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近生活,激发兴趣——基于幼儿园大班科学的实践教学思考分析
摘要
关键词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学;实践教学
正文
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大班科学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有效地开展科学实践教学活动,能够激发大班幼儿的学习兴趣,逐步促进大班幼儿综合实践能力的高效化训练,从而使幼儿综合素质得到极大的改善。鉴于此,新时期在大班幼儿的教学活动中,应该有意识地联系幼儿的生活实际,合理化地探索科学实践教学活动的设计和规划,积极支撑大班幼儿教育指导工作的创新,循序渐进地提升幼儿教育管理工作的综合有效性。
一、幼儿园大班科学实践活动的实施原则
(一)注重活动趣味性
幼儿园大班的孩子正处于活泼好动的年龄阶段,他们对周围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因此,在组织科学实践活动时,应注重活动的趣味性和游戏性,以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各种有趣的科学实验、制作小发明、野外考察等活动,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科学知识,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
(二)贴近幼儿生活实际
幼儿园大班科学实践活动的主题应贴近幼儿的生活实际,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例如,幼儿园教师可以组织孩子们观察生活中的植物、动物、天气等自然现象,让他们通过亲自观察、记录、分析等方式,了解自然界的规律和特点。同时,还可以引导孩子们关注生活中的环保、安全等问题,如垃圾分类、防火防盗等,以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安全意识。
(三)具有实践操作价值
幼儿园大班科学实践活动应具有实践操作价值,让孩子们通过亲身参与和动手操作,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孩子们进行科学小实验、制作小发明等实践活动,让他们通过动手操作,了解科学原理和方法,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四)能够启发幼儿思考
幼儿园大班科学实践活动的目的不仅是让孩子们学习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和科学素养。因此,在组织实践活动时,教师应注重启发孩子们的思考能力,让他们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等方式,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1]。同时,教师可以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孩子们进行猜想和假设等方式,激发他们的思考兴趣和能力。
(五)强调安全与卫生
在幼儿园大班科学实践活动中,必须强调安全与卫生。孩子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卫生习惯尚未完全形成,因此必须加强对活动过程中的安全和卫生管理。因此在幼儿园科学活动中,教师应该确保活动场所的安全性、实验材料的安全性以及操作过程的卫生要求等,以保障孩子们的人身安全和健康。在此过程中教师也可以采用教师监督、指导孩子们遵守安全规则和卫生要求等方式来确保活动的安全性。
(六)鼓励幼儿探究与创新
在幼儿园大班科学实践活动中,教师应鼓励孩子们进行探究与创新,既要引导他们积极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也应采用开放式的问题情境、引导孩子们进行猜想和假设等方式来激发他们的探究和创新兴趣。同时,教师还可以为孩子们提供丰富的材料和工具箱等工具,支持他们进一步深入参与创新活动,增强探究能力和创造力,或者可以采用激励性评价来鼓励孩子们的探究和创新行为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创造力[2]。
二、幼儿园大班科学实践活动的组织实施措施
在幼儿园大班科学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选择合适的切入点,促进科学实践活动的创新设计和规划,能够提高科学实践教育指导的综合效果,使幼儿的科学素养得到高效化的训练,切实提高幼儿园教育指导活动的综合有效性。下面就对大班幼儿科学实践活动的设计和规划进行细化的分析:
(一)结合大班幼儿兴趣爱好设计特色科学实践活动
