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研究
摘要
关键词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正文
前言
当前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尽管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努力,但仍然存在诸多挑战,如作文模式程式化、写作训练形式过于单一等。为此,文章首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了一系列以学生为中心的提高策略,帮助他们在文学的海洋中找到自己的声音。
一、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作文模式程式化
在当下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作文模式的程式化问题日益凸显,这意味着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往往固守一种或几种固定的写作模式,这无疑限制了他们的写作创意和思考深度。原因之一是一些教材和指导手册为了让学生更快地掌握写作技巧,会给出一些固定的写作模板。虽然这种方法短时间内可能有效,但长期来看,它可能抑制学生的创意思维。程式化的教学方法可能会让学生在某种程度上更容易得分,但它不能培养出真正独立且具有批判性思维的思考者。另外,这种方法还可能导致学生对写作产生厌倦和反感,因为他们可能觉得写作是一种刻板、乏味的活动,而不是一种创意表达的方式。
(二)写作训练形式过于单一
写作训练的单一性也是初中作文教学中的一个普遍问题。这通常表现为学生只在课堂上进行写作,且大多数时间是按照固定的主题和格式完成作业。这样的训练方式缺乏多样性,导致学生很难有机会接触到不同类型和风格的文本,进一步加剧了他们的写作模式程式化问题。单一的写作训练形式不利于学生开阔视野、增强写作技能和提高创意思维。例如,日记、书信、评论和报告等不同类型的文本,各有其特点和写作技巧。如果学生只接触到其中一种或几种,他们可能会错失许多提高自己的机会。
二、改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现状的有效策略
(一)明确写作目标,制订多类型教学策略
我们必须认识到,初中的三个年级,对应的写作重点和学生的成长需求是不同的。七年级学生可能更多地研究记叙文,这是因为在这个阶段,学生更多地关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所觉所感。而八年级学生可能更偏重于说明文和抒情文的学习,他们开始学会用逻辑和情感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九年级则更多地研究议论文,因为在即将进入高中的关键时刻,学生需要学会如何理性地、有逻辑地阐述和论证观点。然而,定义目标和制订策略仅是第一步。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将这些策略真正落实到课堂上,而不仅仅是留在纸上。教师需要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确保自己的教学与时俱进,与学生的需求相适应。此外,教师还需勇于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利用现代技术,如多媒体、在线教育平台等,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和多样的学习资源。
(二)结合生活实例,丰富写作素材来源
通过深入生活,挖掘真实事件,学生可以在作文中展现真实的自我,呈现出真挚的情感和深入的思考。举个例子,假如一个学生在暑假期间参观了家乡的一个传统制陶厂,他所看到的陶艺师们用泥巴塑造出精美的陶器,经过高温烧制后的成品,都可以成为他作文的素材。他可以从中描述手艺人对工艺的执着,或是对传统与现代之间冲突的思考,甚至是对这种古老工艺在现代社会中地位的反思。但如何指导学生从生活中发掘这些素材并转化为有深度的文章内容呢?教师在这方面的引导尤为关键。通过生动的描述和紧扣生活的故事,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生动的示范,如描述一个普通的家庭聚餐中餐桌上食物背后的故事,或是一个公交车站的观察日记,记录下车站里各种人与人之间的互动。
同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将每天的所见所闻记录下来,这种观察生活、记录生活的习惯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还能帮助他们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例如,学生在放学的路上可能遇到一只受伤的小鸟,尝试将其救助,这个经验就可以转化为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议论文,或是关于人性善良的记叙文。此外,现代科技为我们提供了更加丰富的素材来源。教师可以结合一些新闻报道、纪录片片段等,引导学生从中挖掘有价值的信息和感受。例如,一段关于极地冰川融化的纪录片,可以引发学生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深入思考,从而撰写一篇具有深度的议论文。
(三)鼓励个性与创意,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作文是展现学生独立思考与个性的绝佳平台,它反映学生对世界的认知和对自己的思考。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可以联想到某次教学实践中的一位学生小李。在被要求写一篇关于“秋天”的作文时,许多同学都采用了传统的描述手法,如“金黄的树叶”“凉爽的天气”等。但李同学的作文却颇为出奇。他没有选择描述秋天的景色,而是从一片落叶开始,写它如何从树梢摇落,与其他的树叶一起堆积、腐烂,最终回归大地成为肥沃的土壤。他通过这一过程,表达了生命的轮回和对自然循环的敬畏。这正是个性与创意在作文中的体现。李同学在题目给出的范围内,找到了自己的声音,展现了他独特的思考方式。而这样的思考方式,很可能是由他平日里对自然的观察与思索所积累的。这种自我发现和自我表达的过程,对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它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更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在将来的生活和学习中,更有勇气面对挑战,发掘自己的潜能。
作为教育者,如何在教学中更好地鼓励学生的个性与创意呢?关键在于创设条件,引导而非命令。可以考虑为学生提供开放性的题目,让他们自由选择角度和方法来写作。比如,在要求学生描述一个物品时,可以给予他们更大的自由度,让他们从自己的角度去思考和描述,而不是按照固定的模式去完成。教师还可以设置一些创意写作活动,如通过看图写话,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来撰写文章,或者组织一些角色扮演的活动,让学生从不同的视角出发,体验和思考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去寻找自己的答案,而不是急于给出标准答案。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即使这些观点与大多数人不同,也要尊重并给予鼓励。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在写作中真正找到自己的声音,展现自己的个性与创意。
结语
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与成长的关键时期,特别是在语文作文方面。通过对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现状与提高策略的深入探讨,我们认识到,当前教学中确实存在诸如作文模式程式化、写作训练形式过于单一等问题。但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我们已逐渐认识到并正在努力采取多种策略来改善这一现状。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教育者不仅需要明确写作目标和制订多类型的教学策略,还需从生活实例中汲取素材,鼓励学生展现个性和创意,并加强互动教学,确保学生的参与感。
参考文献:
[1]王晓华.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现状与提高策略探讨[J].中学课程辅导,2023(18):111-113.[2]王炜.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现状与提高策略[C]∥廊坊市应用经济学会.对接京津———协调推进基础教育论文集,2022:938-9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