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阴道超声与经腹部超声诊断子宫肌瘤效果分析与探讨
摘要
关键词
经阴道超声;经腹部超声;子宫肌瘤;子宫肌瘤周边;肌瘤内部血流数值
正文
子宫肌瘤属于妇科疾病范畴,这种疾病也属于良性肿瘤范畴,病因离不开机体子宫平滑肌细胞增生、纤维组织异常改变等原因,早期发生时,临床表现并不明显,但是伴随着病情的加重,表现逐渐明显,以异常增加月经量、不规则阴道出血为主,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并尽早治疗,可能还会造成患者不孕,威胁患者的身心健康,也给一个家庭带来了灾难[1]。因此,研究选择子宫肌瘤患者,给予经阴道超声、经腹部超声诊断,以期为诊疗奠定基础,详细报告如下陈述。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收集110例,选择时间2022年01月~2023年05月,选择子宫肌瘤患者,凭借就诊奇偶数等量对照,分别建立两组,每组55例。
对照组,搭配经腹部超声诊断检查。统计年岁41~70岁,平均统计年岁(55.59±6.31)岁,统计BMI 20.25kg/㎡~24.80 kg/㎡,平均统计BMI(22.53±1.67)kg/㎡,病程统计时间3个月~3年,平均统计时间(1.65±0.34)年,文化程度:高中18例、大专20例、本科及其以上17例;观察组,运用经阴道超声诊断检查。统计年岁42~70岁,平均统计年岁(55.62±6.35)岁,统计BMI 20.27kg/㎡~24.82 kg/㎡,平均统计BMI(22.56±1.69)kg/㎡,病程统计时间4个月~3年,平均统计时间(1.67±0.37)年,文化程度:高中19例、大专21例、本科及其以上15例。获取资料凭借系统处理,相差较小,P>0.05。
纳入标准:①经过影像技术、病理学、常规项目配合检查,确诊者;②检查结束,未发现生殖器感染现象;③未患有先天性心脏、肝肾等疾病者;④伴有重度器官损伤者;④未合并精神系统疾病者。
排除标准:①合并重度心脏、肝肾、脾胃等器官损伤者;②患有恶性肿瘤疾病者;③对研究有抵触情绪或者中途因特殊原因退出者。
1.2方法
1.2.1对照组 运用经腹部超声诊断检查,内容:合理调整检查探头频率,维持于3.5MHz,叮嘱患者喝水,直至膀胱充盈,指导患者调整检查体位,保持仰卧位,耦合剂涂抹于检查位置,下腹部耻骨以上位置定为检查区,探头放置,对患者的子宫、卵巢等盆腔脏器实施全面扫描,图像选择纵切、横切、斜切角度,并详细记录患者双侧附件、子宫等状况。
1.2.2观察组 运用经阴道超声诊断检查,内容:调整探头的检查频率,维持于7.5MHz,确认患者是否排空膀胱,耦合剂涂抹于探头顶部,避孕套套上,将套内空气排空,并于避孕套上涂抹耦合剂,阴道撑开缓慢进入,操作期间,注意宫颈、阴道穹隆与探头紧贴,多角度切面扫描,确认患者子宫肌瘤的形状、大小等情况。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统计临床中患者的病症诊断符合率,记录子宫肌瘤周边和肌瘤内部血流数值的相关参数变化。
1.4统计学意义
对照研究实施,将相关参数录入系统,凭借SPSS 25.0分析,若参数结果归入正态性模式,选择()表述,检验法则选择两独立样本t,相反,若参数归入非参数分布模式,选择(n,%)表述,检验法选择
检验,参数经过分析,P<0.05,视为研究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诊断符合率
比较对照组,观察组统计的诊断符合率明显更高,P<0.05,参数见表1。
表1 诊断符合率(n,%)
组别 | 例数 | 浆膜下肌瘤 | 阔韧带肌瘤 | 黏膜下肌瘤 | 肌壁间肌瘤 | 符合率 |
病理结果 | 55 | 21 | 11 | 10 | 13 | 100.00 |
对照组 | 55 | 18 | 9 | 8 | 10 | 45(81.82) |
观察组 | 55 | 21 | 10 | 9 | 13 | 53(96.36) |
-- | -- | -- | -- | -- | 5.9864 | |
P | -- | -- | -- | -- | -- | 0.0144 |
2.2子宫肌瘤周边和肌瘤内部血流
比较对照组,观察组统计子宫肌瘤血流速度缓慢、血流搏动指数和血流阻力指数高,参数见表2。
表2 子宫肌瘤周边和肌瘤内部血流()
组别 | 例数 | 血流速度(cm/s) | 血流搏动指数 | 血流阻力指数 |
对照组 | 55 | 105.53±16.17 | 1.19±0.12 | 0.89±0.16 |
观察组 | 55 | 72.53±16.22 | 2.86±0.25 | 1.29±0.18 |
t | -- | 10.6856 | 44.6616 | 12.3176 |
P | -- | 0.0000 | 0.0000 | 0.0000 |
3. 讨论
子宫肌瘤属于妇科高发性疾病范畴,这种疾病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子宫内平滑肌组织快速增生,形成子宫肌瘤[2-3]。目前,针对此类疾病均用超声诊断检查,经过超声图像分析,能够对患者的子宫状态展开分析,并确认其形态、大小及具体位置,根据掌握的信息,辨别分类,进而为后期的诊断治疗奠定基础[4-5]。本研究选择经腹部超声诊断和经阴道超声诊断法,结果显示:比较对照组,观察组统计的临床诊断符合率更高,观察组获取的血流速度数值更低,血流搏动指数与血流阻力指数显著提升,P<0.05。提示,对子宫肌瘤患者运用引导超声诊断,检查效率更高。原因分析,腹部超声检查期间,易受到患者腹部脂肪或者其他因素的干扰,导致诊断符合率降低,无法及时发现部分隐藏性病灶,阴道超声诊断,经过阴道进入,对内部的病灶实施检查,干扰因素少,精准定位病灶,辨识疾病类型,为后期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6-7]。
综上所述,对子宫肌瘤患者应用经阴道超声诊断检查,效果更优于经腹部超声检查,有效提高诊断符合率,发现病灶,值得临床推荐。
参考文献:
[1]金凤霞, 徐燕, 刘剑锋. 经腹及阴道彩超与病理检查诊断不同类型子宫肌瘤的一致性[J]. 中国妇幼保健, 2021, 36(10):2416-2415.
[2]魏米琳, 江浩, 石英娜.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显像对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子宫肌瘤的预后评估[J].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2, 032(005):885-888.
[3]许昌翠, 徐燕红, 殷广莉,等. 经阴道与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病的鉴别诊断[J].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2, 26(1):50-54.
[4]王志楠, 肖玲佳, 刘江华. 《妇科超声与临床》出版:探讨经腹部联合经阴道超声在卵巢囊肿蒂扭转中的诊断价值[J].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21, 30(5):I0002-I0002.
[5]邢军. 经阴道超声与经腹部超声诊断子宫肌瘤的价值分析[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 5(15):189-190.
[6]宋艳芳. 观察分析经腹超声及阴道超声在子宫肌瘤患者中的诊断效果[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 5(13):192-193.
[7]王淑芳. 子宫肌瘤临床诊治中应用经腹与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的临床分析[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1, 29(24):177-1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