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力的培养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郭园芳

山西省运城市夏县裴介中心校南卫小学:044400

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在素质教育逐步推进的大背景下,一次性的学校教育已不适合培养新时代的人才,更不能适应社会对知识更新、知识创新的要求。小学生还很小,他们还没有形成自己的语文知识体系,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需要老师们通过阅读课文,合理地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们多角度地精读和细读文章,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促进他们养成良好的语文核心素养。本文就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

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策略

正文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也迎来了一次新的变革。语言学习是掌握语言,提高交际能力,学习其它学科的基础。而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是主要的内容,它是学生获得知识和认识世界的一扇窗户,它是对各种事物的体验和理解的基础,它对于丰富学生的精神境界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充分考虑到这一阶段学生的成长特征,用新的思路,讲新的方法,来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优化课堂教学模式,给学生们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高效课堂,使学生们的阅读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从而促进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

1创设课堂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教师可以通过创设课堂教学情境,为学生营造良好阅读氛围,提供更多自主实践探索的机会,让学生感受到语文阅读的魅力与价值,以此激发阅读学习的兴趣。新时代的阅读能力培养,不再仅仅拘泥于书本教育,在课堂上,教师应先将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再结合相关实际创设情境让学生进行体验,让学生身临其中感受语文知识的魅力所在。

例如,当老师教授《两只小狮子》这篇文章的时候,首先,可以先让学生独自阅读,让学生对本篇文章产生初步理解。然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大致讲解本篇文章的故事梗概。本篇文章主要讲解了一只狮子妈妈生下了两只小狮子,而两只小狮子有着不同的生活态度。其中,一只小狮子每天练习滚、扑、撕、咬,非常刻苦,另一只小狮子却每天懒洋洋地晒太阳,什么也不干。勤快的小狮子认为要凭借自己的本领保护自己,生存下去,而懒惰的小狮子认为凭借父母的本领和地位就可以生活得很好,所以整天无所事事,只会晒太阳。接着,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分角色饰演,使学生在表演过程中,通过角色代入情感的过程,对本篇文章产生新的理解。最后,由教师进行课堂总结,本篇文章通过一勤一懒两只小狮子的对比,是为了告诉大家,从小就应该勤奋学习、刻苦努力,自己学习生活的本领,不能只想着依靠父母,即使成长路上会经历许多苦难,也不要害怕,不要畏缩,而是要勇敢地面对。通过教师讲解与在情境中通过角色扮演进行切身体验,学生能更深入地理解故事的内涵,阅读理解能力也会相应提高。

2利用信息技术教学,培养学生阅读意识

小学生年纪尚小,且活泼好动,比较贪玩,对一切新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尚未形成一定的概念,所以,教学中教师更应结合小学生的成长特点,依据儿童的思维意识及发展水平制订针对性的教学目标,并科学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教学,借助多媒体幻灯片、视频等方式,创设多元化教学课堂,将生硬的文字赋予感情色彩,为学生打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如此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意识。

例如,当教师教授《小白兔和小灰兔》这篇文章的时候,可以通过制作幻灯片的方式,以图片、视频、音频等方式,将文章直观地展现在学生眼前,并带领学生进行阅读和讲解,让学生对本篇文章产生初步理解。本篇文章主要讲解了老山羊在地里种白菜,一只小白兔和一只小灰兔来帮忙,面对老山羊的答谢,小灰兔接受了老山羊送的白菜,吃完了白菜又去找老山羊要,小白兔则没有接受老山羊送的白菜,而是要了白菜种子,自己种白菜,收获了很多的白菜,还为老山羊送去了一担。然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之间展开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小灰兔和白兔生活态度的看法,并讨论自己的生活态度,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本篇文章的理解和掌握。最后,由教师统一为学生总结,“只有自己种,才有吃不完的白菜”,即只有自己动手才能够丰衣足食,所以要从小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3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为学生提供更加开放的课堂学习氛围,更多自主实践探索的机会,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意识,活泛学生阅读思维,锻炼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学习过程中能够养成良好的阅读素养。为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营造良好的氛围,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品读,这也是培养小学生品读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自主品读文章的过程,学生可以对文章产生多层次的理解,更有助于丰富阅读经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例如,教师教授《古诗两首》的时候,可以结合《春晓》《村居》两首古诗进行对比教学。首先,教师不用带着学生领读,而是应放手让学生自己阅读,使学生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能对文章的语言表达方式及情感产生初步理解。然后,可以引导学生仔细查找两首古诗的相似之处与不同之处,结合两首古诗的重点知识,对学生进行重点讲解,以此使学生抓住课堂重点。《村居》描述了诗人居住在乡村时因春天来临而喜悦,所见到的春天景象和放学后孩子放风筝的情景。《春晓》描述了诗人抓住春天早晨刚刚醒来的时候的一瞬间展开联想,描绘了一幅早春绚丽的图景,抒发了诗人热爱春天、珍惜春光的美好心情。在讲解基础上,可以提问:“两首古诗虽然都是描绘春天,但是表达的情感却不一样,大家认为两首古诗的写作特点是什么呢?我们可以将这种写法应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吗?”以此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带着问题再进行有感情色彩的朗读,在朗读过程中充分融入自己的情感,从而对文章产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知。

结语

综上所述,新课改背景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在课堂上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学生阅读能力发展。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其对学生的未来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教师要通过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创设课堂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运用读写结合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等,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雪霞.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策略[J].品位·经典,2022(24):165-166+169.

[2]苏秋霞.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的新维度和教学策略[J].亚太教育,2022(24):158-161.

[3]杨艳萍.基于合作学习的小学语文信息化教学研究[J].中国新通信,2022,24(22):152-154.

[4]郑艳妮.提升小学语文信息化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浅见[J].中国新通信,2022,24(22):155-157.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