在幼儿园大班开展科学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参考幼儿的兴趣爱好,探索科学实践活动的创新设计和规划,即教师应先通过观察和与幼儿的交流,了解他们对科学的兴趣爱好,例如对动物、植物、天气、宇宙等方面的兴趣。然后根据幼儿的兴趣爱好,设计与之相关的特色科学实践活动,比如如果幼儿对动物感兴趣,可以组织观察小动物的活动,或者设计制作动物模型的活动[3]。在设计科学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教师还应为幼儿提供丰富多样的材料和工具,以支持他们参与特色科学实践活动,比如可以提供放大镜、显微镜、实验器材等,让幼儿可以近距离观察和探索。
例如,根据大班幼儿的兴趣爱好,幼儿园教师在对科学实践活动进行组织和规划的过程中,就可以从不同的兴趣点,设计特色的科学实践活动,保障活动的顺利组织实施,全面提高活动的组织成效,有效促进幼儿科学素养的高效化培养,切实优化幼儿园科学教育指导活动的综合有效性。具体特色科学实践活动的设计如“①小小科学家实验室:在这个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像真正的科学家一样,进行各种有趣的实验,比如组织幼儿探索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速度,或者研究不同颜色的混合会创造出什么样的颜色。实验器材可以是简单的日常物品,如水杯、盐、糖、颜色颜料等。②超级工程师:在这个活动中,教师将引导幼儿使用简单的工程工具和材料,如乐高积木、纸箱、绳子等,来构建他们自己的小模型,并学习如何解决问题,如何计划和组织,以及如何团队合作。③自然探险家:对于热爱自然的幼儿,可以组织一次户外探险活动,让他们可以观察植物、动物和天气,并记录他们的发现,比如组织他们学习如何辨认不同的鸟类,或者如何使用地图和指南针找到一个特定的地点。幼儿园教师设计诸多类型的科学实践活动,满足大班幼儿对科学探索的多元化兴趣需求,不仅能让幼儿在科学实践中了解科学活动、科学原理和科学探索,还能有效激活他们的创新精神、科学探索和综合实践能力,也可以帮助他们发展动手能力、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
(二)联系大班幼儿生活实际设计生活化科学实践活动
幼儿园科学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与幼儿教育的联系比较紧密,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可以联系幼儿的生活实际,了解幼儿的日常生活环境和经验,例如家庭、社区、学校等,以及与之相关的科学知识。然后在设计科学实践活动时,将幼儿的生活实际与科学知识相结合,使幼儿能够在实践中学习和应用科学知识,比如可以组织幼儿进行植物种植活动,让他们亲自体验植物的生长过程,并学习有关植物的基本知识。同时,教师应在活动中鼓励幼儿提出问题,并引导他们通过实践和观察来寻找答案,比如在组织幼儿观察小动物的活动中,引导幼儿提出关于动物习性、食物链等方面的问题,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5]。
例如,幼儿园教师在针对大班幼儿的生活实际情况进行认真分析和系统调研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化科学实践活动的组织实施情况,就可以适当地设计多元化的科学实践探究活动,保障能借助生活化元素的应用激活幼儿的学习体验,使生活化幼儿科学教育得到系统的贯彻落实,全面提升幼儿教育管理活动的整体有效性。具体可以设计如下生活化科学实践教育活动,如“①食物的旅程:在进餐时,教师可以引导幼儿们观察食物的形状、颜色、口感等特性,并询问幼儿们这些食物对他们的身体有什么好处。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展示食物的生长过程和制作过程,让幼儿们了解食物的来之不易和珍惜粮食的重要性。②水的奥秘: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关于水的实验器材,如量杯、毛巾、冰块等,让幼儿们探索水的性质和作用。例如,他们可以探索水的浮力、压力和张力等特性,或者通过实验了解水分的蒸发和凝结等过程。③天气变化:教师可以引导幼儿们观察天气的变化,如晴天、雨天、雾天等,并让幼儿们记录每天的天气情况。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展示天气的形成过程和影响因素,让幼儿们了解天气的科学原理。④环境保护:教师可以准备一些环保器材,如垃圾分类桶、废纸回收箱等,让幼儿们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展示环境污染的后果和环保的方法,加强幼儿们的环保意识”。在系统设计科学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根据大班幼儿的生活状态,并系统地对科学探索活动进行规划,然后教师根据活动的组织规划情况,对幼儿实施积极的引导,在科学实践活动中引导幼儿通过实践操作完成各项活动,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幼儿能在参与科学实践中学习科学知识和科学素养,从而使幼儿能养成积极健康的科学习惯,为幼儿未来发展奠定基础[6]。
(三)基于大班幼儿启发指导设计系列化科学实践活动
