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整体护理与麻醉的配合方法及效果

期刊: 现代医学研究 DOI: PDF下载

王若曦

胜利油田中心医院麻醉手术科 山东东营257000

摘要

目的:分析探讨手术室整体护理与麻醉的配合方法以及实施效果。方法:于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期间开展本次研究,选取在该时间段中心医院就医的62例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随机分组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手术室整体护理与麻醉配合,对比应用效果。结果:术后观察组疼痛评分更低于对照组(P<0.05);而且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手术患者实施手术室整体护理与麻醉配合不仅可有效提高镇痛效果,并可提升患者认可度。


关键词

手术室;整体护理;麻醉;疼痛

正文


手术是临床常用治疗方法,由于操作的侵入性、复杂性以及患者的个体化差异,需要配合麻醉,而且麻醉是保障手术顺利进行的关键。在过去,临床上对于手术患者主要采用常规手术室护理,过于注重患者个人情况,因此相对比较片面、局限,无法真正提高护理综合性、系统性。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整体护理的开展,手术室护理已由单纯地技术操作转变为以病人为中心的生理、心理、社会多方面的护理。因此,手术室护理人员应与麻醉医生密切配合,运用先进的麻醉技术和护理手段,最大限度地减轻病人的痛苦,消除其紧张、恐惧情绪,使手术前后病人处于最佳心理状态,在提高护理质量的同时降低风险[1]。基于此在本次研究便围绕手术室整体护理与麻醉配合的具体方法及应用效果进行简单探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开展时间为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纳入62例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均为手术患者,自愿参与实验,并将患者随机分配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31例。需要收集、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包括男女比例、年龄范围、平均年龄,对照组内分别为18∶13、25~74岁、(56.25±4.16)岁;观察组分别为20∶11、31~79岁,平均(57.41±5.02)岁。对比分析看两组的基本资料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将在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包括术前护理、手术准备等,术中配合医生完成各手术护理操作。

于观察组实施手术室整体护理与麻醉配合,详细如下:①术前访视:手术对患者是一种严重的心理应激,可能会造成生理和心理上的创伤。因此,手术前日访视患者,耐心细致地做好心理护理非常必要。护理人员需要主动与患者交流,做好有关手术、麻醉的解释,使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说明麻醉的目的、步骤及在麻醉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取得病人的信任,并提高配合度;而且还要向患者介绍手术室的环境、设备及手术过程和注意事项,以减轻紧张情绪。对于过度紧张的病人,可适当给予镇静剂[2]②麻醉前准备:麻醉前,手术室护理人员要准备好麻醉用品,包括麻醉机、吸引器、心电监护仪、血压计、面罩、螺纹管等;检查麻醉机是否处于良好状态,如发现问题应及时维修或更换;并且在麻醉前还要检查病人的体位是否合适,呼吸道是否通畅,静脉通路是否建立,确保无误后方可进行麻醉。③加强监测:在手术中,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心电图等。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通知麻醉医生进行处理;而且还要注意保持病人呼吸道通畅,防止呕吐物阻塞呼吸道而引起窒息。④保持无菌操作:无论手术还是麻醉操作,均有极强的专业性、技术性,对此在整个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应谨遵无菌操作原则,以减少术后感染风险。同时,还要注意保持手术野的清洁、干燥。⑤术后随访:手术后,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进行随访,了解恢复情况及对手术过程的满意度,还可询问患者的意见或建议。对于术后疼痛的患者,要及时采取措施缓解疼痛;对于出现术后并发症的患者要及时协助医生进行处理。

1.3 观察指标

1.3.1 疼痛情况

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疼痛情况,分值范围0~10分,分值越低疼痛感越轻。

1.3.2 护理满意度

对两组患者发放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问卷分值100分,满意度方面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对应的问卷分值范围分别为>80分、60~80分、<60分。

1.4 统计学处理

对组内所有数据信息均进行统计学处理,将SPSS21.0软件作为统计学处理工具。数据的统计学处理主要围绕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进行,可分别使用“%”、“x±s”表示,对于符合正态性分析的情况,应分别通过“X2”、“t”进行检验,如若数据间统计学意义明显可表示为“P<0.05”。

2 结果

2.1 疼痛情况

VAS评估,观察组患者术后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1 VAS评分对比(分)(`x±s)

组别

例数

VAS评分

观察组

31

3.12±0.15

对照组

31

5.06±1.12

t值


6.241

P值


0.012

2.2 护理满意度

据满意度的调查评估数据看,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2 护理满意度对比(%)

组别

例数

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观察组

31

19

10

2

93.54%

对照组

31

16

8

7

77.41%

X2





12.041

P值





0.001

3 讨论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护理技术的不断发展,常规护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手术室护理需求,并且传统常规护理模式的侧重点单一,系统性不足。现如今,手术室护理工作已经从单纯地手术配合向全面地、系统的整体护理方向发展。其中,手术室整体护理与麻醉的配合尤为重要[3]。在本次研究中便简单探讨了手术室整体护理与麻醉配合方法及应用效果。

手术室整体护理是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手术患者为中心,将护理程序贯穿于手术前、中、后各个时期,对手术患者进行全面、系统、连续的护理。其核心是运用护理程序,解决患者的身心问题,提供最佳的护理服务。麻醉是手术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其目的是使患者在无痛、安全、舒适的情况下完成手术。麻醉配合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患者的生命安全。本次手术室整体护理和麻醉配合的实施有助于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在手术过程中,麻醉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手术需求,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和药物,确保患者无痛、安全、舒适地完成手术;麻醉医生还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而护理人员则在整个手术过程中起到不可忽视的辅助性作用[4]。整个过程中,通过整体护理和麻醉配合,能够实现医生、麻醉、护理人员之间的协同配合,因此有助于顺利完成手术。麻醉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如过敏反应、呼吸抑制、低血压等,这些并发症可能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而在手术室整体护理和麻醉配合的实施下,护理人员在术前便全面、详细了解患者情况,使得整个手术过程均是围绕患者个体化情况开展,还提前了解了患者在术中可能出现的风险事件,一旦发生,可及时、有效地给予处置,进而能够在保障手术顺利完成的同时保障患者生命安全。从本次研究结果分析看,在手术室整体护理和麻醉配合的实施下,观察组患者术后VAS评分(3.12±0.1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5.06±1.12)分(P<0.05)。由此可见在该模式实施下,有效提高了镇痛效果。总的来看,通过手术室整体护理与麻醉配合的实施,可以使患者在整个手术过程中感受到更好的关怀和照顾,如结果中表2显示,观察组、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3.54%、77.4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手术治疗过程专业性、技术性要求高,通过手术室整体护理与麻醉配合的实施,能够发挥协同作用,保障手术顺利进行,而且有助于减轻术后疼痛、提高护理满意度。此外,手术室整体护理与麻醉配合的发展任重道远,还需持续探索更为先进、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杨红. 综合护理干预对改善手术室非全身麻醉患者负性情绪及舒适度的作用 [J]. 中国医药指南, 2021, 19 (14): 208-209.

[2]王静. 麻醉护理发展现状 [J]. 全科护理, 2020, 18 (27): 3609-3612.

[3]缴西光,王新岩,许凯峰. 咪达唑仑与右美托咪定用于老年四肢手术中的镇静效果及患者不良反应分析 [J]. 临床研究, 2020, 28 (06): 39-41.

[4]周聪,黄莉,肖琳等. 专业化整体护理联合保温护理在全麻手术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 [J]. 齐鲁护理杂志, 2020, 26 (10): 65-67.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