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教学中关于游戏教学法的思考与研究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肖仕俊

江西省吉安市安福县洋门初中 江西省 吉安市 343200

摘要

新课改背景下,体育教学不仅要注重学生运动技能的提高,还要重视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体育游戏作为一种特殊的教学手段,它的本质属性是体育,但是它不是纯粹意义上的游戏,而是通过游戏来完成教学任务。同时,与普通的体育教学活动相比,有很大的区别。然而在实践中,由于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教师只是简单地将体育课上成了体育理论课,以达到对学生进行体育技能传授的目的。因此笔者对游戏教学法展开思考与研究,希望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

初中体育;游戏教学法

正文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以及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等综合性素养的培养与提高,初中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对于体育教学法的运用开始逐渐增多,一方面是适应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另一方面是强化学生兴趣导向的教学开展,进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但在现阶段的体育教学中仍然存在着内容教条刻板、教学目标无法达成、教学过程缺乏人文关怀等问题,通过游戏教学法的运用,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帮助学生建立起优秀的体育运动技能,培养终身体育运动的兴趣爱好。

一、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一)游戏目的缺乏多元性,缺少德育和情感教育

体育游戏作为一种娱乐活动,本身就是一种休闲、放松的方式,能够缓解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压力。但是,很多教师在设计体育游戏时目标过于单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了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参与热情。另外,教师没有对学生进行德育和情感教育等方面的教育工作,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热情和动力。

比如:教师在组织游戏时过于重视技术动作、练习效果和课堂气氛,忽视了游戏中所包含的德育和情感教育内容。很多教师将体育课上的学习目标定位为“在课堂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让学生在体育游戏中增强体质”等。这种单纯为提高成绩而设计运动目标的方式无法使初中体育教学真正发挥作用。由于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许多人,包括体育教师,只把体育作为一种狭隘的运动方式来训练和提高学生的体质。所以,从比赛开始到比赛结束,都是为了提高运动员的体质,提高运动员的体力。

(二)游戏形式老套,缺乏多样化

体育游戏有很多种,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一般以游戏的形式开展体育教学,如传统的“老鹰抓小鸡”“抢板凳”等游戏,教师经常用这种方式开展体育游戏。但是,这类游戏形式单一,缺乏多元性和创新性,这就导致学生不感兴趣,也降低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体育游戏是一种运动项目,它的设计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但是,就当前的许多体育教学来说,在设置体育游戏时,其“趣味性”“吸引性”较低,甚至没有。

比如很多老师都是照搬别人的游戏,或者是长年累月地模仿别人的运动,没有适应当地的特点,也没有适应社会和时代的发展,所以当老师说到比赛的名字的时候,很多学生都会失去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影响到他们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面对上述问题与困境,中学体育教师应积极探索、研究体育活动的设置与更替,从而使教学目标更加完整

(三)安排教学进度不合理

教学进度是在一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为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而安排的活动进程。因此,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身体素质、年龄、性别等各方面的特点,合理安排课程进度和教学内容。但是,在实际的体育课程中,很多教师没有做到这一点。

例如:在上田径课时,教师往往会将一些技巧性较强的运动项目提前放在课外练习或课间练习之中,使学生没有时间进行练习;有的教师在上体育课时只让学生练习一项运动,这些都是不科学、不合理的,这样会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和信心,也会影响他们对体育知识和技能的学习。

二、初中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的应用设计

(一)针对性设计

在初中课堂中,体育游戏有特定的系统。大部分都是综合设计,概括了学生的性格、天气变化和课程内容等因素。因此,教师在开发游戏时,首先需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然后根据教材内容进行调整,为学生创建合理的游戏课程,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

比如,育课堂会涉及很多课程内容,大部分都是户外活动。春秋季节气候适宜,学生愿意在外面锻炼。可是如果在冬季,天气比较寒冷,学生会不愿意去外面上体育课。即使上体育课大部分都是让学生进行跑步,很多学生因为不愿意跑步,会兴致不高,教师说的话也被学生忽视。所以教师就可以利用“篮球比赛”或者是“羽毛球比赛”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设计这类的活动时,尽可能在室内开展,不让学生感受到室外的寒冷。这样,教师在根据天气、心理状况以及课程内容进行综合选择课堂教学内容时,会更加容易获得学生认可,也可以更有效地去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规范性设计

初中体育课堂,游戏的出现可以吸引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意识到体育活动并不是枯燥无味的。有游戏就会有比赛,有比赛就会有规则,所以教师在讲述知识前,要先让学生了解游戏的规则,以此来让学生在之后的比赛“路途”中成为一个合格的选手。

比如:教师在训练学生开展“中长跑”运动时,运动的方法不一定是跑步,讲述的方法不一定是“严肃”,可以借助游戏的形式开展。因为跑步训练可以锻炼学生的体能,也是学生开展其他训练的基础,所以教师首先需要做的就是让学生对“中长跑”有一个别样的认知。引入游戏“贪吃蛇”,全班学生围成一个大圈,教师站中间。第一个同学绕着第二个同学的胳膊、第二个同学绕着第三个同学的胳膊,以此类推,直到最后。既然是真人版的贪吃蛇,就会与网络游戏不一样。网络游戏是蛇头咬到蛇尾算失败,真人版的游戏是蛇头咬到蛇尾算成功。换句话说,第一位同学,抓到最后一位同学的身体,整个队伍算获胜;抓不到,整个队伍就算失败。教师在中间算辅助,可以给予帮助,但不可以指手画脚。等到学生弄清游戏规则后,教师就会让学生开始游戏。整个过程,学生互相追逐打闹,同时为了避免犯规导致游戏失败,学生会设计出各种各样的防御小技巧。不论如何,整个课堂是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

(三)安全性设计

学生在锻炼的时候会有一定的竞争性,教师会选择一些竞争性强的游戏在课堂上进行。此外,中学生具有一定的竞争精神,学生在游戏中很容易因为所谓的“自尊”而受到伤害,因此体育游戏在课堂中的出现具有很大的风险因素。针对此项原因,开展教学时教师不应只考虑有趣,也应该考虑的安全。努力让学生在快乐和安全的气氛中锻炼,而不是简单地创建一个高效的课堂气氛,却不考虑学生的安全。

比如:老师正在训练学生参加“百米赛跑”。100米的短跑速度非常快,要求同学们争分夺秒,同学们会有很高的热情。一些粗心的学生会出现失误,导致身体受到损伤。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开展“龟兔赛跑”,通过这样的游戏来减少学生百米冲刺的风险。把这个班分成两组,一组扮演乌龟,另一组扮演兔子因为龟兔赛跑在体育课堂上的开展,是一种多元化因素,此刻的教师就要告诉学生:“你们如何跑出花样并且安全到达重点,此次比赛你们才算胜利。”教师在为学生讲述完相应的规则后,让学生进行适当锻炼,整个游戏的安全性目的才会实现。

三、结语

开展体育教学,是为了进行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立足初中生的特殊身心阶段,将兴趣引导思想进行最大化应用,游戏教学法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广大初中体育教学参与者应当从根本认识与理念当中更新体育教学的思想,提出更加适合初中阶段青少年身心发展的教学做法,以此促进初中阶段体育教育教学目标的高效实现,实现体育锻炼终身化的长远教育意义

参考文献:

[1]魏清军.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分析[J].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2,(01):118-120.

[2]谷丰.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试题与研究,2021,(35):183-184.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