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课标背景下的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
摘要
关键词
数学大单元教学;整体设计;任务设定;教学推进
正文
前言
数学是一种具有严密的内部逻辑系统的学科。在教学实践中,由于教学时间、学生年龄等因素的影响,必须将其分解为若干个小的知识库。然而,学生的数学学习并非零散的累积,它更多地依赖于其自身的学习体验,使其与现有的认知架构形成密切联系,并藉由持续的吸收与适应来构建新的认知架构。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不能仅仅局限于个别知识的传授。
一、小学数学单元设计意义
教学改革是新课程实施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单元教学是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单元设计是教师加强单元开发与教学的重要前提,能为单元教学的实施提供科学指导。为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必须在单元教学设计中融入核心素养教育理念。在小学数学教师中,将核心素养的概念融入单元设计中,其意义如下:
第一,核心素养教育培养学生所需的数学素质;把核心素养理念与单元设计相结合,能使单元设计在单元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发挥更科学、全面的指导作用,有利于学生在单元教学中全面发展。第二,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单元设计,可以使教师更深刻地理解数学的教育本质,善于从自身的角度优化学科课堂教学方法,从而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教学模式,更好地帮助教师构建更适合学生健康发展的高效课堂。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基础的单元设计,最大限度地保证了课堂教学的完整性和深度,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全面掌握数学知识,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深度学习。
二、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的思考策略
1.加工教学内容
教师备课时,单元教学比以往的准备工作更为重要。数学教材中,教师整体把握一个单元,特别是整个单元的教学难点。单元教学是大规模教学有效实施的关键。为此,教师要深入了解和掌握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单元内容,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及时扩充教材内容,在学生能理解的前提下,补充相关内容。如在教学除法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深入分析除法与平均分数的关系,挖掘除法的真谛。能够把“双重认知”与其他相关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的知识有序地联系起来,从而加深对数学知识的印象和概括。运用教材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可以构建单元教学的数学知识体系。
2.整合前后知识
实施小学数学单元教学的基础是实现教材中数学知识的衔接。老师既要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基础,又要把所学的数学知识与即将学习的数学知识结合起来。例如教学关于分数的知识点时,从教材分析可以看出,主要分布在三、五、六年级的数学教材。为此,小学二年级之前的数学知识都是为三年级的分数学习铺平了道路。三年级的平均成绩表明学生的数学理解和学习能力在不断提高,而六年级的数学知识则是对先前所学分数概念的扩展。为此,教师应清楚、熟悉地把握数学教学的内容和目的,将单元应用于数学课堂教学中,开展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3.设计学习序列
单元教学中,教师要先设计、改进学生的学习顺序,然后才能进行教学。一般而言,小学数学教师在单元教学的指导下,分析教材的学习顺序,不断总结教学实践与经验,形成新的学习顺序,从而达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教学效果。数学教材知识结构与内容的关系既要考虑学生的数学基础,又要考虑学生的学习顺序。这类教材的数学知识经过详细的分析后,被科学地删去或扩充。如教师在教学生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的知识时,由于本单元前三段具有独立性,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认知顺序,调整课堂大课时的段落顺序。这样,按照学习顺序的设计,各章节之间的知识结构和联系将更加紧密,教学重点将更加突出。
4.夯实学习基础
其实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发现,有很多总结归纳的知识点,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数学学习。比如老师在教授算术规则内容时,里面会集齐加减乘除等运算规则。尽管这些数学知识的表现形式各不相同,但在教学单元的教学中可以发现教学形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存在一定的一致性,而交换规律的研究是这一单元教学的基础和前提。基于这样的认识,教师应重视加法交换律的教学,使学生加强对加法交换律知识的学习与记忆,进而在单元教学中促进学生的学习迁移,充分发挥其思维、探索、总结等主观能动性。这样的单元教学,主要是因为教师已经完全熟悉了本单元的知识内容和结构,通过总结归纳之前的知识点,学生可以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丰富活动经验。
5.优化学习结构
学好数学,关键是要充分把握教材中各个知识点的基本结构。在小学数学的单元教学中,最终目标是优化学生的学习结构,不管是知识整合前后,还是知识整合后,都能奠定坚实的基础。其中的学习结构不只是整体结构,还包括数学知识的联想结构。从某种意义上说,结构是教师单元教学的核心。比如教师在讲解多边形面积时,不仅要引导学生掌握多面体方法,而且要引导学生推导三角形和梯形面积。另外,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演绎中掌握数学思想。学完除法、变换、数学的思想后,以后我们研究柱体和圆锥的体积时,也可以转移知识。
6.创新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理念
深度学习作为一种科学的学习方式,要想实现它,就必须要有相应的教育机制相配合,而如何将深度学习与小学数学的总体教学相融合,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面对这种情况,老师们在进行整个小学数学单元教学的时候,应该将重点放在如何解决在深度学习下所出现的问题上,并采用更为科学的方法,来促进整个小学数学单元的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从而让深度学习能够在整个小学数学单元的教学中起到积极的效果。在具体的操作中,老师们要始终以人为中心,将对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提高到了一个战略性的高度,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作为最终目的,科学地设计了小学数学的总体教学。比如,在四年级进行“小数的加减”的课程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小数加减的内容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整数加小数,另一种是小数加小数,小数加小数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小数的位数相同,另一种是小数的倍数不一样。“分化学习”是指在“十进制数字的加、减”过程中,不仅要学会概念,还要学会将其运用到实际中。
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单元教学中,教师应重新建构单元内单元间的知识结构,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通过整合教材中的数学知识,引导学生掌握数学思想,从而让学生形成积极的数学思维。
【参考文献】
[1]格兰特·威金斯,杰伊·麦克泰.理解为先模式:单元教学设计指南(一)[M].盛群力,沈祖芸,柳丰,等译.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8.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李燕.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8.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学部.义务教学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5]蒙泽颖.小学高年级“数学广角”单元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策略研究——以人教版教材为个案[D].贵阳:贵州师范大学,20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