态性的原则也是在园林设计过程当中应该始终秉持的,应该最大化的对周边环境进行保护,更好的推动生态文明建设[2]。第一,应该对生长区域加以充分考察,保障区域整治工作在开展的过程当中更加具备有效性和可行性。第二,对于再生的资源一定要做到科学运用,应该保障整个园林处在自然通风以及自然日光照耀下,对多元化因素做到全面考察。对于废旧材料应该充分利用,最大化的减少能源消耗。第三,应该在园林设计中对自然元素进行体现,尽量减少人工痕迹,使得循环式的生态系统得到积极构建。
三、基于美丽乡村建设的园林设计的重要性
在美丽乡村建设的过程当中,园林往往是非常重要的一种主体表现,在园林设计的过程当中不断的追求优化,推动美丽乡村建设,首先能够更好的对自然景观的价值进行凸显,避免对原本景观造成不利的影响和干扰,充分的保留自然景观地域性。同时,也能够对人文景观进行运用,比如可以更好的贴合人们的生活,打造自然和人和谐共处的景象,让生态文明得到凸显,并且能够在园林设计的过程当中对地域文化、历史文化特色进行保留,更好的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与发展。这些都是在园林设计过程当中应该充分重视的,对美丽乡村整体建设产生良好的助力。
四、基于美丽乡村建设的园林设计的对策
(一)巧用造景元素,增添园林活力
乡村景观是较为丰富的,其中包含自然景观、生产景观、生活景观等等,首先在乡村景观创设的过程当中,就可以对多元化的造景元素积极的进行提取。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园林设计的效果变得更好,以此来对美丽乡村建设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例如,首先在元素运用的过程当中一定要注重统一性,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对造型元素进行融合,保障造型元素和工程特点之间高度相符,对有机整体进行构建,保障造景元素在运用的过程当中可以提高观赏感以及愉悦感。其次,在元素运用的过程当中,应该尽量的做到多样化和多元化,让景观在呈现的过程当中层次感更强,但也应该避免眼花缭乱、做好规划,保障生态和视觉具备多样性的特点,比如,应该尽量的贴近自然、对鱼类元素、鸟类元素等积极进行融合,也可以贴合当地的历史文化、乡土文化资源等等对一些富有独特感的图腾、图案进行运用,让风景园林更加具备活力,并且能够在多样元素实际运用中让整体具备平衡性,真正的做到景物的协调和发展,达到理想中最佳的乡村建设效果,让园林设计更加富有独特性和美感。
(二)贴合乡村习惯,满足村民需要
在园林设计这项工作开展的过程当中,也应该真正在设计工作中充分的考虑到乡村习惯,应该尽量的对乡村习惯进行贴合[3]。通过园林设计能够追求让农村人民的居住环境得到改善,满足实际需要。特别是对于其中的一些引水工程、景观提升、村内道路等诸多因素都应该进行充分的考量,真正的让园林设计对乡村生活产生服务作用。
例如,第一,在园林设计的过程当中一定要对乡村文化进行充分考虑,特别是对于一些历史保护范围,一定要尽可能的多多呈现出历史风貌和历史信息。在这其中,应该将关注点放置在文化遗产上,对乡村中包含的传统文化不断的进行发扬和继承。第二,应该注重生态环境的良好整治,做好水土保持、土地整治以及大气保护、废物处理及资源建设等等,让居民的环境条件能够得到提高,并建立起洁净、舒适的生态环保体系。第三,在原有基础上可以对水生、采摘、观赏性苗木进行种植,不仅能够满足景观需求,也能够获取经济收益。第四,应该将自然生态为主题更好地满足美丽乡村在建设时的需要,展现出生态景观、人文环境的特色风貌,让乡村建设的效果变得更好。第五,应该对粮食的晾晒问题进行改善,可以设置休闲设施、人文景观,在农忙时满足需求,在休闲时作为活动场所。
(三)优化植物配置,做到因地制宜
景观配置也是园林设计过程当中需要考虑的问题[4]。在这其中,应该考虑到乡村实际的地域特色来让植物配置变得更加优化完善,具备适当性,让整个环境空间得到净化和改善。
例如,在庭院前、房屋、周边道路两旁的空地可以对绿化美化工程加大建设,让农民的居住环境得到最大化的改善。比如,可以构建生态式的花园村庄。对于绿化空地可以对景观绿化标准进行采用,通过草皮、灌木的互相搭配来更好地达到理想当中的绿化效果。在这其中,可以结合绿化经验对周边环境和天气因素进行考虑,对常用绿化树种进行采用,比如叶子花、黄连木、红花、冬樱草、香樟、灌木等等,可以在种植之前进行多方位调查对比,最终对树种进行选择。在这其中,可以将乡土树种作为主要的植物,对完善性的植被体系进行构建。但在绿化发展的过程当中也应该对经济价值进行考虑,比如可以对果树进行种植,不仅能够绿化环境,也能够更好的带动区域经济效益发展,展现出特色植物配置效果,做到因地制宜。
(四)做好水源保护,实现环境净化
