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胆囊炎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效果观察

期刊: 保健事业 DOI: PDF下载

顾金芝

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曹王中心卫生院 山东 滨州 256509

摘要

目的 探究综合护理在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胆囊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此次研究在138例胆囊炎患者中展开,于2022年5月-2023年5月在本院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根据奇偶数列法将所有病例均分为2组,在围手术期试验组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对照组患者接受基础性护理,对比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试验组患者比对照组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更早,住院时间更短,术后VAS评分更低,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更低,分别为4.35%和14.49%,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结论 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胆囊炎患者,运用综合护理能够减少并发症、提高康复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囊炎;综合护理

正文


胆囊炎主要是细菌侵袭或是胆囊管梗阻所致的炎性疾病,病情急性发作时患者会有发热、呕吐、恶心、右上腹阵发性绞痛等症状[1]。相关调查显示,95%的患者同时患有胆囊结石,无论是结石性胆囊炎还是非结石性胆囊炎都需要及时治疗[2]。目前,临床中有效的治疗措施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安全性高、视野清晰、创伤小,尽管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较有着更高的手术成功率,但术中也会不同程度损伤胃肠道,如果围术期不能进行有效护理,将引发多种并发症,影响术后恢复[3]。有学者指出,在临床护理中运用综合护理措施,能够给予患者更加全面的照料,排除各种安全隐患,降低并发症风险[4]。本院为了确定综合护理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临床护理中的效果,从2022年5-2023年5月入院的患者中筛选了138例为对象进行分组对比研究,具体内容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随机选择自2022年5-2023年5月,是同期在本院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138例患者,以奇偶数列法为基础划分小组,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各69例。试验组患者年龄28-75岁,均值(50.23±4.58)岁,男患和女患比例为35:34,疾病类型:10例非结石性胆囊炎、59例结石性胆囊炎;对照组患者年龄26-78岁,均值(52.19±4.06)岁,男患和女患比例为37:32,疾病类型:11例非结石性胆囊炎、58例结石性胆囊炎。对比上述2组患者的极限资料,无差异(P>0.05),有可比性。

1.1.1 纳入标准:①通过CT检查或B超检查等明确诊断;②符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标准;③将研究内容充分告知患者和家属后,自愿加入本次研究。

1.1.2 排除标准:①合并神经系统疾病者;②合并凝血功能障碍者;③合并其他胆囊恶性病变者;④合并肾、肺、心等器官严重疾病者。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手术期间接受基础性护理,术前协助完成各项检查、评估身体状况,并进行生活指导和健康教育;术后监测生命体征,同时做好呼吸道护理、切口护理、体位护理等。

试验组患者围手术期则采用综合护理,措施如下:

1.2.1 术前护理:①术前治疗:如果患者本身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性疾病,为了降低手术风险,需要有针对性的用药治疗。②心理护理:手术前护理人员要与患者进行有效交谈,要态度良好、有礼貌,这样才能引导患者进行心理述说,准确掌握患者心理状态;再进行心理问题原因分析,做相应的心理疏导,让患者对自身疾病和手术有充分的认识,减轻心理不安感;还要介绍周围康复案例,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还需要营造良好的住院环境,让患者尽快减轻陌生感,尽可能的提高舒适性;也要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让其面对患者时能够有足够的耐心,能多鼓励和安心患者,让患者获得家庭支持。③饮食指导:手术前1-3天,患者需要进食营养丰富且易消化、清淡的食物,不能进食牛奶、豆制品等食物,否则容易胃肠胀气、胆绞痛[5];术前12小时开始禁食,术前4小时开始禁水。④术前准备:手术前1天认真清洁手术区域的皮肤,将毛发刮出干净,脐部用过氧化氢溶液清洗,再使用棉签擦拭干净[6];在备皮过程中,要注意动作轻柔,防止皮肤受损。术前30分钟帮助患者排空肠道和膀胱,并留置导尿管和胃管。

1.2.2 术中护理:提前将手术室的温度调节好,维持在22℃-25℃,避免患者在术中寒战或是着凉。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开通静脉通路,协助其调整好体位,将保护垫放置在手术切口处,避免引发切口污染。为了保证手术视野清晰,需要根据手术需求合理调整探照灯角度。术中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变化,记录好尿量、出血量等,如果有异常情况立即通知医生,进行针对性处理。手术结束,对手术物品、手术器械进行清点,并配合手术医生进行清洁。术毕将患者送入麻醉苏醒室,待麻醉苏醒无异常后送回病房,与科室护士进行认证交接。

