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中职体育田径教学实效性的路径探索
摘要
关键词
中职;田径教学;策略
正文
前言
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德智体综合素质教育,在中考、高考等升学考核体系中,体育分数也被纳入高考体系,因此,田径教育越来越受到学生、学校和家长的关注。但在实践中,许多中职生对此并不感兴趣,有的同学甚至觉得可以替代其它运动。田径运动的分数虽然列入了中职的高考分数,但因其所占比例偏低,使得大多数中职的体育课时间都被缩减,这与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相违背,为此,开展体育田径课程教学改革和创新势在必行。
一、中职体育田径教学的意义
1.增强体魄,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田径项目大多是室外项目,器材和其他硬体条件对其的制约比较少,有利于中等职业学校的推广。田径项目中的跑步、跳跃和投掷是体育训练中最基础的体育项目;对人体的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新陈代谢系统都有好处,对骨骼、肌肉、关节、韧带等都有很大的好处。提高户外活动的数量,有利于提高其对外部环境的适应性,使他们的肌肉耐力、力量、速度得到全方位的提高。
2.培养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
中等职业学校的田径课,可以对学生进行规律性、规范性的训练,使其对体育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通过在田径赛中寻找自己感兴趣的体育活动,寻找最合适的体育锻炼方法。长时间的运动可以形成肌肉和骨骼的记忆,因而,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育既能激发中职生对田径运动的喜爱,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为养成长期的体育习惯奠定良好的基础。
3.锻炼意志,提高心理素质
田径项目注重“高、快、强”,有助于培养学生乐观开朗、积极进取的人生心态。体育气氛可以让学生在体验到团队的力量和热情后,在遇到挫折和战胜困难时,加强对挫折的抵抗和自我情感的调整,从而提升自己的自尊心和信心。在当代社会,由于很多人对社会的适应能力越来越差,而田径课则是通过对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的直观认识,激发其对个人、团体乃至社会的责任感,在当代社会中培养出一种重要的竞争和协作精神。中职体育田径教学是提中职职生的心理素质、加强思想品德的重要手段,有利于提中职职生的耐力、顽强的意志,提高其组织性、纪律性、使命感。
二、中职体育田径教学对策分析
1.实现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
田径教学中存在着大量的教育资源,包括学生、教师、信息、思想等。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育应重视体育教育资源的充分开发与使用,逐步完善田径教学体制,进行田径教学观念和方法的改革,提高课堂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田径课程的教学中,中等职业学校要从田径教学娱乐性、适应性和健身性等各方面着手,充分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投入到田径活动中去。比如,在体育田径课程中,老师可以将跑、跳活动内容融入到田径活动中,让他们产生共鸣,从而激发他们的探究意识,增强他们的参与热情,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2.创新教学方式
新一轮新的教学重点是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体育素养对学生的全面素质起着很大的促进作用,从当前的教学情况来看,中职的田径教学水平普遍偏低,田径教学标准化有一定的困难。体育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性格特征和体质特征,采取创造性的方法,提高田径教学的实效,从而使田径教学得到切实的改善。在中职业田径教学中,应根据田径教学的特点和生活特点,对田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合作教学、情景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和科学性。通过多种形式的课堂活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主动性。
3.更新教育理念,转变教育思想
当今社会竞争压力日益增大,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已不仅仅是健全的人格,而是良好的心理和体质。相对于其它学科而言,体育教育在培养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方面有着巨大的优势。体育项目有很多种,如团队技能、个人比赛、团体比赛、团队合作等。这不仅可以提中职职生的身体素质,而且可以锻炼他们的心理素质和思维意识。
中职体育教师应不断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育观念,加强对体育教育的重视,改革传统的田径教学模式。首先,体育教师要结合中职生的运动能力和认知能力,营造田径教学环境,提高学生自主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第二,体育教师要制定科学的学习目标,因材施教,区别对待,使每个中职生都能感受到体育的快乐与自信。最后要注重探索田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田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心理健康,培养学生体育行为习惯和爱好。体育教师应提前分析学生的心理特点,改变田径教学中的“对症下药”模式。
4.把终身体育教育作为教学目标
在新课标下,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和技能,而且要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提高他们的体育学习能力。所以,中职学校教师要以终身体育为教学目标,不仅要向中职生传授体育技能,而且要使中职生在日常教育活动中有较强的体育锻炼意识,使他们在今后的生活或工作中,时刻关注自身的心理健康和身体素质的培养与训练。所以,中职生在毕业之后仍然可以保持良好的健康意识和运动习惯。第二,中职学校应根据自身特点不断调整体育教材的内容。针对中职学生按专业、性别、年龄设置教材,注重教材的使用与开发,打好体育基础。另外,中职学校应重视把体育科学知识作为重要的教育导向,将体育基础理论和文化知识引入教材中,并开设物理治疗、运动养生、医学指导、保健知识等方面的课程。
5.注重评价方式的改革
田径教学评价不仅要考察技术和技能,还要结合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技术学习的进步来进行评价。要正确地把握田径教学中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差别,以达到教学目标。比如,有些同学很努力,很努力,但在田径运动中,他们的表现并不好,在评价时,要综合考虑学员技能提升、学习态度、理论把握和实践成果,要做到全面评价,不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通过实践,使学生体验到田径教学中所包含的无穷趣味,使评价方法科学化、合理化、全方位化,从而提升了田径教学的自信心和主动性。
结语
田径是一项传统体育活动,它对提中职职生体质、提中职职生的体质、提中职职生的身心健康起着非常积极的作用。中职教育要清楚自己承担的重大职责,实施新一轮的教学改革,使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得到有效的体现,要充分挖掘和运用教育资源,不断地进行教育方法的改革,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课堂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李言涛.中职田径教学中田径教学的有效策略[J].读写算:科研版,2015(16):21.
[2]杨有实.浅谈中职学校田径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4(3).
[3]时传霞等.高校公共体育田径课采用“小型运动会”教学模式初探[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3.
[4]宝川.关于田径教学改革的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09.8.
[5]时传霞,等.高校公共体育田径课采用“小型运动会”教学模式初探.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3).
[6]李磊.浅析融入职业技能培养的中职田径教学改革思路[J].田径,201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