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循环模式联合品管圈活动在消毒供应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分析

期刊: 保健事业 DOI: PDF下载

王平

郓城县人民医院消毒供应中心 山东 菏泽 274700

摘要

目的:探讨消毒供应室医务人员护理中,pdca循环模式联合品管圈活动的应用效果。方法:筛选2020年2月到2023年2月的14位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按照管理方式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pdca循环模式联合品管圈活动管理,对照组常规品管圈活动管理,比较两组医务人员的科室工作质量;护理人员服务意识;卫生考核成绩等指标。结果:对照组护理质量评分与观察组相差较大,差异显著,P<0.05。对比两组医务人员的护理人员服务意识、卫生考核成绩,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消毒供应室的管理工作中,采取pdca循环模式联合品管圈活动,可以明显提高管理工作效能,使消毒工作系统性开展,提高消毒供应室的管理水平。


关键词

pdca循环模式联合品管圈活动;消毒供应室护理工作;应用分析

正文


消毒供应室是医院的重要部门,职责为对医院各科室使用的医疗器械进行消毒灭菌,保证消毒灭菌的有效性,为科室治疗提供无菌医疗用品,如果消毒供应室的管理工作不到位,就会导致科室整体工作质量下降,直接影响临床科室正常工作的有序进行,使患者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1]。因此,需要重视科室管理工作。品管圈活动指的是同种工作性质或者相关联的人员,自发组织开展一系列提高服务质量,降低服务成本的活动,充分利用科学工具,对工作效率进行呈持续性的提升[2]。而pdca循环法能够分步执行各阶段任务,充分调动全员参与感,对管理工作效果持续性的改进。为探究pdca循环模式联合品管圈活动的效果,本文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自2020年2月到2023年2月我院14位消毒供应室医务人员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7例,年龄32~51岁,平均年龄(38.13±2.06)岁。对照组7位,年龄在34~55岁,平均年龄(43.14±6.23)岁。两组医人员在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34—55)岁,平均年龄(43.43±6.14)岁,两组工作人员在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1.2管理方式

对照组采取品管圈活动,首先,对护理人员进行品管圈活动培训是必要的。通过培训,工作人员可以充分了解活动的目的、具体的操作步骤和方式等内容,并达成共识。这有助于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和质量,确保护理工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培训还可以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使其能够胜任相关任务。在培训过程中,应对全体人员进行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考核,以评价培训的效果。通过考核,可以了解工作人员对培训内容的掌握情况,并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根据考核结果,可以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和优化,以提升培训效果和工作质量。

其次,进行组圈活动时,小组成员的人数一般应在3至10人之间,不宜过少或过多。如果人数过少,可能无法发挥改进质量的效果,因为小组成员的经验和见解有限,无法集思广益。而如果人数过多,可能会导致活动的组织变得困难,而且在决策和行动方面可能会出现统一意见的困难。在小组中,主要成员分为两类,即组长和组员。组长一般由经验丰富的护士长担任,他们具备在护理领域中的专业知识和领导能力。组长的主要责任是协调小组成员之间的工作,确保每个成员都能参与到改进活动中。同时,他们还负责监督进展,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其他普通护理人员则扮演着组员的角色。作为组员,他们需要积极参与到组圈活动中,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提出改进建议,并在实施阶段配合团队完成任务。组员可以通过交流和合作共同推动改进和提高护理质量。

实施,在实施阶段,小组成员需要选择适当的讨论议题,并对问题进行分析,确定品管圈的优化目标。然后制定合理的对策来解决问题,包括采取行动和实施改进措施。最后,小组将评估处理效果,检查改进是否达到预期效果,并根据评估结果做出必要的调整和改进。这个过程是连续循环的,以不断提升品质和性能,达到持续改进的目标。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采取pdca循环管理:

①Plan,在计划阶段,需要消毒供应室根据实际工作需求,以技术规范标准以及行业准则为基础,对计划进行纠正、制定,成立质量控制小组。在计划阶段,需要明确计划问题,在消毒供应室中,首要问题就是工作人员缺少风险预见能力,在工作中有很多安全隐患,由于没有被正视,导致风险一直潜藏,很容易引出安全问题。规范化管理工作不到位,在消毒供应室工作中,工作流程不合理,清洗检查工作较为薄弱,再加上设备以及设施较为陈旧,导致管理工作难以有效开展。自我保护意识不足,灭菌技术以及清洗技术不到位,导致一些重复使用的器械消毒效果不达标。此外,工作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不足,在工作中时常出现医源性感染。在计划阶段,工作的重点就是分析消毒供应室日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根据问题制定合理的解决对策,严格按照相关的操作流程进行工作,对工作人员的知识水平进行评估,按照标准对设备、仪器进行评估,根据已发现的管理不完善、执行力较低、风险预见意识以及自我保护意识不足等问题,建立质量管理小组。通过不断加强培训工作质量,合理搭配人力资源,保证工作顺利开展。

②Do,在执行阶段,需要对科室成员进行定期的培训,提高工作人员对相关准则的掌握度,能够按照标准完成工作。对消毒供应室的服务进行监测,特别对于回收工作、洗涤工作以及灭菌工作,都要严格检查,消毒设备运行前也要进行检查,保证能够正常运行。护士长负责对整个供应室的工作流程进行优化,做好质量监督工作,并定期开展会议总结,对执行效果进行评估。

③Cheek,检查阶段,应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价,设置质量监督检查步骤,确定整改方向,保证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开展,小组成员需要互相检查。