在园林设计的过程当中,水源保护工作也是应该注重的一个话题[5]。应该通过多种措施的采取,更好的实现对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的处理和收集,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对地表水质起到保护作用。
例如,在项目推动过程当中所产生的一些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都应该及时处理,在河道两侧应该对缓冲带进行设置,避免生活污水进入到水源区。可以结合垃圾情况来对收集房进行设置,避免农村村庄出现污水横流以及苍蝇乱飞等景象。在项目推动中,可以在河道对治理工程以及湿地恢复、清理整治等工程内容进行良好的设置,通过该措施能够更好的让流域内的生活污水和生产污水以及生活生产中产生TN、BOD5、TP等有效减弱,使得水质得到最大化的改善。这些措施的有效采取都能够在园林设计的过程当中对周边环境进行保护,实现对环境的净化以及污染面积、污染源的减少,让地水水质得到保护,达到理想当中最佳的设计效果,推动美丽乡村得到构建。
(五)发挥生态效益,改善生态环境
生态效益的发挥也是十分重要的,是园林设计这项工作在开展中应该始终关注的,应该通过项目的有效推动和实施,让区内的整体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从而真正的展现出园林设计的作用和价值,让美丽乡村建设脚步得到进一步的加快。
例如,应该增加森林植被,通过森林植被气候进行改善,让蓄水保土等诸多功能得到提高,让土地资源和珍贵水资源得到保护,最大化减少洪涝灾害,起到空气清新、水质提升的效果。这样不仅能够让村民生存的环境得到改善,也能够为诸多动植物的繁衍以及生长提供诸多有利条件,让生物得到繁衍,更好地保持生态平衡以及植物群体的多样性。此外,园林设计也应该最大化的对暴雨洪峰现象进行减弱,让水土资源得到有效保障,避免在项目过程当中泥沙进入到沟道和水库的情况,更好的实现对周边水源的保护。更好的发挥生态环境的价值和作用,让生态效益得到最大化的发挥,在无形当中将园林设计这项工作的价值和作用最大化的展现出来,使村民可以生活在整洁、环保的环境内。
(六)注重经济效益,促进地区发展
除了以上这几个方面,在园林设计的过程当中,不仅要对生态因素进行充分考虑,也应该对经济效益进行发挥。更好的推动整个乡村的经济建设,带动地区经济发展,让经济效益价值得到发挥。从而让园林设计这项工作的价值和作用得到进一步的凸显。
例如,一方面,在社会经济方面,可以在植物种植的过程当中选择果林种植,创设采摘园等等,对休闲区进行设置。使流域内部的果产量得到增加,让果产品变得更加丰富。周边群众也有更多的机会来提高经济收入,使得群众收入得到普遍提高。可以对生态农业相关建设大力推广,让农民在生活理念方面得到改变,更好地实现节能减排,对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产生良好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也应该注重社会效益的提高。如,在项目实施完毕之后,在区域内应该达到村容整洁、山清水净的最终效果和目的。通过整个项目让村民的人居周边环境得到提高和改善,最大化的防止疾病传播、空气污染等等。可以通过对陆、田、水、山的综合性治理,使得农村产业能够朝着多元化方向持续发展,让农民获取更高经济来源。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能够使水土保持良好状态,提高农民当前生活水平,将园林设计工作意义凸显出来。
结论:总之,在建设美丽乡村道路上,对园林设计加强关注,不断追求完善和优化是非常重要的。在这其中,应该秉持着经济性、自然性和生态性等诸多原则,通过巧用造景元素、贴合乡村习惯、优化植物配置、做好水源保护、发挥生态效益、注重经济效益。以此为园林设计增添活力和生机,让最终的设计效果变得更好。
参考文献:
[1]张浪. 风景园林助力乡村振兴[J]. 园林,2022,39(06):2-3.
[2]刘哲. 山水田园诗词视域下的乡村园林景观改造[J]. 现代园艺,2022,45(10):59-61.
[3]李晨晖. 乡村振兴背景下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途径探索——以乌兰察布职业学院园林技术专业为例[J]. 集宁师范学院学报,2022,44(03):8-10+15.
[4]李小蒙. 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的意义[J]. 城市建筑,2022,19(10):196-198.
[5]朱宇林,胡菊,刘秦,王长宝,吕其壮,梁芳,李琳,杨秀玲. 面向乡村振兴战略需求的新型园林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探索——以玉林师范学院园林专业为例[J]. 山西农经,2022,(09):165-167+1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