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神经股外侧皮神经联合阻滞用于高龄和危重症患者股骨骨折手术的应用效果分析

期刊: 保健事业 DOI: PDF下载

魏巍 曹利荣通讯作者

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内蒙古 包头 014010

摘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股神经联合股外侧皮神经阻滞在高龄和危重症患者股骨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4月到2023年4月收治的高龄和危重症股骨骨折手术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30例,传统全身麻醉)与实验组(n=30例,股神经联合股外侧皮神经阻滞)。对比两组麻醉诱导时间、手术时间、呼吸功能恢复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麻醉诱导时间、手术时间、呼吸功能恢复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神经联合股外侧皮神经阻滞在高龄和危重症患者股骨骨折手术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能够提供较好的术中镇痛效果,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关键词

股神经联合阻滞;股外侧皮神经阻滞;高龄患者;危重症患者;股骨骨折手术

正文


包头医学院科学研究基金项目 项目编号:BYJJ-ZRQM 202216

股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尤其在高龄和危重症患者中更加普遍。这类患者往往存在严重的并发症和手术风险,因此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对于手术成功和患者康复至关重要[1]。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全身麻醉一直被广泛应用于股骨骨折手术,但由于全身麻醉可能带来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特别是在高龄和危重症患者中,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2-3]。为了改善手术患者的麻醉效果和减轻全身麻醉带来的潜在风险,近年来股神经联合股外侧皮神经阻滞作为一种局部麻醉技术逐渐受到关注。股神经联合股外侧皮神经阻滞是通过针对性的药物注射,阻断股神经和股外侧皮神经传入感觉信息的方法,从而实现麻醉区域的局部痛觉阻滞[4-5]。相比于全身麻醉,这种局部麻醉技术被认为具有一定的优势,包括更好的术中镇痛效果、较低的并发症风险和更快的康复速度。然而,股神经联合股外侧皮神经阻滞在高龄和危重症患者股骨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尚未得到充分研究和验证。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股神经联合股外侧皮神经阻滞在高龄和危重症患者股骨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具体研究如下:

1 一般资料与研究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24月到20234月收治的高龄和危重症股骨骨折手术患者60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0对照组16例,女14例,年龄65~85岁,平均年龄为76.91±2.29)岁。实验组17例,女13例,年龄66~88岁,平均年龄为(76.78±2.14)岁。两组一般资料差异不影响研究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1确诊为股骨骨折,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2存在高龄或危重症状态的患者,如合并有严重心脏病、肺部疾病、肝肾功能不全等;3患者充分理解研究内容和目的,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参与研究。

排除标准:1全身麻醉禁忌者,如存在过敏反应、严重呼吸功能受限、神经肌肉疾病等;2不能配合进行局部麻醉的患者,如认知功能障碍、精神疾病等;3已接受股骨骨折手术且进行了其他麻醉方式的患者

1.2 研究方法

1.2.1 对照组

传统全身麻醉:(1)术前评估: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术前评估,包括病史询问、身体检查、实验室检查等,以确定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和麻醉风险。(2)麻醉药物准备: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手术需要,医生会选择合适的麻醉药物,并进行适当的配制和准备。(3)静脉置管:为了输给麻醉药物和静脉液,医生会在患者的静脉部位插入一根静脉导管。(4)麻醉诱导:在手术开始前,医生会通过静脉注射麻醉诱导剂,使患者进入无意识状态。(5)气道管理:医生会通过插管或面罩等方式确保患者的气道通畅,并通过呼吸机等设备维持呼吸。(6)麻醉维持:在手术过程中,医生会根据需要持续给予合适的麻醉药物来维持患者的麻醉状态,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7)术后监护:手术结束后,患者会被转移到术后监护室进行进一步观察和护理,直至麻醉恢复。

1.2.2 实验组

股神经联合股外侧皮神经阻滞:(1)患者准备:将患者放置在手术床上,保持舒适的姿势。清洁和消毒手术区域。(2)依据解剖标志和超声定位:使用超声仪器引导,确定股骨颈与股骨干的交界点,并确认股外侧皮神经和股神经的位置。(3)局部麻醉:在确定的位置上,通过针筒和长针,将麻醉药物逐渐注入股神经和股外侧皮神经周围。常用的麻醉药物包括利多卡因和丁哌卡因。注射后,可以使用超声仪器进行验证确定是否准确实施了神经阻滞。(4)麻醉效果评估:在麻醉注射完成后,医生会观察患者的感觉和运动变化,如麻木和肌肉松弛的出现,以确认麻醉效果。通常需要等待一段时间(大约1530分钟),以确保充分的麻醉效果。(5)手术进行:在确认麻醉效果良好后,医生可以开始进行股骨骨折手术。患者在手术期间处于清醒状态,但不感受疼痛。(6)麻醉监测:在整个手术过程中,医生会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和呼吸等,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1.3 观察指标

本研究需对比两组麻醉诱导时间、手术时间、呼吸功能恢复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并以率(%)表示,P0.05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实验组与对照组麻醉诱导时间、手术时间、呼吸功能恢复时间对比

实验组麻醉诱导时间、手术时间、呼吸功能恢复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

1 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诱导时间、手术时间、呼吸功能恢复时间(

组别

例数

麻醉诱导时间(s

呼吸功能恢复时间(min

手术时间min

观察组

30

30.22±3.21

28.62±3.48

30.98±4.24

对照组

30

36.55±2.16

41.36±2.66

33.31±4.14

t

-

8.961

15.931

2.154

P

-

0.001

0.001

0.035

2.2实验组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3.33%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实验组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组别

