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司他韦如何正确服用?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近段时间,医院收治的流感患者越来越多,许多儿童因为发热、咳嗽等症状前往医院就诊,不仅影响了日常的学习与生活,还受到疾病的折磨,影响了身体健康。流感高发季,总有一些药物会走进人们的视线,如阿奇霉素、红霉素、奥司他韦等,家中常备奥司他韦也成为许多家长的习惯,那么,奥司他韦是不是可以随便服用?
奥司他韦是什么药物?
要想了解如何正确服用奥司他韦,就必须首先对这种药物有足够的了解。奥司他韦是什么药物呢?奥司他韦是一种特异性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它是一种前提药物,口服奥司他韦,药物可以快速转化为活性代谢产物——奥司他韦羧酸,这种物质的构型类似于神经氨酸的过渡态,能够竞争性地与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的活动位点结合,抑制被感染人体细胞释放病毒颗粒,发挥抑制各种流感病毒传播的作用。从奥司他韦的作用机理来看,它是一种典型的抗病毒药物,能使流感病毒在人体内的复制和散播得到控制,降低病毒的致病性和传染性,常用于甲型和乙型流感的预防和治疗。人们在服用奥司他韦后,药物会参与人体代谢,药物的代谢产物除了可以抑制流感病毒的神经氨酸酶外,还可以抑制流感病毒生长,在流感病毒高发季或者流感病的治疗中发挥着显著效果。
临床研究还发现奥司他韦能够缩短流感疑似病例的持续时间,减轻疾病的严重程度,因此奥司他韦在当前的流感治疗指南及专家共识中,一直是一种首选的抗病毒药物。奥司他韦的治疗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它不仅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领域,而且许多家庭还将它作为预防流感的常备药物,这也使得在流感发病率逐年增长的今天,奥司他韦的销售量和使用量不断增长。其实,奥司他韦作为一种防治流感的“神药”,并不能随便使用,因为在临床上的许多报告都表明了奥司他韦在使用过程中会引起一些不良反应,药物使用安全性有待商榷,这就说明人们在使用奥司他韦的时候,必须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
奥司他韦可能会引起的不良反应
说起奥司他韦的不良反应,人们对它的认知可能停留在药物说明书上,其实奥司他韦的不良反应是非常复杂的,下面就系统性说一下服用奥司他韦后会产生哪些不良反应,希望能引起人们的重视,避免随意用药引发严重后果:
消化系统不良反应
人们在服用奥司他韦后,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体现在人体的消化系统,患者用药后可能会感到恶心、腹痛,出现呕吐、腹泻等严重的消化系统症状,甚至会出现便血。临床上目前还不明确奥司他韦导致消化道出血的机制,许多专家认为奥司他韦可能导致血管痉挛,或者流感病毒导致人体脱水引发的血容量减少、灌注不足。胃部和小肠是奥司他韦的主要部位,容易引起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尤其是对胃肠道功能发育还未成熟的儿童来说,他们对药物缺少较强耐受性,消化道出血可能是药物对胃肠道造成的损害,再加上集体耐受性差,多种原因的叠加导致严重不良反应的产生。
神经系统不良反应
患者服用奥司他韦造成精神病学不良事件的报道较多,早期罗氏公司在修订奥司他韦说明书时也明确指出,药物可能引起幻觉、谵妄、行为异常等不良反应,在一度引起人们的恐慌。比如,2018年美国一名6岁女孩因流感口服奥司他韦后出现了幻觉,她从学校逃课后,想要在家跳楼。日本2001~2008年相继报道了1000例奥司他韦不良反应事件,其中有128例出现了行为异常,多数为跳楼死亡。临床上有关奥司他韦导致NPAEs发病机制的研究成果较少,现有研究认为人们服用奥司他韦后,精神障碍问题可能和药物抑制机体内源性神经氨酸酶有关。当然,也有专家对奥司他韦造成神经系统不良反应持反对态度,因为奥司他韦常用于流感病毒的防治,而流感病毒可能导致患者出现脑炎、脑病,这些疾病本身会引起NPAEs,NPAEs可能与奥司他韦没有关系。无论怎样,奥司他韦可能导致的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理应受到人们的关注,掌握用药方法必然是降低奥司他韦不良反应的正确做法。
