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医体质类型的中医营养治疗方案在肝硬化腹水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期刊: 保健事业 DOI: PDF下载

1陈伟 2宋显赫

1辽源市中医院吉林辽源136200 2东丰县东丰镇卫生院吉林辽源136300

摘要

目的 文中详细分析肝硬化腹水患者接受基于中医体质类型的中医营养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 取60例2021年10月-2023年4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肝硬化腹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期间将患者分两组,研究组采用基于中医体质类型的中医营养治疗方案(30例),参照组采用常规西医营养治疗(30例),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两组研究数据,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治疗后患者腹水变化指标研究组低于参照组(P<0.05);治疗后患者营养状态治疗研究组高于参照组(P<0.05);两组数据均见研究组优势性明显。结论 通过对肝硬化腹水患者实施基于中医体质类型的中医营养治疗方案,患者临床效果显著提升,患者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同时营养状况明显提升,具有广泛应用价值,建议推广。


关键词

中医体质;肝硬化腹水;中医营养治疗;临床效果

正文


肝硬化腹水是一恶性疾病,它会引起患者出现腹胀、腹痛,造成对患者的危害极大[1]。肝硬化是导致肝腹水的主要疾病,患肝硬化的如果出现腹水,就标志着硬化已经进入中期。该病与乙型、丙型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本身免疫性肝炎等有关。患病后要积极接受治疗,增强预后,提升患者生命质量[2]。本次文中详细分析肝硬化腹水患者接受基于中医体质类型的中医营养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0例2021年10月-2023年4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肝硬化腹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期间将患者分两组,研究组患者年龄跨度在38-70岁之间,年龄均数(54.25±2.51)岁,男性18例、女性12例;参照组患者年龄跨度在37-70岁之间,年龄均数(53.51±2.28)岁,男性19例、女性11例;统计学对所有研究资料中数据分析后显示P>0.05,故具备分组条件。

1.2 方法

参照组:西医营养治疗。

研究组:基于中医体质类型的中医营养治疗, ①基于中医“药食同源”的理念,肝肾阴虚患者可多食用冬瓜、百合等食物;对于湿热堆积型的患者,建议多吃鲤鱼汤;寒湿脾郁者,应合理补充姜葱粥;脾肾阳虚患者宜服用党参粥,补中益气。 ②对于气虚的患者,建议食用牛肉、山药、花生等适合健脾补肾的食物;阴虚患者应多吃菠菜、鱼、山芋粥等生津的干粮;湿热患者可补充绿豆、冬瓜等少量提神降火的食物;对于血瘀的患者,建议戒酒并保持低盐、低脂肪的饮食。活血化瘀是其调理的关键。你可以多吃活血化瘀的食物,如山楂、柠檬和葡萄柚,持续20天。 ③情绪疏导:这类患者经常有情绪异常,如易怒和过度担忧。对此,患者可以通过观看喜剧电影或使用呼吸调节和减压方法来转移注意力。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并提供有针对性的积极指导,以提高患者的兴趣。

1.3  判定标准

分组后,对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腹水变化及营养状态进行针对性的研究统计,将统计结果记录,通过统计学相关工具检验,根据结果来判定临床效果。

1.4 统计学方法

SPSS21.0是本次研究所用的处理工具,分别用(n%)、X2计数和检验或用(`x±s)、t计量和检验,如数据之间存在意义,则用P<0.05表示。

2 结 果

1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n%]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研究组

50

33(66.00%)

16(32.00%)

1(2.00%)

49(98.00%)

参照组

50

20(40.00%)

20(40.00%)

10(20.00%)

40(80.00%)

P





0.05

 

2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腹水变化及营养状态`x±s

组别

例数

时间

腹围 ( cm)

腹水深度 (mm)

Alb(g/L)

PA(mg/L)

Hb(g/L)

研究组

50

治疗前

90.23±5.20

33.85±4.31

24.25±3.13

263.13±8.28

120.32±3.17

治疗后

81.08±3.64

23.10±3.16

43.52±3.23

302.21±8.46

141.34±3.91

参照组

50

治疗前

90.50±5.14

33.84±4.97

24.66±3.33

261.24±8.13

120.35±3.49

治疗后

87.85±3.30

29.30±3.13

38.30±3.24

290.52±8.09

131.42±3.69

 

 

3讨论

肝硬化腹水的患者多是因为肝炎严重之后引起的,这些患者如果早期进行治疗,就可以避免更多并发症出现,反之会增加治疗难度[3]。肝硬化腹水的中医辨证在分型为:气滞湿阻型、气滞血瘀型、湿热蕴结型、寒湿困脾型、脾肾阳虚型、肝肾阴虚型[4]。在临床实践中,根据患者的体质类型,为患者提供有针对性的中医营养治疗方案后,可以恢复患者的营养状况和体重,从而达到良好的整体生理状态。此外,伴随腹水的蛋白质代谢改善也消退,加快了患者的康复进度[5]

观察两组此次研究数据,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治疗后患者腹水变化指标研究组低于参照组(P<0.05);治疗后患者营养状态治疗研究组高于参照组(P<0.05);两组数据均见研究组优势性明显。

综上所述,通过对肝硬化腹水患者实施基于中医体质类型的中医营养治疗方案,患者临床效果显著提升,患者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同时营养状况明显提升,具有广泛应用价值,建议推广。

参考文献

[1] 刘春妮. 基于中医体质类型的中医营养治疗方案在肝硬化腹水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22,32(5):448-450.

[2] 庞丽娟. 探讨基于营养风险评估策略下的营养干预对肝硬化患者营养状况及肝功能的影响[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0,20(48):76-77.

[3] 文蕾. 中医营养干预对失代偿期肝硬化 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J]. 基层医学论坛,2019,23(25):3665-3667.

[4] 吴波斯,唐广明,杨叶青. 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在肝硬化腹水患者治疗中的应用[J]. 临床医学工程,2020,27(9):1221-1222.

[5] 石爱华. 护理干预对肝硬化腹水患者并发症率、护理满意度及预后的作用分析[J]. 养生保健指南,2021(5):154.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