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有效开展幼儿体育健康教育分析
摘要
关键词
核心素养;幼儿;体育健康教育
正文
前言:对于幼儿教育而言,是最为重要的一个教育教学阶段,也是幼儿对各学科知识初步认识的一个阶段,其中体育健康教育对于幼儿的身体健康和未来发展至关重要。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需要将其放在首要的位置上,并深化落实核心素养理念,结合幼儿的身心特点,创造适当的体育活动,引导幼儿可以自主参与进来,并不断提升身体素质,掌握各种体育技能,实现身体素养的全面提升。
一、核心素养下幼儿体育健康教育开展现状
(一)缺乏科学健全的体育活动制度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很多幼儿都没有重视体育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也没有制定针对性的制度,导致在整体活动开展过程中,过于草率和盲目,缺乏系统性,那么幼儿参与活动的情况也不容乐观,核心素养培养更无从提起。因为在幼儿园教学的过程中,会将培养幼儿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的活动放在主体位置上,目的就是为了幼儿未来学习主科知识奠定坚实基础。因而体育健康教育的实施就被忽略,而受到这样不重视因素的影响,自然在活动制度方面没有进一步建立健全,影响到幼儿体育发展。
(二)未能全面消除体育活动中的安全隐患
对于幼儿而言,整体年龄相对较小,所以自身受到思维和认知的限制,因此在日常活动之中,缺乏基本的自我保护安全意识,所以在日常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磕绊的问题,导致幼儿身体受到一定威胁。这就需要相关幼儿园特别重视幼儿体育健康教育中的安全问题。虽然,幼儿园整体室内和室外的环境并不复杂,但是在体育活动开展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潜在的安全隐患,幼儿园方面并未重视这一工作,也没有全面消除这些隐患,导致体育健康教育活动实施效果大打折扣,无法达成核心素养培养目标。
(三)体育健康教育时间受限
在幼儿园教育教学过程中,国家出台的相关工作章程中明确指出,对幼儿的各种活动时间给予了明确要求,确保幼儿每一天都需要具备至少两个小时的自由活动时间,但是从现实情况来看,幼儿体育健康教育的时间相对较短,更多的教学活动都停留在室内的灌输教学,这对幼儿的学习和未来发展非常不利。
二、核心素养下有效开展幼儿体育健康教育策略
(一)合理利用体育活动空间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幼儿体育健康教育的实施,必须要具备恰当的空间,而且还要实现对空间的科学合理利用。例如,在室内区域,教师可以将走廊和教师的空间整合进来,虽然规模并不是特别大,但是却可以达到非常好的体育健康教育效果。教师利用有限的空间,可以创设不同的体育区域,例如,在走廊和教师内部的空间之中,可以开展蛙跳体育活动,而且要将桌椅合理集中在某一个位置,这样幼儿就拥有了更大的室内体育活动空间。与此同时,在开展蛙跳体育健康教育的过程中,由于在室内空间所以教师就可以将多媒体技术应用进来,对蛙跳的运动分解视频进行生动呈现,让学生掌握这一运动的技巧和方法,方便学生更好的掌握运动要点。在全面展示完毕之后,教师需要保证整个室内空间的安全性,要求幼儿以小组的形式开展蛙跳锻炼,并提出比一比哪一个幼儿的蛙跳更标准等等,这样幼儿就可以争先恐后的参与到蛙跳体育活动之中,而且每一个幼儿都争做最标准的那一个,构建了良好的体育教育氛围。整个游戏活动之中,可以最大化地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满足核心素养教育要求。
此外,教师还要将室外活动空间利用进来,开展集体性质的体育活动。例如,开展足球活动,将班级幼儿划分为两个小组,并对足球活动规则进行讲解。整个过程中,不同小组的幼儿彼此相互配合,最终在你争我抢之中将球踢进对方的防护领域之中。整个体育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可以让幼儿尽情的释放自我,而且还能培养团结合作能力,提高幼儿的竞技意识,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创设幼儿体育活动情境
在幼儿体育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要想进一步提高幼儿的参与积极性,并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就教师将体育活动情境创设进来,这样幼儿就可以在投入到情境之中,不断提高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还能提高身体素质,实现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对于幼儿而言,整体身体素养不同,体育基础也不同,所以教师在创设活动情境的过程中,应严格遵循个性化的原则,而且男孩和女孩的体育喜好方向不同,只有将幼儿喜欢的体育活动情境创设进来,才能达到更为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应带领幼儿到室外操场之中,并将草场划分为大小不等的多个区域,例如,跳绳区域、调高区域、篮球区域、排球区域等等。这样就可以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进入到对应的体育区域之中开展相应的体育活动,达到理想的体育教学效果。在整个体育健康教育过程中,教师应给学生更多的主动权利,让幼儿自主制定游戏的规则,并遵循相应规则开展体育活动,而且教师在一旁起到监督和引导的作用,这样在体育活动进展中就可以最大化的培养幼儿的自主能力,发散幼儿自主思维,满足核心素养培养要求。
(三)加强体育健康教育引导
在体育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也不能完全放任学生置之不理,而是要给予幼儿恰当的引导,确保幼儿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可以形成自己独立的思维,提高体育核心素养。由于在体育健康教育过程中,很容易在活动场地潜藏一些安全隐患,所以教师必须要在幼儿活动过程中,给予相应的口头提点,并针对一些隐患性非常大的区域,则需要将适当的防御设施采取进来,这样幼儿才能全身心的投入其中,提高体育学习成效。与此同时,在体育健康教育的过程中,一部分幼儿的体育能力欠缺,此时教师就要积极的鼓励幼儿,引导幼儿不断相信自己,并在不断尝试的过程中,增强体育参与自信心,这样可以让幼儿的胆量大幅度提升上来,为未来的体育学习奠定坚实基础。在实际体育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时刻观察幼儿的一举一动,在适当的节点给予科学指导,并帮助幼儿提升体育素养,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幼儿阶段的体育健康教育过程中,教师不能千篇一律的灌输式教学,也不能一味要求学生遵循固定的体育教学模式开展体育活动,这会制约幼儿能力和素养的发展,不利于幼儿的未来可持续发展。在核心素养理念背景下,教师应有组织的安排体育活动,并提高幼儿的参与积极性,并给幼儿更多的自主活动空间,让幼儿自主安排体育活动内容,提高幼儿自主意识。与此同时,还要开展小组合作体育活动,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可以提升竞技意识,并增强团队合作能力,实现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为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幼儿园体育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还要适当的给幼儿科学指导,帮助幼儿规避一些安全隐患,实现健康成长,与此同时,还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将不同的体育活动区域创设进来,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方向选择,最大化的尊重幼儿的主体性,促进幼儿的个性化成长和发展,达到更为理想的核心素养培养效果。
参考文献:
[1]徐守金,殷怀刚.体育核心素养视域下幼儿高尔夫课程设计研究[J].青少年体育,2022(01):138-140.
[2]周强猛.教师素质视角下的学前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探讨[J].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2(02):80-82.
[3]韩俊威. 核心素养背景下提升幼儿园室内体育活动质量的行动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