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方法探究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张小玲

冠县武训中学 邮编:252500

摘要

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在生物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总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高中生物教学的重要目标。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帮助学生全面提高自身素养,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高中生物教学;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正文


前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学科核心素养成为了当前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特定学科领域内所应具备的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成为了教师们关注的焦点。本文将探讨学科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方法。

一、核心素养高中生物教学的意义

(一)对学生影响

所谓生物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生物知识的时候,认识到了物质的性质,并将其运用到实践中去。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对培养学生的生物观念具有重要意义。另外,在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培养的同时,还可以增强他们的自学能力,增强他们的学习热情,从而对他们的身体和心理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生物教学中,通过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培训,使其能够获得自己的知识在探究式学习中,学生们的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二)对老师影响

生物学习中,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培,有助于提高老师的教学水平。传统的教育方法不能适应学生的需要,也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要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就必须转变传统的教育方法,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度探究,再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进行教,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整体质量,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在老师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教育的同时,也要提高老师专业素养,因此,在进行教育时,老师必须充分意识到自己的专业素养对教育的作用。提高老师教学活动认识进而提高老师专业素养和整体水平,为老师的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

(三)对社会影响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在日益提高。学科的核心素养是指在学习中提高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指导学生终生学习的能力。而科技的发展,经济的发展,都离不开人才的支持。在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大环境下,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和创造的能力,为以后的科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核心素养高中生物教学策略

(一)培养学生正确的生命观念,懂得珍惜生命

生物一门讲述生命物质的学科,简单到繁复的,所有的生命体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它们会在激烈的争斗中,慢慢的适应环境,最终存活下来。高中生物从宏观上对分子和细胞进行了详细的讲解,让学生们理解了生命的组成,理解了物质的交换和能源的供给透过对细胞的深入了解,使学生们能更好地了解生命。第二部分则是从基因角度出发,阐述了生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从基因发现到基因的发展,到基因的发展,还有关于遗传的各种知识,使学生们对生命有一个更为深入的了解,并且对生命更为珍视。第三个部分是稳态和环境旨在使学生从个人及团体层面上了解生命体系的多样化,了解其与自然之间的联系,使其形成与大自然的协调发展理念。透过上述三个部分,使学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生命,建立起自己的人生价值。在高中生物课上,老师可以开展专题展示会,运用多种主题活动和生活紧密结合,使学生对生物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比如:在进行免疫调控学习时,可以利用“防艾”专题的板子来加强学生生命的热爱。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使学生能够树立起正确的生命理念,懂得珍惜生命,懂得如何去珍惜自己的身体。

(二)注重对学生科学思的训练

生物知识具有很强的科学性,高中生物教学中,不仅要牢固地把握基础课知识,更要注重对生物的基本学习方法和思方法的训练。高中生物的一些内容,往往都很晦涩难懂,需要老师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教学,在教学的内容上,不仅要注重教材的传授,而且要在教学方式上要做到板书与口头的结合,借助多媒体的优势,让生物的知识更为直观、形象。使学生能够用科学的方法去发现、分析和解决生物问题,从而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水平,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例如,讲解有丝分裂的过程中,老师会播放四个阶段的细胞分裂的图片,通过这种方式,抽象的生物知识就会被动态呈现,这时,请学生们仔细地研究各个阶段的染色体改变状况,并进行分组交流。老师通过使用染色体模型,展示了各个阶段的变化,从而增强了他们的科学性思维

(三)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索能力

高中的生物知识看起来似乎很抽象,而知识的广度和深度都很高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因此,高中生物老师在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培养时,应重视将其与生活相结合、学以致用,使学生能够完全了解生物的实际运用,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缩短生物课上的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差距。使学生认识到,必须对教科书中的生物知识进行深刻的认识,方可进行实际操作,从而提高自己的生物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例如,杂交育种的教学中,老师可以首先让学生们自己搜集相关的育与杂交育种的相关信息,然后再仔细地看一下一般的种子和好的种子的生长状况,以刺激他们的求知欲和探究意识

(四)利用多媒体信息,渗透社会责任教学

在生物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将社会责任意识融入其中,并充分运用多媒信息技术,对生物教学内容进行全方位展现,开展生物课堂教学。举例来说,老师在教授“遗传因子的发现”时,可以通过网上搜索,找到遗传因子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视频,以及与袁隆平杂交水稻有关的视频,在教室里向学生们展示,老师按照视频的进度介绍孟德尔是怎样找到遗传规律的,对孟德尔豌豆杂交中的遗传分离现象进行界定,并对这种分离进行推断和证明,通过视频和多媒体的演示,使学生们对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整个过程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进而认识到基因在遗传学上的作用和变异的规律性基因的改变,是经过了大量的实验和构想后得出的结论。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方法,可以用直观的方式、生动的音效,让学生们的动手实验的兴趣得到了提高。在学生们对遗传学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之后,老师可以播放一段我国家在遗传学上的研究成果视频视频中包括袁隆平的一生和他的重要成果,通过视频,可以让学生们更加清晰认识到这位科学家的一生。这是袁隆平对社会和人类的巨大贡献,让我们了解“世界水稻之父”这一称号的含义,让学生以袁隆平为楷模,培养学生对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在生物课堂中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更好地促进了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

结语

因此,高中生物老师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改变传统的观念,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入手,对课程进行合理的整合和优化,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应采取更加有效的教学方式来培养他们的生物观念,培养他们对生物的长期感兴趣,从而增强他们的整体学习水平。

参考文献

[1]卜乐.基于高中生物科核心素养的教学培养策略[J].新课程(高中),2017,(09):195.

[2]郑晓花.高中生物教学中核心素养培养的思考与实践[J].新课程(下),2017,(08):129+131.

[3]贾林芝.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的生物学科学业评价改革[J].教育测量与评价,2016(07):26-30.
[4]肖安庆.基于核心素养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探索[J].中学生物教学,2016(07):25-27.

[5]俞红成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培养策略.中学生物教学,2016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