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理实训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效果探究
摘要
关键词
手术史;护理实训;情境教学法
正文
引言:
手术室护理作为护理专业中的关键领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手术室是医疗过程中治疗和诊断的关键环节之一,护理人员在这一环境中承担着保障患者安全、提供优质护理的责任,所以保证护理人员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至关重要。实训教学在护理专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是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桥梁,是培养高素质护理人员的重要环节[1]。护理实训课程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近似真实临床环境,使其能够亲身体验并应用护理技能。特别是在手术室护理中,实训课程能够帮助学生熟悉手术室操作流程,提高实际技能水平。同时通过实训,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实际的工作环境,熟悉医疗设备的使用、与患者及其他医护人员的交流,为日后顺利融入护理工作做好准备。然而从当前手术室护理实训的实际教学效果来看,传统教学往往都是采用的学生被动学习的模式,不利于护理实习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的培养[2]。基于此找到一种更加有效的手术史护理实训郏教学方式至关重要。情境教学法是一种通过模拟真实手术室场景,使学生能够在相对真实的环境中进行实际操作。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适应手术室工作流程,提高其实际操作技能。为了对其应用效果有更全面的认识,我院展开此次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22年9月到2023年7月间,在本院接实习的并接受手术室护理实训教学的50名护理实习生作为对象开展研究。全部实习生均为统招的高职或本科护理专业的学生。在开展手术室护理实训时将护理实习生以随机的方法分成两组。参考组中实习生的年龄在19岁到24岁之间,均值(22.53±0.73)岁,其中有23名女生和2名男生;高职与本科实习生分别由18名和7名。研究组中实习生的年龄在19岁到24岁之间,均值(22.65±0.80)岁,其中有24名女生和1名男生;高职与本科实习生分别由19名和6名。基线资料两组基本之一,P>0.05。
1.2 方法
两组实习生均由按照相同的教学计划开展实习教学,并且带教教师均按照统一的教学计划展开教学。
参考组实习生采用传统手术室护理实训教学模式,主要是由带教教师对手术室相关内容展开全面讲解,并对相关操作进行示范;学生通过听课的形式了解教学相关理论知识以后,通过模仿的方式学习和掌握相关技能。
研究组实习生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情境教学法。(1)带教教师对护理实训的目标进行明确的介绍,并向学生讲解手术室环境,不同职能护理人员的角色、工作流程、基本操作,以及相互之间的相互配合适宜。(2)设计实训流程。教师严格按照手术室护理的相关流程,向学生讲解手术护理中护理人员的相关知识和相关技能。包括术前的术前准备工作,布置手术室环境,创建无菌器械台和手术区域,对手术所需器械进行有效清点。患者进入手术室以后,做好对患者的迎接,并为患者建立静脉通道,引导患者采用正确的手术体位,为患者消毒铺巾,并辅助麻醉医生为患者实施麻醉操作;手术过程中对患者的生命体征保持密切关注,协助手术医生顺利完成手术,为患者做好术中保温等等;手术结束前协助医生关闭体腔,对物品进行有效清点,手术后对手术室进行整理。(3)创设情境开展实训。在完成手术室护理相关理论知识教学以后,并按照实训流程完成基本技能教学后,创设合理的手术情境,展开情境模拟训练。提前将相应的模拟训练任务进行公布,并对实习生进行有效分组,每组设置组长,由组长结合组内成员的实际情况完成角色分配,包括洗手护士、巡回护士、患者、手术医生、麻醉医生等等。各成员结合自身扮演的角色对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充分熟悉,然后开展情境模拟训练,各自完成自己的预定角色。整个模拟过程中,严格按照真实手术场景的要求展开,教师在过程中对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观察。(4)模拟训练结束后,首先由学生总结整个过程中的得失,最后由教师总结,对学生操作中的不足进行总结和指导,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手术室护理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实训技术后,两组实习生接受完全相同方式和内容的考核,包括理论考核与实操考核。
1.3 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实习生的考核成绩,包括理论成绩和实操成绩;(2)以本院自制评估表,评估实习生对手术室环境的适应度并进行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0.0对研究中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展开统计分析,计量数据运用t检验,计数数据运用χ2检验,以P<0.05作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判断标准。
2 结果
2.1 考核成绩
研究组护理实习生的理论成绩(92.48±3.86)分,实操成绩(95.73±3.50)分,均显著高于参考组,P<0.05。
表1 两组实习生的考核成绩
n | 理论成绩 | 实操成绩 | |
