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血四项检测在酒精性肝病诊断和分期中的应用意义研究
摘要
关键词
凝血四项检测;酒精性肝病;诊断;分期;研究
正文
酒精性肝病是由于长期大量饮酒导致的疾病,患者发病早期主要表现在肝细胞脂肪变性,随着疾病进展,病情逐渐恶化,患者会发展为酒精性肝炎及肝纤维化,最终发展为酒精性肝硬化,严重损害肝脏功能,威胁生命健康[1]。当患者在短时间内大量酗酒,会导致肝细胞受损或者肝脏功能衰竭,此时患者会表现出食欲不振、浑身乏力、黄疸及右上腹胀痛,需要对患者及时治疗,阻止疾病进一步发展[2]。在临床治疗中,对于不同病情程度的肝脏疾病,治疗方式也有所不同,因此需要加强临床检测,了解患者当前疾病进展及肝脏受损状态,并采取合理的治疗方法改善。由于肝脏是合成凝血因子和抗凝因子的重要部位,因此可以通过凝血四项检测判断患者病情,对患者疾病进行诊断[3]。基于此,本文以80例酒精性肝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探究凝血四项检测在酒精性肝病诊断和分期中的应用意义,具体报告下述。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22年3月-2023年3月酒精性肝病患者80例为研究观察对象,将其设为观察组,同时同期正常体检人群50名,设为对照组。观察组中包括酒精性肝炎患者30例、酒精性脂肪肝患者30例、酒精性肝硬化或肝纤维化患者20例。其中酒精性肝炎男性/女性=20/10,年龄为24-58岁,平均(44.20±2.75)岁;酒精性脂肪肝男性/女性=22/8,年龄为25-60岁,平均(44.28±2.80)岁;酒精性肝硬化或肝纤维化男性/女性=15/5,年龄为23-57岁,平均(44.30±2.82)岁。对照组男性/女性=35/15,年龄为21-59岁,平均(44.32±2.78)岁。组间数据对比差异不显著,可进行实验对比分析(P>0.05)。此次研究不违背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标准,纳入患者均对研究内容知情。
纳入标准:①观察组纳入患者均满足酒精性肝病诊断标准中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硬化或肝纤维化相关条件;②所有患者均同意进行医学诊断;③所有患者资料完整;④患者均同意医学观察。
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脏器严重受损者;②合并存在认知及沟通障碍者;③合并传染性疾病者;④合并存在凝血功能障碍者;⑤合并临床资料缺失者。
1.2方法
对观察组及对照组检查人员实施凝血四项检验。
抽取检查者空腹状态下静脉血液样本1.8ml,使用3.8%的枸橼酸钠抗凝处理,对血液进行离心处理,转速维持在3500r/min,时间维持在10min,将血浆分离后使用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测定所有检查人员的PT、FIB、ATPP、TT指标。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检查者凝血四项检查指标水平(PT、FIB、ATPP、TT)及凝血指标异常发生率。其中PT>19s、APTT>45s、FIB<1.7g/L、TT>23s可表示酒精性肝病患者处于酒精性肝硬化或者肝纤维化阶段。
1.4统计学分析
研究所有数据行SPSS 22.0软件统计分析,凝血四项指标水平以(±s)表示、组间对比t检验,凝血指标异常发生率以n(%)表示,组间对比
检验,P<0.05,为统计意义标准。
2.结果
2.1凝血四项指标水平
观察组中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凝血功能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1.889、0.126、1.967、1.081,P=0.063、0.900、0.053、0.283>0.05);酒精性肝炎患者APTT高于对照组(t1=10.274,P<0.05),PT、FIB、TT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t1=1.793、1.529、0.863,P=0.077、0.130、0.391>0.05);酒精性肝硬化或肝纤维化患者PT、APTT、TT指标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FIB指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3=10.549、4.042、16.319、13.759,P<0.05)。见表1。
表1 凝血四项指标水平(±s)
组别 | 例数 | PT(s) | FIB(g/L) | ATPP(s) | TT(s) | ||
观察组 | 酒精性肝炎 | 30 | 14.24±1.45 | 2.25±1.03 | 39.12±6.05 | 16.68±0.55 | |
酒精性脂肪肝 | 30 | 13.12±1.51 | 2.54±0.87 | 30.24±4.56 | 16.08±1.41 | ||
酒精性肝硬化或肝纤维化 | 20 | 20.01±3.81 | 1.74±1.06 | 45.72±5.56 | 23.12±2.56 | ||
对照组 | 50 | 13.70±1.21 | 2.52±0.55 | 28.54±3.16 | 16.44±1.46 | ||
t1 | - | 1.793 | 1.529 | 10.274 | 0.863 | ||
P1 | - | 0.077 | 0.130 | <0.001 | 0.391 | ||
t2 | - | 1.889 | 0.126 | 1.967 | 1.081 | ||
P2 | - | 0.063 | 0.900 | 0.053 | 0.283 | ||
t3 | - | 10.549 | 4.042 | 16.319 | 13.759 | ||
P3 | - | <0.001 | <0.001 | <0.001 | <0.001 |
注:1-酒精性肝炎/对照组;2-酒精性脂肪肝/对照组;3-酒精性肝硬化或肝纤维化/对照组
2.2 凝血指标异常发生率
酒精性肝炎患者PT、FIB、ATPP、TT异常率分别为16.67%、13.33%、33.33%、20.00%,其中APTT异常率较高;酒精性脂肪肝患者PT、FIB、ATPP、TT异常率分别为10.00%、13.33%、26.67%、6.67%,其中APTT异常率较高;酒精性肝硬化或肝纤维化患者PT、FIB、ATPP、TT异常率分别为80.00%、75.00%、100.00%、100.00%,其中APTT、TT异常率较高。见表2。
表2 凝血指标异常发生率[n(%)]
组别 | 例数 | PT | FIB | ATPP | TT |
酒精性肝炎 | 30 | 5(16.67) | 4(13.33) | 10(33.33) | 6(20) |
