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综合医院妇产科精细化健康教育管理模式的实践与探讨

期刊: 保健事业 DOI: PDF下载

魏玉梅

隆德县人民医院 宁夏 固原 756300

摘要

目的:探讨县级综合医院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精细化健康教育管理模式的实践价值。方法:研究期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分两阶段完成,第一阶段(2022年1月-6月)妇产科实施常规管理,第二阶段(2022年7月-12月)妇产科实施精细化健康教育管理,对比不同管理模式下妇保科管理质量的反馈情况。结果:妇产科实施精细化健康教育管理后临床工作质量评分明显提升,与常规管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精细化健康教育管理模式融入县级综合医院妇产科中,能够提升临床医护工作质量,价值显著,值得应用。


关键词

县级综合医院;妇产科;精细化健康教育

正文


妇产科是临床医学中的主要学科,主要收治新生儿与孕产妇等脆弱性人群,具有风险高、任务重的特点,对日常医护服务的要求较高,因此,探求更加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对于提升妇保科的综合管理质量十分重要。精细化健康教育管理模式应用于妇保科中,有助于弥补常规管理模式的不足,激发医护人员的主动性,提升医护质量[1]研究由此展开,设计对照试验,引入精细化健康教育管理模式进行其临床应用效果的对照、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期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分两阶段完成,第一阶段(2022年1月-6月)妇保科实施常规管理,第二阶段(2022年7月-12月)妇保科实施精细化健康教育管理。于不同阶段分别随机筛取妇保科收治50例作为观察对象,第一阶段中,患者年龄24-56岁,平均(35.5±3.4)岁第二阶段中,患者年龄22-55岁,平均(35.4±3.2)岁;将以上各项资料统一分析,在利用信息技术解析结果,得到“可比较”许可,数据表现为“p>0.05”。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1.2方法

观察组实行精细化健康教育管理:(1)成立管理小组,由中级及以上职称医护人员组成管理小组,负责对妇产科的病区管理、消毒隔离、分级管理、文书管理、操作规范等项目的管控,明确小组成员职责、工作任务等。(2)建立精细化管理机制,管理小组了解每位医护人员的性格、特点以及能力情况,结合其临床工作经验,对其进行岗位划分,确保医护人员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价值,采取“老带新”的方式,通过临床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分享自身经验,提升医护的临床技能与综合素质。(3)健康教育管理:组织医护人员进行个性化培训,提升医护人员的专业知识、临床技能,优化医护工作流程与临床医护技术;医护人员需要通过沟通技巧与专业技能,维护好医患关系,充分理解妇保科就诊患者的情绪、态度,积极与患者沟通,保持语气温和、态度和蔼。

对照组实行常规管理:要求医护人员严格遵守医院及妇保科规章制度,采取传统分级管理模式,对于医护人员的工作内容进行划分,医护人员常规性展开各项临床工作。

1.3观察指标

管理质量评估:设计临床管理质量评价量表交由妇保科患者根据实际情况填写,量表包括病区管理、消毒隔离、分级管理、文书管理、操作规范5项[2],分值范围0-20分,分值越高,反馈管理质量越好。

1.4统计学分析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22.0对本研究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c2检验;计量资料`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妇产科实施精细化健康教育管理后临床工作质量评分明显提升,与常规管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下表1:

1管理质量评估对比(`x±s

组别

病区管理

消毒隔离

分级管理

文书管理

操作规范

第一阶段n=50

15.41±1.46

16.02±1.16

16.62±1.21

16.51±1.02

16.10±1.18

第二阶段n=50

17.46±1.61

18.25±1.73

18.16±1.59

18.18±1.55

18.08±1.42

T

4.2182

4.7879

3.4469

4.0250

4.7960

P

0.0001

0.0000

0.0014

0.0003

0.0000

3讨论

妇产科室在临床中较为特殊,患者除了需要专业的临床技能外,还需要重视医护工作的人性化关怀,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医护工作的强度与难度。而由于妇保科收治患者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情绪,一旦出现医疗方面的问题,将导致护患关系逐渐变得紧张,增加临床各项工作的投诉率,因此要求医护人员的工作质量持续改进、提升[3]。妇保科对医护人员采取更加科学、有效的妇产科管理措施十分重要。

精细化健康教育管理是一项新型管理模式,其原则为“以人为中心”,主张依据人的心理与行为规律,采取一种非强制方式,使医护人员在潜意识中产生说服力,将组织意志转变为医护人员的个人自觉行为[4]。在精细化健康教育管理中,通过精细化管理、健康教育管理等措施,充分调动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提高临床工作质量,从病区管理、文书管理、强化培训等方式,使医护技能操作更加规范,减少妇保科差错事件的发生,有效提升妇保科工作优良率,降低妇保科医患纠纷、投诉率,满足医护人员的追求,为每位医护人员提供展示医护工作质量的平台[5]

综上,在县级综合医院妇产科中引入精细化健康教育管理模式,能够提升临床医护工作质量,值得临床实践与应用。

参考文献 

[1]谢倩,王雪,汪晓湘. 以人为本的分层级助产士护理管理在妇产科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社区医师,2021,37(32):191-192.

[2]张晓霞,艾妍,熊金梅. 磁性医院管理理念在妇产科护士岗位职业培训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2021,27(4):125-127.

[3]田俊英,苏君,胡文红. 妇产科护理质量管理中持续质量改进的实施效果分析[J]. 中国卫生产业,2022,19(7):69-72.

[4]邬丹萍,达玉婷,包蓓蕾,等. 六西格玛管理法干预对妇产科急诊分诊效率及护理质量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2,41(6):965-968.

[5]章艳,张盈. 根本原因分析法结合SBAR沟通模式对妇产科护理管理质量及风险事件发生率的影响[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2,7(27):188-190.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