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兴趣为先导发展高中学生运动专项的教学模式研究
摘要
关键词
兴趣;运动专项;高中生
正文
1以兴趣为先导的教学理念
作为体育教师,首要任务是借助体育这一学科工具,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培养学生对运动的兴趣,养成终身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培养学生在自主参加体育锻炼的过程中,养成积极进取、不怕困难、挑战自我、顽强拼搏、追求卓越、团结合作、公平竞争的意志品质。在教学中,只有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学生才会热爱运动,进而主动运动,真正掌握属于自己的一项运动专项技能,更进一步养成终身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在参加体育锻炼的过程中,养成优良的品格,完成体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此,我们要建立以兴趣—热爱—主动—终身为主的教学理念。
2以兴趣为先导的教学方法
2.1以兴趣为先导的选项教学
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都不同,身体素质也不一样。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本,根据学生的兴趣采取选项教学的组织形式。学校根据实际情况,设置适合本学校的选项教学内容。
(1)班级内选项教学对于学生人数少、班级少,教学资源丰富的学校,可以采取班内的选项教学,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运动基础安排运动项目。班内选项教学会增加教师的管理难度,对教师的专业水平要求较高,一名教师要掌握几个运动项目的技术。但是可以让有该项目运动基础的学生协助教师,发挥其特长,更加主动地参与体育锻炼,还能够保证大多数学生的运动负荷和练习密度。
(2)年级内和校内选项教学对于学生人数多、班级多、教学资源相对不足的学校,可以采取年级内或校内的选项教学,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运动基础安排运动项目,由不同的教师分别进行不同的运动项目教学。这种组织形式可以高效的利用教学资源,充分发挥体育教师的专业特长。
2.2以兴趣为先导的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直接面对的教学过程,是学生对运动项目产生兴趣、掌握运动技能的重要环节。在制定教学计划时,首先就应当考虑到学生对运动项目兴趣产生的诱导。制定详细的教学目标,丰富的教学内容,选取恰当的教学方法诱导学生运动兴趣的产生。
(1)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面向全体学生,不是为了选拔职业运动员。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注意区别对待、因材施教,建立不同要求的教学目标,确保运动基础不同的同学通过自己的努力都可以完成目标,这样就可以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保持学习、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能够顺利的完成目标,从而对运动项目产生兴趣。
(2)丰富的教学内容
在课堂教学中要避免单个知识点或是单项技术的教学,每节课都应该让学生进行多种技术动作的学练。及时进行动作学习后的展示或比赛,增强各个技术动作的联系,让学生能够及时做到、感受到学有所用,对所学技术动作产生兴趣,积极主动学习接下来内容。
(3)恰当的教学方法
在课堂中教学中要选取恰当的教学方法,不只局限于教师教授这一种方法。要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给学生独立、主动的学习机会,引导学生在自主练习中学习,自主练习中思考,自主练习中产生兴趣。在课堂教学中,上好外堂课的同时要重视室内体育课的开展,可以采用室内体育鉴赏课,组织学生观看体育赛事,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将多媒体、手机等运用到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不仅只是在课堂上学,可以通过信息化手段自主学习技术动作要领,也可以用来监测自己完成动作的规范性。
3以兴趣为先导的考核评价
在新课程标准要求下,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每名学生需要获得12个学分才可以毕业。在不同的学习阶段,教师需要对学生的不同模块做出学分评定。根据学生的兴趣导向,对相应的运动项目进行等级要求,对学生所选运动项目做出等级评价,作为学生的最终等级评价。在学生以兴趣为前提的条件下选择的运动项目,通过自身努力,可以达到相应运动项目的等级要求。引导帮助有运动特长的学生,通过自己的特长和努力,可以考入理想的大学,提高体育特长生的升学率,从而引起学校、家长和学生的重视。
4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体育教师的专业知识、动作示范的规范性、教学方法的灵活性等对体育教学活动有着重要影响,体育教师的专业能力水平在体育教学活动中起决定性作用。以兴趣为先导的高中体育运动专项教学模式对体育教师的专业能力水平要求较高。因此,要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充实扩大专业体育教师队伍,组织开展体育教师教学基本功大比武活动,强化体育教师培训工作。加强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组织体育教师轮训工作,注重继续教育培训,搭建互动平台,开展多层次、多途径培训,整体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技能和教学能力。针对学校体育设施不足的情况,体育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意识,利用现有的条件制作简易的体育器材,或是通过制定相应的运动规则来确保体育课的正常进行。注重体育教师的个人形象,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学生对老师产生崇拜感了,对相应的学科也会产生兴趣。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促进学生体育学练,所以学生和教师的关系融洽,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进而引导和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养成终身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
参考文献
[1]刘义红.高中体育教学中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策略[J].田径,2022(06):68-69.
[2]潘存喜,马正文.分层教学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22,12(15):89-91.DOI:10.16655/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