眼部不良反应
奥司他韦引发眼部不良反应的研究较少,但现有研究成果证明奥司他韦与眼部不良反应具有高度相关性。有学者调查时发现患者服用奥司他韦后出现了结膜炎症状,停药后结膜炎消失;患儿服用奥司他韦后双眼伴有大量分泌物,停药后不良反应消失。南非、印度等国家也有少量报道说明奥司他韦可能导致儿童结膜炎。虽然目前还不明确奥司他韦是否引起眼部不良反应,也不了解奥司他韦造成眼部不良反应的损伤机制,但对服用奥司他韦的人群来说,一旦用药后出现眼部症状,需要提高警惕,最好的方法是及时前往医院就医,详细为医生说明情况,及时停药、对症治疗。
皮肤不良反应
奥司他韦可能引起皮肤不良反应,如皮炎、红斑、疱疹等,一般在用药后5~12d内出现。皮肤不良反应是药物说明书上明确提及的药物,严重时会引起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Stevens-Johnson综合征(SJS)、多形性红斑等。SJS属于Ⅳ型超敏反应,主要由药物引起,与人体对反应性药物代谢中间产物的解毒能力受损有直接关系,中间产物和某些人体组织形成抗原复合物引发免疫反应,从而引发SJS。在奥司他韦引起的皮肤不良反应的各类报道中,严重皮肤不良反应的报道较少,多数为局部皮肤或全身皮肤瘙痒、皮疹、红斑等,停药后皮肤不良反应症状会明显好转。
其他不良反应
自奥司他韦上市后,还可能引起一些其他不良反应,如面部肿胀、舌头肿胀、过敏性休克、体温过低、心律失常等,用药后可能加大癫痫发作和糖尿病加重的风险。奥司他韦的各种用药不良反应,提醒着人们在服用奥司他韦时要格外留心,一旦发生不良反应要及时干预、尽早就医。
奥司他韦作为一种防治流感的药物,到底适合哪些人群?
现下正是流感高发时期,许多人都有一个疑问,自己的情况是否适合吃奥司他韦?或者家长长辈、孩子能不能吃奥司他韦?一些对奥司他韦认识不足的人,可能会前往药店购买,在身边有人感染后,会将奥司他韦当成一种预防流感的药物,在随意服用后往往会出现许多不良症状。这种错误的观念,一度使奥司他韦成为防治流感的“神药”,在网络上奥司他韦也受到广泛关注,一些药店的奥司他韦甚至出现了断货的情况。
奥司他韦作为一种针对流感病毒的抗病毒药物,具有抑制病毒传播和扩散的作用,能缩短因流感病毒引起的疾病病程、减轻症状,降低流感病毒引发的并发症,不但能用于治疗流感,还具有预防流感的作用,但需要注意的是,奥司他韦只适合甲型和乙型流感,对普通感冒、支原体、衣原体等无效。人们可以从奥司他韦的药物说明书上了解该药适合哪些人群,了解药物针对不同人群在疗效上存在的差异,如治疗流感适用于1岁及以上儿童与成人,预防流感适用于13岁及以上青少年与成人,这就说明将奥司他韦作为预防甲型和乙型流感的药物,13岁以下的儿童并不适用。
奥司他韦有预防和治疗流感的作用,但并非所有患者或疑似流感的人群都能使用奥司他韦,更不能因为担心被感染贸然使用药物。《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20版)》提出高危人群感染流感后,服用奥司他韦的最佳时间是48h以内,及时服用药物可以缩短病程、缓解症状,还能降低重症风险,同时明确了需要服用奥司他韦的六大高危人群:①年龄未超过5岁的儿童,尤其是1~2岁儿童感染流感后容易引起严重并发症;②65岁以上老年人,此类人群感染后面临的严重并发症风险较高,尤其是患有慢性病的老年群体,感染流感后原发病病情可能加重;③慢性疾病患者,主要患有肝病、肾病、肺病、心脏病、血液病等慢性疾病的患者,此类慢性疾病患者没有年龄限制,各年龄段慢性病患者均为需要服用奥司他韦的高危人群;④处于免疫抑制状态的人群,如HIV/AIDS、恶性肿瘤患者;⑤妊娠期及围产期妇女;⑥BMI>30kg/m²的肥胖人群。
儿童是流感高发人群,所有家长好奇,儿童能否使用奥司他韦。一些家长因为随意使用奥司他韦,非但没有控制住流感,甚至引起了严重的不良反应,对儿童身体健康造成的严重损害。奥司他韦的安全用药年龄在1岁以上,所以儿童可以使用,但仅限于甲型流感和乙型流感的治疗,不能用于1~12岁儿童预防流感;13岁及以上青少年可用于甲型流感和乙型流感的预防和治疗。这些知识需要广大家长谨记,只有把握好奥司他韦的安全用药标准,才能在发挥药物最大疗效的同时,提高用药的安全性。
奥司他韦会影响流感疫苗效果?
