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瘫儿童康复护理中辅以引导式教育的应用效果及满意度分析
摘要
关键词
脑瘫;引导式教育;康复效果;儿童;家属满意度;综合能力
正文
脑瘫是小儿在婴儿期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通常是由于胎儿或婴儿的脑部受到损害所致,可能会出现智力发育缓慢、癫痫发作、情感和认知能力受损、视力或听力问题等,以语言和运动方面的功能障碍等为典型表现,对患儿的生长和日常生活产生很大影响[1-2]。虽然传统药物及康复治疗有着一定效果,但对于脑瘫患儿的智力和生活能力方面的恢复效果并不理想,相比之下引导式教育属于新型治疗干预措施,适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受损患者治疗中,可促进患者被动性格得到改善,经展开针对性地引导和预见性训练,可在学习过程中对患者自身协调能力起到一定培养作用[3-4]。此试验将分析引导式教育在此类患儿康复护理中的价值,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资料
纳入者均患脑瘫,纳入总数70例,分组的依据数字奇偶法,对照组:年龄6个月至7岁(3.43±0.89岁),男20例女15例,其中18例为痉挛型、12例为手足徐动型、5例为其他;观察组:年龄最低/最高5个月和7岁,平均3.51±0.92岁;性别男/女18例和17例;脑瘫表现形式痉挛型/手足动型/其他20例、8例、7例。组间各项资料无差异,可比对,P>0.05。(1)纳入者经脑电图、CT等检查后确诊;家属同意参与试验;所有与试验相关资料均完善;(2)排除者伴存有精神类疾病;脏器功能异常;传染性疾病;淋巴、血液等循环功能异常;先天性疾病;中途转院或自行退出。
1.2方法
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治疗和康复期间严格遵循医生的指示合理使用药物,并注意调整患儿的饮食;了创造一个舒适且有利于康复的环境,病房必须保持干净和整洁,与患儿和家属建立良好的关系;在康复期间,需要密切观察患儿的症状,任何情况都应在第一时间反馈给主治医师;提供常规康复疗法,主要包括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言语疗法、理疗以及中医推拿按摩等方式,每次干预时间建议为45分钟,每日进行一次,每周可安排一次水疗与家庭康复训练;观察组则采取引导式教育康复护理,内容有:(1)重视患儿身心需求,及时评估患儿心理状态,根据患儿及患儿家属情况状态,通过主动与其交流,评估患儿不良情绪、异常反应等,及时消除其不良心理;对患儿家属不良情绪进行安抚,指导其积极参与到患儿康复训练中,以亲情来缓解患儿失落、焦躁等心理,促使其建立治疗信心。由于患儿年龄不同,所表现出的不良情绪也是不同的,自3岁起小儿开始形成自尊心,喜欢在交往过程中受到赞扬,因此在开展康复训练时,应尽量不要使用命令式的语气,与患儿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可增加患儿信任感,进而提高其依从性;(2)以鼓励性言语、玩具、声音与示范动作等方式,引导患儿进行自主运动,比如在进行翻身训练时,将玩具放在患儿的身旁,在进行抬头训练时,将玩具放在地上;也可借助声音、颜色等方式,引导患儿自动进行翻身和抬高;(3)借助链锁法激发出患儿大脑潜能,以此来提升其自我照护能力与适应新生活能力;根据患儿脑瘫类型展开针对性如厕、进食、坐姿、睡姿等训练,比如对于患儿的不良坐姿,可借助抗痉挛体位进行纠正;使用软枕对患儿的不良睡姿进行纠正;选择大小适宜奶瓶来帮助患儿自主进行饮水;以长颈鹿造型坐便器或者带有方向盘汽车形状坐便器等物品来引导患儿如厕;以吹口哨或者听流水声等方式引导患儿自主进行排尿排便;(4)由简单的发音及单个字词展开言语训练,之后逐渐过度到简单句子,并辅以图片、事物、肢体语言等方式来加深患儿理解;在训练期间需为其保留充足反应时间,并给予患儿表扬和鼓励;引导患儿和家长、社会人员等进行沟通,并认可其表达方式;(5)为患儿营造出有趣、轻松及温暖的康复环境,并不断增强其趣味性与吸引力,选择暖色系列的装修风格;训练期间可播放一些轻缓音乐,使得患儿能够在训练期间维持愉悦心情,利于提升康复效果。
1.3指标观察及判定标准
(1)康复效果,无效(即反应能力、智力发育以及四肢活动无明显改变);有效(即智力发育和四肢活动有所改善,且反应能力得到提升);显效(智力发育、四肢活动以及反应能力均得到显著性改善);以有效率与显效率得出总疗效率;