④Action,处理阶段,需要立刻根据问题的改进方向,对工作进行整改,评估规章制度的合理性,深入探讨,整改计划,然后将问题纳入下一个循环管理工作中。

1.3观察指标评定

对比研究两组工作人员各项指标,从护理质量、包装等多个方向对护理工作质量进行评估,得分越高,证明效果越为优异。通过自制的考核试卷,对工作人员的理论成绩以及实践操作能力进行评价。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c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工作人员科室工作质量对比

比较两组工作人员科室工作质量,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包装质量评分、收回及时性评分、供给及时性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工作人员科室工作质量对比

组别

例数

护理质量评分

包装质量评分

收回及时性评分

供给及时性评分

观察组

7

90.13±5.22

92.15±2.89

90.73±1.57

90.63±1.57

对照组

7

71.33±3.96

72.26±2.73

70.63±2.01

73.69±2.03

t值


7.5915

13.2369

20.8507

17.4646

P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2.2工作人员服务意识、考核成绩对比

比较两组工作人员服务意识、考核成绩,观察组质量意识评分、服务意识评分、理论考核、操作考核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工作人员服务意识、考核成绩对比

组别

例数

质量意识评分

服务意识评分

理论考核

操作考核

观察组

7

91.23±6.89

89.63±5.87

89.71±3.69

93.18±2.69

对照组

7

73.98±5.71

69.23±3.55

71.59±5.69

70.79±3.68

t值


5.1002

7.8678

7.0691

12.9956

P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3. 讨论

消毒供应室是医院可回收医疗器械集中化处理的重要环节,其涉及到医院各种医疗器械及物品的回收、清洗、消毒、灭菌等工作,对维持临床工作的有序开展,保障患者生命安全起到关键作用,可以说消毒供应室的工作质量和患者的身体健康息息相关,因此。对于消毒供应室来说品管圈活动作为一种优质的质量提升工具,可以实现医疗服务体系标准化、持续化质量改进,改变传统的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通过更加科学的方式,以工作人员作为改进主体,发挥全体协作能力,给予圈员尊重,加强团队合作[3]

在实际护理管理工作中,品管圈活动并不是独立的方式,而是需要与其他管理方式相互配合。消毒供应室的主要职责为将医疗器械集中处理,对器械进行全面消毒灭菌,需要护理人员具备较高的专业能力,可以及时处理危险细节问题,将安全隐患及时消除[4-5]。在管理工作中,通过加强细节上的管理,可以为科室工作提供无菌器械,保证医疗卫生工作安全,为患者提供优质化的医疗服务[6]。在消毒供应室护理工作中,开展全面的无菌护理,有助于提高服务意识,保证无菌物品质量,从而提升医院的整体工作效果。可以在临床工作中进一步应用。

在医院消毒供应管理中,医疗器械的管理质量是否达到标准,直接影响其余科室能否正常运行。通过pdca循环法,可以分阶段开展工作,让全员参与护理工作,对其中的安全隐患问题作为主要的改善方向,不断改进管理工作效果,提升工作效率。pdca循环法能够程序化开展质量管理,通过plan、do两个阶段,找到问题,解决问题,对上一循环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7-8]。然后在check阶段,对执行效果进行反思,找到新出现的问题。然后在action阶段,确定下一循环的改善方向。

通过四个阶段不断循环提升管理工作质量,并且让工作人员能够按照既定规范进行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制定合理的对策解决。组内成员也可以互相监督,对活动落实情况进行检查,通过定期的小组会议,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综合性探讨,对其中主要问题进行针对性优化。

本研究发现,观察组的护理质量评分、包装质量评分、收回及时性评分、供给及时性评分为90.13±5.22、92.15±2.89、90.73±1.57、90.63±1.57优于对照组71.33±3.96、72.26±2.73、70.63±2.01、73.69±2.03,表明观察组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更高,无论是包装工作还是回收等工作,工作质量均得到明显提高。通过对比质量意识评分、服务意识评分、理论考核、操作考核,观察组为91.23±6.89、89.63±5.87、89.71±3.69、93.18±2.69优于对照组的73.98±5.71、69.23±3.55、71.59±5.69、70.79±3.6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表示通过联合管理,能够让工作人员对服务质量更为重视,提升自己的理论知识水平,工作人员的临床实践能力也得到明显提升。

综上所述,对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来说,通过pdca循环模式联合品管圈活动,可以进一步强化质量控制工作质量,使安全隐患得到及时消除,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更高。

参考文献

[1] 赵云云,毕媛媛.pdca循环模式在我院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健康之友, 2020, 000(007):236-237.

[2] 杨良玉.pdca循环模式的品管圈活动对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影响[J].益寿宝典, 2020, 000(025):P.1-1.

[3] 黄慧芝.基于pdca循环法在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对提高护理工作质量的分析[J].  2020.

[4] 郭琦,常静.pdca循环模式在我院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J].内蒙古中医药, 2017, 36(11):1.

[5] 高鸿雁. 浅析PDCA循环模式的QCC活动对消毒供应中心器械清洗质量缺陷发生率的影响[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1,21(81):297-298.

[6] 赵雪珠,李翠芬,方嘉莹. 品管圈活动对消毒供应中心腔镜器械清洗质量及科室满意度的影响[J]. 基层医学论坛,2022,26(36):107-109.

[7]  买云. 品管圈(QCC)活动管理模式改善消毒供应室护理质量及消毒灭菌效果的观察[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1,32(6):971-972.

[8]  杨夏雯,朱铃铃. PDCA循环管理在供应室消毒灭菌物品供应质量管理中的价值[J]. 医学食疗与健康,2022,20(11):179-181,192.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