酒精性脂肪肝 | 30 | 3(10) | 4(13.33) | 8(26.67) | 2(6.67) |
酒精性肝硬化或肝纤维化 | 20 | 16(80) | 15(75) | 20(100) | 20(100) |
3.讨论
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的精神压力越来越大,且人们的饮食结构发生较大变化,导致酒精性肝病发生率明显提高[4]。酒对肝脏的危害是巨大的,长期过度饮酒会导致肝脏受损,且酒精性肝病发生具有隐匿性,在疾病发生早期患者并不会出现特异性症状,因此很多患者会出现延误治疗的情况。就酒精性肝病的临床表现来说,具有多样化特点,按照其病理改变,可将其分为酒精性肝硬化、酒精性肝纤维化及酒精性肝炎等,患者一旦发病会合并多种疾病发生,使患者生命质量下降。在临床治疗中,需要结合患者的疾病分期选择针对性且科学的治疗方案,因此对患者疾病诊断及分期判断是十分重要的[5]。
肝脏是人体中重要的脏器组织,其中抗凝因子、凝血因子以及与纤溶系统相关的蛋白酶类都是在肝脏中合成的,人体的14种凝血因子中只有两种凝血因子没有肝脏参与合成,其余12种凝血因子合成均与肝脏有关,肝脏对机体凝血系统平衡性维持有重要意义,其作用原理是对已经激活的凝血因子及纤溶激活物进行清除,并将肝素进行灭活,进而能达到维持凝血系统平衡的作用。对于酒精性肝病患者来说,其肝脏细胞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肝功能减退,在凝血因子合成及抗凝蛋白合成方面能力下降,因此会导致凝血机制紊乱。通过这一理论基础对患者进行凝血功能检测,可实现患者疾病诊断与病情分析[6]。
在本研究中,以80例酒精性肝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并以5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对入组患者实施凝血四项检测,检测结果显示,酒精性肝炎患者ATPP指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t1=10.274,P<0.05)。因此可以说明酒精性肝炎患者的ATPP指标已经出现明显异常改变,酒精性肝炎患者在发病早期,通过ATPP指标测定能明确患者病情,且对患者疾病进展状态进行有效预测。另外,酒精性肝硬化或肝纤维化患者凝血四项指标水平与对照组均有较大差异,其中PT、APTT、TT指标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FIB指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3=10.549、4.042、16.319、13.759,P<0.05)。该结果表示,当患者疾病进展到肝硬化或者肝纤维化阶段,患者的各项凝血功能指标均出现改变,可将凝血四项作为酒精性肝病的诊断依据。而对于酒精性肝炎及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来说,ATPP异常率明显升较高,分别为33.33%、26.67%。酒精性肝硬化或肝纤维化患者ATPP、TT异常率达到了100%。提示ATPP、TT在酒精性肝硬化或肝纤维化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在凝血功能四项检查中,PT能反映机体外源性凝血系统功能,能将患者肝脏疾病严重程度清楚显示,而APTT是反映内源性凝血系统情况的指标,其敏感性较高,当患者肝脏受损后,有95%以上的患者会产生APTT延长的情况。TT能检测血浆FIB的反应性,通过该指标的观察,不仅能分析患者凝血情况,还能判断患者预后情况[7]。当机体肝脏细胞受到损坏后,会降低对维生素K的吸收能力,导致维生素K严重缺乏,大大减弱羟基化酶以及辅酶维生素K之间的反应,受到肝细胞合成障碍影响,进而降低羟基化酶量,因此会导致机体多种凝血因子功能异常,打破原有平衡机制。凝血因子中Ⅱ、Ⅶ、Ⅸ、Ⅹ可作为维生素K 依赖蛋白酶原,能参与到机体内部的凝血途径中,对于酒精性肝病患者来说,当其发病后,最先受到的影响是内源性凝血途径,其次是共同途径,最后为外源性凝血途径,通过凝血四项指标检测能提升患者疾病检出率,并了解患者病情进展程度,对患者疾病诊断和分期有重要意义[8]。
综上所述,对酒精性肝病患者进行凝血四项检测有利于分析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了解患者凝血功能状况,利于患者确定治疗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侯晓芬,师雯.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在酒精性肝病诊断中的应用[J]. 中外医学研究,2022,20(12):157-159.
[2]孙智华. 血脂、血糖、肝功能联合血尿酸检测对诊断老年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临床意义[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2,33(5):740-742.
[3]张丹彤,逯素梅,马万山. 细胞色素P 450家族基因的检测方法及其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J]. 临床检验杂志,2022,40(5):374-377.
[4]钟柏涛,王鹏云.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早期纤维化无创检测指标及其诊断价值分析[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22,43(14):1709-1712.
[5]崔晶娴,葛仁美,董业峰,等. 研究HDL、ALT、TG联合检测在评估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风险中价值[J]. 转化医学杂志,2022,11(3):129-132.
[6]李艺明,邓倩曦. 酒精性肝炎病人血清微小核糖核酸-182和微小核糖核酸-30e检测及临床意义[J]. 安徽医药,2022,26(2):282-285.
[7]刘娇,荀运浩. 棕色脂肪组织的无创检测及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进展[J]. 浙江医学,2022,44(13):1450-1453.
[8]蔡冬梅,吴文娟,姜亦伦,等. CT检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合并高危冠状动脉斑块患者冠状动脉指标临床意义探讨∗[J]. 实用肝脏病杂志,2022,25(3):383-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