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推拿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
摘要
关键词
针灸推拿;下肢静脉曲张;临床疗效
正文
下肢静脉曲张是指下肢静脉血管扩张、曲张和功能失常的疾病。它通常发生在下肢的浅静脉系统,包括小隐静脉和大隐静脉。下肢静脉曲张的主要原因是静脉瓣膜功能障碍,导致血液回流受阻,静脉压力增加,从而引起静脉血管扩张[1]。其症状包括静脉曲张的明显可见的静脉扩张和扭曲、下肢疼痛、沉重感和疲劳感、水肿和脚踝肿胀、皮肤变色,如色素沉着和溃疡形成等,具有难治愈、易复发等特点,容易反复入院治疗。针灸属于中医的特色治疗方式之一,具有疗效显著、成本低廉等优势[2]。本文既分析了使用针灸推拿在下肢静脉曲张中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选取我院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间收治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共计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含男性18例,女性22例;年龄46~70岁,平均(58.61±6.33)岁;病程2~10年,平均(7.23±1.06)年。观察组含男性20例,女性20例;年龄48~71岁,平均(59.55±6.23)岁;病程3~11年,平均(7.63±1.51)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经分析,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对本研究内容完全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院伦理委员会对研究知情并批准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使用常规推拿方式,包括轻柔按摩促进血液循环和淋巴流动、提脚运动、穴位按摩等,根据患者的耐受为主,持续按摩10min,连续治疗4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针灸进行治疗,具体措施为:
1、选择穴位:根据个体情况和病情,选择适当的穴位进行针灸。如足三里、曲池、委中等,这些穴位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和改善下肢静脉曲张的症状。
2、针刺方法:在选择的穴位上使用适当的针刺方法,如包括扎、捻、转、提、按等进行治疗。
3、刺激技法:在进行针刺时,可以结合刺激技法,如轻轻旋转、提拉针头、轻按等,以增加刺激效果和促进血液循环。本组患者治疗疗程为1次/d,连续治疗4周。
1.3 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指标包含少气懒言、皮下瘀斑、疼痛拒按和面色晦暗四项。0分表无症状,得分越高则该症状越重。
(2)对比两组静脉功能损害程度(VDS)及临床表现严重程度(VCSS)评分。VDS评分越高,其日常活动越困难;VCSS以0~3级评分法评定,总分30分,评分越高,症状越严重。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数据均使用SPSS20.0进行统计学分析,t和“”表示计量资料,x2和%表示计数资料,若P<0.05表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中医症候积分分析
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表1 两组中级症候积分对比()
组别 | 例数 | 少气懒言 | 皮下瘀斑 | 疼痛拒按 | 面色晦暗 |
观察组 | 40 | 1.24±0.15 | 1.37±0.24 | 1.01±0.15 | 1.11±0.12 |
对照组 | 40 | 2.61±0.37 | 2.85±0.28 | 2.94±0.25 | 2.81±0.23 |
t | - | 21.702 | 25.382 | 41.868 | 41.445 |
P | - | 0.001 | 0.001 | 0.001 | 0.001 |
2.2 患者VDS、VCSS评分对比
对比两组患者VDS、VCSS评分可知,观察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
表2 两组VDS、VCSS评分对比()
组别 | 例数 | VDS评分 | VCSS评分 |
观察组 | 40 | 0.93±0.12 | 3.27±0.63 |
对照组 | 40 | 1.55±0.19 | 5.93±1.05 |
t | - | 17.449 | 13.739 |
P | - | 0.001 | 0.001 |
3 讨论
下肢静脉曲张是指下肢静脉血管扩张、曲张和瓣膜功能不全,导致血液回流受阻,血液在静脉内积聚,形成静脉曲张的病症。对于该症常用的推拿治疗方式只是一种辅助治疗手段,且推拿治疗对于下肢静脉曲张的治疗效果有一定的限制[3]。对此,临床将中医针灸与推拿联合进行下肢静脉曲张的治疗,并取得了一定疗效。
中医针灸是传统中医的一种医疗手段,它基于针灸理论,认为人体是一个由各种经络连接起来运行的小宇宙,通过物理刺激经络,可以促进人体的自我调节功能并为病人带来健康[4]。针灸对于下肢筋脉曲张的治疗有一定的优势和效果。针灸可以通过调节气血运行,促进血液循环,增加下肢血液供应,改善下肢筋脉曲张的症状。通过刺激神经末梢,能促进内源性镇痛物质的释放,从而缓解下肢筋脉曲张引起的疼痛和不适[5]。针灸还可以调节肌肉张力,放松紧张的肌肉,减轻下肢筋脉曲张的症状。同时通过针灸能调整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机体抵抗力,有助于预防和减少下肢筋脉曲张的发作。
综上所述,在对下肢静脉曲张进行治疗时,使用针灸治疗能够帮助患者患者静脉功能损害程度,改善皮下瘀斑等症状,在临床治疗中具有较理想的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大军,曹锐.针灸推拿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20,18(13):186-188.
[2] 王丽丽,刘祎.中医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研究进展[J].中医文献杂志,2021,39(04):90-93.
[3] 范超杰,张成德,叶飞霆.从血流动力学的角度分析下肢静脉曲张[J].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2023,9(07):890-893+896.
[4] 张楠,马妍,贾建婷等.针灸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研究进展[J].中华针灸电子杂志,2021,10(04):153-156.
[5] 臧鸣,王晶.中医护理对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疼痛感受的改善[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0,18(10):134-13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