(2)综合能力,运动功能;言语功能;认知功能;自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选以残疾儿童综合功能评定量表,以0分~20分表示指标水平低/高;
(3)家属满意度,质量与安全;服务态度;健康教育;操作熟练度,选以问卷调查表,以0~10分代表满意度低/高。
1.4数据处理
使用SPSS 27.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连续变量以均值加减标准差(`x±s)来表示,对两组间比较以t检验;分类变量用百分比表示,组间以卡方检验,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康复效果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有效率与显效率较高,P<0.05。
表1 康复效果(n,%)
组别 | 例数 | 无效 | 有效 | 显效 | 总疗效 |
对照组 | 35 | 10 | 17 | 8 | 25(71.43) |
观察组 | 35 | 3 | 20 | 12 | 32(91.43) |
x2值 | - | - | - | - | 4.629 |
P值 | - | - | - | - | 0.031 |
2.2 综合能力
治疗前2组指标评分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表2 治疗前综合能力(`x±s,分)
组别 | 例数 | 运动功能 | 言语功能 | 认知功能 | 自理能力 | 社会适应能力 | |
对照组 | 35 | 9.41±3.54 | 6.06±2.13 | 8.06±3.74 | 5.12±2.23 | 7.26±1.78 | |
观察组 | 35 | 9.69±3.62 | 6.19±2.18 | 8.15±3.78 | 5.35±2.41 | 7.31±1.85 | |
t值 | - | 0.327 | 0.252 | 0.100 | 0.414 | 0.115 | |
P值 | - | 0.745 | 0.802 | 0.921 | 0.680 | 0.909 |
表3 治疗后综合能力(`x±s,分)
组别 | 例数 | 运动功能 | 言语功能 | 认知功能 | 自理能力 | 社会适应能力 |
对照组 | 35 | 11.25±2.74 | 8.24±3.71 | 10.65±2.63 | 7.24±2.53 | 8.24±2.03 |
观察组 | 35 | 13.17±3.13 | 11.58±3.27 | 13.29±2.18 | 9.85±2.04 | 12.18±3.11 |
t值 | - | 2.731 | 3.996 | 4.572 | 4.751 | 6.276 |
P值 | - | 0.008 | 0.000 | 0.000 | 0.000 | 0.000 |
2.3 家属满意度
观察组各项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
表4 家属满意度(`x±s,分)
组别 | 例数 | 质量与安全 | 服务态度 | 健康教育 | 操作熟练度 |
对照组 | 35 | 7.27±0.64 | 7.21±0.75 | 7.12±1.43 | 7.08±0.91 |
观察组 | 35 | 8.31±1.09 | 8.65±0.83 | 8.54±0.79 | 8.14±0.63 |
t值 | - | 4.868 | 7.616 | 5.142 | 5.666 |
P值 | - | 0.000 | 0.000 | 0.000 | 0.000 |
3讨论
现阶段中,临床尚未明确有关小儿脑瘫发生机制,可能与胎盘前置、妊高征、父母吸烟酗酒、先兆流产以及吸毒等多因素有一定关联[5]。对于幼儿而言,脑瘫是导致其残疾的重要疾病,再加上疾病治疗尚缺乏针对性干预方法,从治疗和预防角度上来看,不仅应在在孕前期及孕期展开健康知识宣教,同时在脑瘫发生后还需接受康复治疗来提升患儿智力及运动能力,以此来实现改善预后目的[6-7]。引导式教育属于新型的一种治疗理念,其结合了相关理论知识,专为中枢神经系统受损的患者所制定,与其他疾病患者相比,由于脑瘫患儿的年龄较小,且智力发育较为缓慢,若以传统宣教模式予以干预,无法得到确切疗效,而经科学性引导教育,可以帮助患儿在规律性的学习中改变消极态度,最终实现改善其预后质量的目的[8-9]。与常规康复护理相比,引导式教育护理有着以下优势:(1)考虑到患儿具体情况和脑瘫治疗现状,经针对性实施引导教育可以更好地调动患儿治疗积极性;经系统性指导,可促进患儿肢体功能与智力水平得到提升[10]。(2)重新审视家属在患儿恢复期间的作用,引导式教育的实施对象不仅限于帮助患儿本身,从过去的临床经验上来看,常规康复护理效果不理想的原因与患儿配合度较低有关,而家庭成员的情绪压力会直接影响患儿配合度,经展开有效教育及宣传,让家庭成员了解到康复期间的要点,可帮助其以正确、积极的方式参与到患儿康复中;(3)引导式教育强调个性化与循序渐进,由于每个患儿的病情和身体状况都不尽相同,因此在运动与智力康复过程中,需以其实际情况为出发点,根据康复进展情况灵活调整康复措施,可显著性提升康复效果的同时,还能保证其安全性[11-12]。