研究组 | 25 | 92.48±3.86 | 95.73±3.50 |
参考组 | 25 | 83.53±5.23 | 79.63±5.73 |
P | <0.05 | <0.05 |
2.2 手术室环境的适应度
研究组护理实习生对手术室环境的适应度100.00%显著高于参考组,P<0.05。
表2 两组实习生对手术室环境的适应度
组别 | n | 适应 | 基本适应 | 不适应 | 适应度 |
研究组 | 25 | 16(64.00) | 9(36.00) | 0(0.00) | 25(100.00) |
参考组 | 25 | 10(40.00) | 10(40.00) | 5(20.00) | 20(80.00) |
P | <0.05 |
3 讨论
手术室是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的地方,其患者的病情都相对较为严重,护理人员负责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安全与舒适。他们需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提供心理支持,并在手术前后进行全面的护理。同时手术室护理涉及高风险的操作和创口处理,护理人员需要具备严格的感染控制意识和操作技能,以减少感染风险,确保手术后的患者康复。而且手术室护理需要紧密的团队合作,涉及多个专业人员的协同工作。护理人员需要通过有效地沟通与团队协作,共同应对突发情况,确保手术室内各项工作有序进行[3]。再加上手术室内常常发生各种突发情况,具有更高的风险。所以手术室护理人员不但要具备扎实的专业能力,而且还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习惯,较强的团队合作能力,此外还需要护理人员适应手术室高强度、高节奏的环境,具备良好的应变能力。
所以在开展手术室护理实训教学的过程中,仅仅只是针对手术室护理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是远远不够的。然而当前手术室护理实训教学中运用的传统教学方法,并不能很好地满足这一要求。传统教学方法偏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在技能培养方面,更多地是采用教师进行示范,实习生被动模仿的形式。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属于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深度的参与和探究,而且这样的操作往往都是脱离真实环境的。这样既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导致学生在进入真实手术室环境后,往往体现出强烈的不适应感,无法正确运用知识和技能。所以传统教学方法培养出的护理人员,在真正从事手术室护理工作时,往往需要更长的适应时间,以及再进行专业的培训。
情境学习是一种基于真实场景或模拟环境的学习方法,旨在将学习者置于具体情境中,使其能够通过实际经验、问题解决和合作学习来获得知识和技能。这一理论基础强调学习环境对学习过程的深刻影响,强调在真实情境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更易于迁移到实际工作中[4]。将其运用于手术护理实训中,具有很高的价值。情境教学法将学习与实际应用结合,通过将学生置于虽然是模拟的,但尽可能符合真实手术室环境的手术情境中,促使他们在实践中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会直面真实的问题,需要运用所学知识主动解决。这种问题中心的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而且在这样的情景教学中,学生以不同的角色参与其中,符合实际手术场景,让学生对于手术室护理中不同人员的职责有更清楚的认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技能。而且真实情景下,也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在紧急情况下迅速做出决策的能力,提升问题解决和应变能力;学生更容易感受到职业责任和道德规范的重要性,有助于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这样贴近真实情境的实践经验,不但有助于帮助其更好地适应手术室环境,提高自身的护理技能,而且也能够加深其对于护理理论知识的了解,从而使手术室护理实训的效果得到有效提升[5]。
本次研究中,接受情境教学法的研究组实习生,实训结束以后理论考核、实操考核的成绩均显著高于参考组;而且从他们对于手术室环境的适应程度来看,研究组护理实习生也有非常显著的优势。
综上所述,情境教学法在医学教育中的先进性体现在其能够更好地满足临床实践的需求,培养学生实际操作技能、团队协作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医疗工作。
参考文献:
[1]仲冬阳. 情境教学法在基础护理技术实训课教学中的应用[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 2020, (10): 103.
[2]贾慧君. 情境模拟教学法在妇产科护理实训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 18 (81): 284.
[3]林琳. 试析情境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实训教学中的应用[J]. 课程教育研究, 2018, (18): 140-141.
[4]史晓琴. 探究情境模式在中职护理实训教学中的实施[J]. 现代职业教育, 2017, (36): 169.
[5]王艳萍. 情境教学法在中职护理实训教学中的应用[J]. 现代职业教育, 2017, (36): 1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