幼儿园科学实践教育活动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开展启发和引导教学活动,有效设计系列化的科学实践活动,促使幼儿在科学实践中能主动地思考、分析和学习,全面提高科学实践教学活动的效果,使大班幼儿在科学实践中能得到成长和发展。因此新时期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教师应该系统分析幼儿的成长情况,并设计系列化的科学实践活动体系,逐步引导幼儿深入探索和学习,比如从观察植物的生长开始,逐渐引导幼儿了解植物的需求、生命周期等方面的知识。同时教师应该在系列科学实践活动中,引导幼儿逐层次地思考和探究,深化幼儿的理解,保障科学实践教育的系统实施[7]。
例如,在大班幼儿科学教育实践中,教师可以将“我的小机器人”作为主题设计一系列的科学实践教育活动,保障科学教育管理活动的效果。具体分析,“我的小机器人”主题活动是一种极具启发性和引导性的科学实践教学活动,适用于幼儿园大班幼儿。通过这一系列活动,教师能引导幼儿了解机器人的基本概念、构成和工作原理,培养对科技的兴趣,提高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有助于培养幼儿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活动的组织规划中,活动准备环节,教师可以向幼儿们介绍“我的小机器人”主题活动的目的和意义,激发幼儿们的兴趣和好奇心,同时教师应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和工具,如机器人模型、电路板、电线、马达、传感器等,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幼儿们了解机器人的基本概念、构成和工作原理,为后续活动做好铺垫。在科学实践活动的组织实施环节,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活动,即“①制作机器人模型:教师指导幼儿们分组合作,利用所提供的材料和工具,制作属于自己的机器人模型,并鼓励幼儿们发挥创意,自行设计机器人的外形和功能。②机器人工作原理讲解:在制作完成后,教师为幼儿们讲解机器人工作的原理,包括电路连接、马达驱动、传感器响应等,通过实际操作,让幼儿们了解机器人的工作机制、③机器人设计比赛:组织一场机器人设计比赛,鼓励幼儿们发挥创造力,制作出与众不同的机器人。比赛结束后,教师对作品进行点评,并为优秀作品颁发奖品”。在科学实践活动组织实施后,教师可以鼓励幼儿们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心得体会和收获,以及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锻炼幼儿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时还可以根据幼儿们在活动中的表现和成果进行评价,总结活动的成功之处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为今后的活动提供参考[8]。这样就能形成特色科学实践教育体系,保障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系统实施,加深幼儿对机器人科学探究的兴趣,为幼儿科学素养的培养奠定基础。
结语:
综上所述,在幼儿园大班科学教学活动中,教师积极探索科学实践教学活动的设计和规划,不断构建比较完善的科学实践教学模式和教学支持体系,能够打造特色的大班幼儿教育指导工作,切实保障教育管理工作的全面创新,使人才培养工作的综合效能得到系统性的优化。因此新时期在大班幼儿的教育管理实践中,应该重点针对教育活动的改革创新进行分析,构建有趣生动的科学探索活动,从而使科学教学在大班幼儿教学中得到合理化的渗透,切实优化大班幼儿教育指导工作的综合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文青.幼小衔接在幼儿园大班游戏化教学中的策略分析[J].知识文库,2022(19):43-45.
[2]孙泽文.基于项目教学开展幼儿园大班科学探究活动的实践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1,37(07):119-120.
[3]曾岚.幼儿园大班科学探究活动的实践探索[J].教育观察,2021,10(12):45-47+50.
[4]徐翠珍.基于STEM教育理念开展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的实践探索[J].家教世界,2021(09):39-40.
[5]赵越,夏腾.幼儿园大班科学教育活动中幼儿学习品质研究[J].教育观察,2020,9(40):49-51.
[6]邵日芳.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课程与资源建设研究[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9,35(01):25-26.
[7]李承美.关于幼儿园大班科学小实验开展的思考[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06):162-163.
[8]陈美荣,罗紫琳,涂远娜.幼儿园大班科学教学活动中材料投放研究——基于20个案例的调查分析[J].南昌师范学院学报,2019,40(01):128-131+1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