此试验结果得出,干预后在康复效果(71.43%与91.43%)、综合能力(运动功能;言语功能;认知功能;自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以及家属满意度(质量与安全、服务态度、健康教育及操作熟练度)所得指标上,和对照组予以比较,观察组康复效果更优,综合能力显著性得到提升,且家属对于康复护理工作的认可度以及满意度较高,P<0.05,可见采取引导式教育护理所取得的康复效果显著性优于常规康复护理,整体借鉴价值较高。分析原因如下:经予以心理疏导,能及时对患儿所存在不良情绪进行纠正,引导其感受到来自他人的鼓励,利于患儿对此模式的接受度;经提供运动训练,可引导患儿自行克服运动障碍,促进运动功能改善;经提供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可引导患儿对各类生活行为进行学习,便于促进其生活行为恢复;经提供言语训练,从简单到困难引导患儿交流,利于提升其言语功能,尽快恢复至正常交流水平;经提供良好康复环境,可增加康复训练对于患儿的吸引力及配合度。
综上所述,针对脑瘫患儿的康复护理,将引导式教育作为辅助性护理方案,可满足患儿的康复需求,应当推广。
【参考文献】
[1]沈琼,高锦华. 引导式教育理念在脑瘫儿童康复护理中的应用[J].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23,40(04):428-429.
[2]荀洁. 悬吊运动训练联合引导式教育在学龄前脑瘫患儿康复护理中的应用[J]. 当代护士(中旬刊),2022,29(08):44-47.
[3]庞慧. 引导式教育理念护理在脑瘫儿童康复中的应用[J].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22,37(07):115-117.
[4]罗珊珊,邓静,潘丽虹等. 引导式教育在小儿脑瘫康复护理干预中的护理效果和有效性[J]. 中国医药科学,2022,12(07):120-122+162.
[5]盛井香,田冬至,顾甜甜等. 家属参与非语言性沟通联合引导式教育在儿童孤独症康复护理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2022,28(05):56-59.
[6]丘永肖. 对引导式教育在小儿脑瘫康复护理干预中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J]. 医学食疗与健康,2022,20(01):147-149.
[7]张萍,段长虹. 引导式教育在小儿脑瘫康复护理干预中的应用对改善患儿社会适应能力的作用[J].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21,32(08):984-985.
[8]刘亚丽. 引导式教育对脑性瘫痪患儿运动功能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J].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21,32(03):371-372.
[9]郑斯琪. 引导式教育理念对脑瘫儿童康复护理效果的影响[J]. 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22):180-181.
[10]何鑫,陈利红,程威娟. 探讨引导式教育在脑瘫儿童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 黑龙江中医药,2020,49(05):192-194.
[11]汤亚萍,李春芳,庞红等. 以家庭为中心的引导式教育在脑瘫高危儿早期康复护理中的应用[J]. 医药高职教育与现代护理,2020,3(05):361-363.
[12]王培培. 引导式教育在小儿脑瘫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民康医学,2020,32(06):99-1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