1.2.3 术后护理:①疼痛护理:术后6小时内患者需保持仰卧体位,并持续低流量吸氧。在患者意识清醒后,体位可以在各项生命体征稳定后改为半卧位,可以使手术切口的张力降低,对术后疼痛缓解作用显著。此外,采用热敷、按摩、艾灸等方法也可以使患者术后疼痛得到缓解;还可以采用有效措施帮助患者转移注意力,例如,在病房中播放节奏舒缓的音乐、内容轻松的视频等。②引流护理:若患者术后留置引流管,需将引流管固定妥善,并注意引流管畅通,引流袋需定期更换;叮嘱患者避免在活动或体位变换时造成引流袋高于扶不切开,防止造成引流液导流;对引流液的颜色、数量及性状进行密切观察,若出现异常需立即处理;引流管拔除需待黄疸消退,引流液显著降低,且无发热、腹痛等症状。③饮食指导:叮嘱患者在术后1-2日内严格禁食,需通过静脉滴注补充营养;肛门完成排气后,可以让患者适量进食流质易消化的食物。术后2个月内,患者需保持饮食清淡,告知患者多食用营养丰富且易消化的食物,补充新鲜水果和蔬菜,避免食用富含胆固醇、脂肪类食物,忌食刺激性食物;注意少食多餐,不宜过饱;叮嘱患者增加每日饮水量;嘱咐患者注意作息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④预防并发症:切口感染预防,护理人员需对手术切口进行密切观察,若出现渗液、红肿、感染等症状需立即告知医生进行及时处理;注意切口干燥清洁,切口敷料需定时更换。尿潴留预防,护理人员应定时帮助患者热敷和按摩腹部,防止发生尿潴留情况。肠粘连预防,护理人员待稳定患者病情后,每2小时需协助患者进行1次翻身和1次床上运动,有助于帮助患者恢复肠胃功能。术后第2日,护理人员可以协助患者进行下床活动,有助于患者术后排气,预防肠粘连问题。医源性单管损伤预防,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和临床症状进行密切观察,了解患者是否出现呕吐、恶心、腹部胀痛、血压下降、畏寒、发热等问题;对引流液的性状、数量和颜色进行密切观察,引流管保持畅通,避免出现引流管脱出或堵塞等问题。⑤康复训练指导:术后待患者病情稳定后,帮助患者进行床上运动,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依次进行手部、肘部、膝部等关键被动运动,具体内容包括松拳、握拳,伸肘、屈肘,深吸屈膝,每个部位5次。术后48小时后,如果患者血压稳定就可以进行下床活动,但需要护理人员予以协助,并视患者身体情况对活动强度进行逐渐增加。在活动过程中,注意保护引流管,避免造成引流管脱出、挤压、折叠等问题。对患者身体情况进行科学评估后,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并叮嘱患者循序渐进完成。

1.3 观察指标

1.3.1 统计各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情况,包括:手术结束至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以及住院时间。

1.3.2 评估各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在0-10分之间,分别代表不同的疼痛程度,由患者自我感受进行评分,分值高疼痛程度高。

1.3.3 观察并记录各组患者手术相关并发症情况,包括:医源性胆管损伤、尿潴留、肠粘连、切口感染等。

1.4 统计学分析

所有研究数据数据录入SPSS25.0软件,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组间对比,分别通过t检验,描述方法分别是(%)和±s)P0.05说明统计学意义成立。

2 结果

2.1 对比2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情况

试验组患者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比对照组更早,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术后VAS评分比对照组低,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见表1

1 对比2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情况(±s)

分组

例数

下床活动时间(h)

肛门排气时间(h)

首次进食时间(h)

住院时间(d)

术后VAS评分(分)

试验组

69

13.47±2.68

23.21±4.62

23.58±4.06

8.28±2.02

2.36±1.13

对照组

69

10.79±1.63

18.73±3.44

20.13±2.45

6.53±1.15

5.34±2.18

t/x²


7.097

6.461

6.043

6.254

10.081

P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2.2 对比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

试验组患者术后有1例肠粘连、1尿潴留、1医源性胆管损伤,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35%(3/69);对照组患者术后有1切口感染、2肠粘连、4尿潴留、3医源性胆管损伤,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4.49%(10/69)。试验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统计学意义成立x2=4.161,P=0.041)。

3 讨论

当前,胆囊炎的常见临床治疗方法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由于患者普遍缺乏对疾病和手术的认知,再加上对手术室环境比较陌生,容易产生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导致手术治疗难度增加、手术时间被延长[7]。所以,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采取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具有重要作用。

传统护理模式以疾病护理为基础、促进康复为目的,忽视了治疗依从性和手术效果的其他影响因素,例如患者的认知度、心理状态等[8]。因此,临床护理模式改革势在必行,为患者提供科学、全面、优质的护理干预措施已成为新的发展趋势。综合护理模式是以科学理论为基础,从患者的实际病情出发,提高患者认知度、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为目的的个性化护理模式[9]。临床研究表明,疏导患者不良心理、改善患者负面情绪,可以帮助患者建立治疗信心;加强术后疼痛护理,可以缓解患者紧张心理,感觉更加舒适;科学指导术后饮食能够使患者机体的营养状况得到改善,促进患者机体抵抗力的提升;预防术后并发症可以减少尿潴留、切口感染、胆源性胆管损伤等发生率,使治疗安全性得到保障[10]。本次研究中,将综合护理措施给予试验组,比行基础性护理的对照组,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更早,住院时间更短,术后VAS评分更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说明,综合护理比基础性护理对患者术后恢复效果有着更加积极的效果。

综上所述,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胆囊炎患者,运用综合护理能够减少并发症、提高康复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迎男,孙丽华,赵书萱.分析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护理方法与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 2021, 19(18):132-133.

[2]雷鸳渊.观察探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炎患者通过应用人性化护理方式影响[J].家有孕宝, 2020, 2(22):245-245.

[3]杨霞.对接受手术治疗的急性胆囊炎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效果进行分析[J].医学美学美容, 2021, 030(003):32-32.

[4]于薇薇.综合护理在急性胆囊炎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22, 39(3):358-358.

[5]石新纪,周云平,于鹏丽.综合护理对急性胆囊炎腹腔镜切除术后病人恢复情况影响的Meta分析[J].循证护理, 2022, 008(013):1735-1740.

[6]林静.全程护理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 2020, 18(36):198-199.

[7]李文娟.综合护理干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对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黑龙江科学, 2022, 13(14):96-97.

[8]郭乔雪.急性胆囊炎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的综合性护理效果分析[J].医药前沿, 2021, 011(009):113-114.

[9]刘艳红.综合护理干预对结石性胆囊炎胆囊切除术患者护理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1, 000(12):163-164.

[10]郭乔雪.急性胆囊炎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的综合性护理效果分析[J].医药前沿, 2021, 11(9):113-114.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