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评一体化的实践与研究
摘要
关键词
教学评一体化;小学;语文教学
正文
引言
“教学评一体化”即将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和课堂学习的评估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从而达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达到共同学习的目的。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得小学语文的教育形式更为多元化,使学生的学习和老师的教育两者的联系得到了很好的结合,从而改变了以前由语文老师演示的单调乏味的教学方式。
1小学语文教学中实现教学评一体化的必要性
课堂教育活动指的是以语文基本知识为中心的师生之间进行的一套一套的活动,但是,语文课堂不是单纯的“学”或“教”,它必须与教学和评估相融合,也就是说,“教学评”必须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然的话,一个互不相关的、单独的个人,就会让语文课堂教学变成一种单向的、对语文基本知识的传授或探究,丧失了互动性。教学评的不统一,导致了更多的课堂脱离,这在某种意义上阻碍了小学语文教育的正常进行,也降低了课程的教学成效,难以保证学生对相应的语文基本知识的全面了解。“教”与“评”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是无可替代的。这主要是因为他们在精神上要求教师给予认可,但是他们的分析和领悟力都不强,还没有建立起较为完整的认知体系,如果在教学评价的某个部分与其它部分不相吻合,那么就会导致课堂的有效性下降,从而对学生的小学语文知识产生一些不良的影响,使他们失去对语文知识的学习的兴趣,挫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在小学的时候,孩子的自信心就会被建立起来,通过别人的评估来找到自己的价值,从而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
2小学语文教学现状
2.1教学方式单一、固化
而在当前的教学模式中,大多数老师采取的都是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从而保证了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全面理解,而且还会在课后安排一定的学习内容,把所学的内容安排在测试中,让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正确的回答。在这个阶段,大部分的同学都是根据老师的进度来进行的,这样的被动的学习方法,会让他们对所学到的东西不能很好地理解和吸收,从而对下一阶段的研究工作感到困惑,从而造成对知识的理解不够扎实。
2.2评价过于单一、片面
传统的教育评估模式是以老师为中心,而以学生为研究对象。然而,在教学过程中,评价主体的位置仍然是以老师为主,这对学生的信心造成了很大的冲击。这种评估方法使学生始终处在一种消极的学习中,不能充分地发挥它在评估中的功能,所以评估的结果并不令人满意。其次,传统的教学评估目标设定偏高,学校和老师过分重视学生的学业成就,把它当作是进行教学评估的惟一依据,对学生在学习中的特定行为和提高能力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这就导致了教学评估不符合素质教育的需要,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综合发展。
3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3.1强语文能力培养,助力学生语文应用
语文和文字有着紧密的联系,两者都是人们交流的一种重要手段。在交际过程中,语文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基础的沟通手段,所以被普遍地运用到了日常生活之中。在对学生进行语文组织和语文运用能力的训练方面,小学语文课程具有独特的优点和功能,所以常常被当作是对学生的语文能力进行训练的一个主要的媒介。比如,在《我要的是葫芦》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小学语文老师可以让他们先进行自己的阅读,让他们自己去做基本的阅读,同时也要让他们在读完一篇文章之后,把重要的段落和论文的主旨都标记出来,然后再根据主题进行小组讨论。
3.2创设情境,加强口语交际
在寓言故事教学中,扮演角色、表演寓言故事,是学生最喜爱的课堂活动。学生一旦与文本中的人物感同身受,就会对文本有更深的体验和理解。在学习《我要的是葫芦》的第三部分时,我让三位同学分别扮演讲述者、邻居和栽葫芦的人来表演。在同学们的演出结束之后,我随便扮演了一个记者,对邻居们进行了采访。 “这位邻居,你为什么会那么说呀?”扮演邻居的同学说:“如果不及时治疗的话,葫芦叶就会被蚜虫吃光;叶子都吃完了,瓜瓤得不到养分,就要掉下来了。”为了使学生对邻居的忠告有更深刻的理解,我请几个学生做邻居,问他们对种葫芦的人有什么建议。有些同学说:“你怎麽这样糊涂,没有叶子的养分供应,葫芦是长不大的,快来治疗一下!”有些学生说:“若不及时治疗,蚜虫会越来越大,当叶子变黄时,整个西瓜都会脱落。”在“邻居”的劝导下,同学们对葫芦科植物与蚜虫的相互关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突破了教学中的困难。课堂教学以“学情”为出发点,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设计。对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把自己当作课文中的角色,通过角色互换或者扮演,这样就能直接地了解课文,这是一种非常适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育策略。
3.3以多元评价让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为学习注入鲜活的动力
有了目的,老师就会懂得怎么教,学生就会懂得怎样去学。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每一次学习活动的结尾,都要将相关的习题展示出来,无论是口语还是书写,在学生写好之后,老师会展示对应的评分表格,首先是自己评估,其次是分组评估,最终是教师评估。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在任何时候都能把自己的学习期望与自己的评估相融合,从而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进行监控、提高和调节。
例如,在学新单词的时候,老师在教孩子画字的时候,要让他们知道这三个方面:一是看结构抓特点,二是看笔画找位置,三是看笔画慢。这样一来,老师的授课就有了方向,也就有了一个可以参考的模式,让他们知道自己在课堂上该做些什么,该做些什么,才算是真正的成功了。在我们学习新单词的过程中,教师将对应的星级评估表拿出来,让学生根据对比表中的评估准则(也就是教师在教学、学生在学习时给出的三个标准)来进行自己的评估,接着是组间的互相点评,最后是教师的点评。同样的教学目标应用于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最终的评估,才能达到学、教、评的统一。当学生完成了相关的学习目的之后,他们的学习经验将会变得更好,并且在之后的学习中也会变得更主动。这样,在“学”与“评”的统一中,学生的学习才能获得新的动力。
结语
在“教学评”的连贯性上,将单元整体教学的思想应用到小学语文老师的课堂实践中,既可以强化学生的基本知识,又可以让他们对零散的知识进行有效的融合,建立一个明确的思路,从而达到更好的复习效果。
参考文献
[1]周晴.立足单元整体整合语文教学——小学语文单元整合教学策略研究[J].小学生(中旬刊),2021(10):12.
[2]孙燕.探讨小学语文单元整合教学策略[J].读写算,2021(22):95-96.
[3]李华芬,张春.三课:在单元整体教学中落实课程重构——以小学语文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为例[J].教育科学论坛,2021(20):23-26.
[4]袁瑛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绿色评价的运用策略探究[J]. 新课程研究,2017(11).
[5]魏忠凤.教学与评价一体化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行动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