流感高发季,许多家长会带着自己的孩子前往医院接种疫苗,许多家长担心流感疫苗和奥司他韦药物会出现冲突,这种担心有一定道理。这里我们需要根据孩子打的哪种疫苗的判断,一般情况下孩子如果接受的是减毒流感疫苗,一般不建议在打疫苗前后服用奥司他韦,如果打的是灭火流感疫苗,则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按量服用奥司他韦。流感疫苗经过了人工处理后,使流感病毒毒力被弱化和消除。而奥司他韦是一种抗病毒药物,如果要接种流感疫苗,或者已经接种流感疫苗,一旦服用奥司他韦可能会导致疫苗的活性降低,机体产生的抗体可能影响流感疫苗的效果,因此需要按照医生的指导,在使用奥司他韦前判断流感疫苗的类型。建议人们在打流感疫苗前后都避免使用奥司他韦,必要时可以向医生咨询,根据疫苗的活性及流感症状表现,判断能否服用奥司他韦。
什么时候使用奥司他韦?怎样使用?
通常,得了流感且出现症状后,要按照医嘱服用奥司他韦,流感症状出现后越早用药,药物疗效越好。常见流感症状有咳嗽、头晕、发烧、喉痛、鼻塞、乏力等,症状出现后患者要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开具科学的处方,如果处方中有奥司他韦,最佳服用时间是在症状出现后的48h内,这样能大幅缩短症状持续的时间。如果想通过奥司他韦预防流感,建议人们在与其他流感患者接触后尽早用药,尽量将用药时间控制在48h内。
都说孩子是家长的宝,许多家长在对待自己的孩子时,什么都想给孩子最好的。一些家长在了解到奥司他韦还有进口药时,会想尽办法购买,其实无论是进口还是国产的奥司他韦,药物疗效都是一样的,最大的差别可能就在不良反应上。国产奥司他韦有胶囊和颗粒两种,进口的只有胶囊一种剂型,药物是否进口并不重要,最关键的是控制药物摄入的剂量。奥司他韦的服用剂量需要根据患者的体重决定,如果孩子的体重在40kg以下,胶囊剂型一般是用不到一粒胶囊(75mg)的,所以对13岁以下的儿童通常会使用颗粒剂型。颗粒剂型的奥司他韦有15mg/袋和25mg/袋两种规格,适用于13岁以下儿童控制药物摄入的剂量,家长可以按医嘱调整药物剂量,在保证奥司他韦使用疗效的基础上降低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
奥司他韦是一种前提药物,药物活性代谢产物为奥司他韦羧酸盐,奥司他韦羧酸盐的使用不会受进食的影响,所以餐前餐后都可以服用奥司他韦。人们服用奥司他韦后如果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可以选择在饭后服用药物,减少药物引起的胃肠道反应。
服用奥司他韦的注意事项
在服用奥司他韦前,人们要认真阅读药物说明书,明确奥司他韦的适用症。如果将奥司他韦作为预防流感的药物,先要判断是否与流感患者有密切接触,判断流感的类型,在确定是甲型流感和乙型流感后,可以按照说明书指导用药。用药前,人们要了解奥司他韦可能引起的各种不良反应,服用奥司他韦后观察身体的症状表现,出现轻微不良反应后可以考虑停药,或者向医生咨询,选择其他药物替代,避免严重不良反应的出现。对家长来说,如果孩子班上有人患有流感,而孩子在学校没有戴口罩的习惯,即便有流感感染的风险,也不能盲目用药,特别是13岁以下的儿童不可以将奥司他韦当成预防流感的药物,而是要向医生咨询,选择科学的预防流感的方法。
在了解了奥司他韦的作用机理、不良反应、主要剂型、适用人群和注意事项等知识后,其实我们就可以正确判断是否需要在家准备奥司他韦了。如果家中有需要服用奥司他韦的高危人群,如65岁以上老人、慢性病患者,可以在家中少量准备奥司他韦,但不建议大量囤药,因为任何患者都不宜长期服用奥司他韦,并且患者用药必须有医生的指导。奥司他韦作为一种处方药,不同治疗目标、不同剂型、不同规格在用法和用量上存在差异,如果盲目用药、长期用药,会导致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增加。人们要认识到长期服用奥司他韦等抗病毒药物,可能引起病毒毒株基因病变,对奥司他韦等药物产生较强耐药性。建议人们将奥司他韦作为防治流感的药物时,在确诊甲型或乙型流感后,服用奥司他韦抗病毒,要严格按照医嘱用药,不私自增加用量、不随意停药、不刻意延长药物使用时间;在流感高发季节,或者身边有人确诊甲型或乙型流感的,可以参照说明书上的推荐用量,或者按照医嘱用药。此外,患有肝肾疾病,尤其是肝肾功能受损的患者,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用药时要保持谨慎态度,避免随意服用奥司他韦引发一些其他问题,最好也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药物。人们还要注意,奥司他韦应避免与多数西药抗病毒药物联合使用,不过与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药物无临床显著的药物相互作用,在多药联用时可以不用调整各种药物的剂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