例数

喉痉挛

呼吸抑制

恶心呕吐

并发症发生率

实验组

30

13.33

13.33

00

6.67%

对照组

30

13.33

310.00

310.00

23.33%

x2

-

0.000

3.576

10.526

10.885

P

-

1.000

0.059

0.001

0.001

3 讨论

高龄和危重症患者股骨骨折指的是年龄较大或有严重基础疾病的患者在股骨部位发生骨折。常见原因包括跌倒、骨质疏松以及其他外力等[6]。这种骨折对患者的影响很大,导致活动能力受限、并发症增加,给患者带来较大风险。因此,在手术治疗中麻醉的重要性不可忽视。麻醉可以确保患者无痛感受、保持稳定的生命体征,并提供必要的肌肉松弛和镇静。此外,麻醉还能控制疼痛和应激反应,降低术后并发症的风险。然而,麻醉需要医生的精心操作和监测,与患者充分沟通。同时,术后的康复护理也至关重要,促进早期康复和功能恢复。总之,高龄和危重症患者股骨骨折需要充分考虑麻醉,以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患者的安全舒适。

传统全身麻醉在高龄和危重症患者股骨骨折手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首先,全身麻醉可以通过镇静、肌肉松弛和无意识状态,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无痛感受,减轻患者的痛苦。其次,全身麻醉能够使患者处于稳定的生理状态,维持血压、心率和呼吸等生命体征在安全范围内。这对于高龄和危重症患者来说尤为重要,因为他们往往有多重健康问题,手术风险较大,需要保证手术的安全性[7]。此外,全身麻醉还可以提供必要的肌肉松弛和镇静,方便手术的进行,减少手术操作的困难。然而,传统全身麻醉在高龄和危重症患者股骨骨折手术中也存在一些缺点。首先,全身麻醉对于患者来说是一种较为侵入性的麻醉方式,需要药物的全身播散,可能带来一定的药物风险。其次,尽管在现代医学中全身麻醉已经相对安全,但一些患者可能仍有对麻醉药物的不良反应或过敏反应。另外,全身麻醉需要将患者完全置于无意识状态,这可能导致术后意识恢复较慢的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患者的住院时间。此外,全身麻醉对心肺功能和免疫功能的抑制作用也需引起关注[8]。针对这些缺点,近年来一些新型麻醉技术在高龄和危重症患者股骨骨折手术中逐渐应用。例如,神经阻滞麻醉可以只局部麻醉患者感兴趣的区域,减少全身麻醉所带来的不良反应。此外,局麻联合镇静也成为一种在特定患者中可考虑的麻醉方式,可以达到类似全身麻醉的效果,但安全性和恢复速度更快。股神经联合股外侧皮神经阻滞是一种局部麻醉方式,在高龄和危重症患者股骨骨折手术中得到广泛应用[9]。该阻滞通过给予药物在股神经和股外侧皮神经的分布区域进行神经阻滞,达到解除疼痛、减少手术刺激反应的目的。在高龄和危重症患者股骨骨折手术中,股神经联合股外侧皮神经阻滞的原理和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通过神经阻滞,药物能够有效地阻断股神经和股外侧皮神经的感觉传导,使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处于无痛或轻度疼痛的状态,从而提供了良好的手术条件。第二,股神经阻滞可以减少全身麻醉所带来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如呼吸抑制、术后恶心呕吐等,尤其在高龄和危重症患者中,降低心肺功能负担,减少手术风险。第三,股神经阻滞也可以减少局部麻醉药物用量,避免全身麻醉对患者的不良影响,从而更好地维持患者的生理状态。与传统全身麻醉相比,股神经联合股外侧皮神经阻滞具有一些优点。首先,局部麻醉可以在手术区域实现更精准和有效的疼痛控制,避免了全身麻醉所带来的不适感和术后意识恢复较慢的问题,提高了手术的舒适度和安全性[10]。其次,局部麻醉所需用量较小,减少了药物使用的风险和不良反应的可能性,特别是对于高龄和危重症患者来说,减轻了心肺负担,降低了手术的风险。此外,股神经联合股外侧皮神经阻滞还能够提供较长时间的疼痛控制效果,减少术后镇痛药物的使用,加速术后康复和恢复。

综上所述,股神经联合股外侧皮神经阻滞是一种在高龄和危重症患者股骨骨折手术中应用广泛的局部麻醉方式。它通过解除疼痛和减少手术刺激反应,提供了良好的手术条件。相比传统全身麻醉,股神经联合股外侧皮神经阻滞具有疼痛控制精准、药物用量少、减轻心肺负担、提高手术舒适度和安全性等优点。然而,它也存在技术要求较高、感觉异常、并发症风险等限制和风险。因此,在选择麻醉方式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手术需求进行综合评估,并由专业麻醉医生进行操作和监测。

参考文献

[1]孙忠锋,王翠芳,王昭君,. 股神经联合股外侧皮神经阻滞麻醉应用于高龄和危重症股骨骨折患者手术中的效果观察[J]. 中国社区医师,2023,39(2):75-77.

[2]王庆阳. 股神经股外侧皮神经联合阻滞在危重症股骨骨折患者手术中的应用对SBPDBP水平的影响[J]. 吉林医学,2022,43(7):1790-1792.

[3]贺钊,李帛谦,沈海琳,.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对急诊股骨骨折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应激反应的影响[J]. 海军医学杂志,2021,42(2):205-208.

[4]谢娟华,赵姣姣,刘枧辉,. 超声引导髂筋膜阻滞联合单侧腰椎麻醉在老年股骨骨折手术中的应用[J]. 海南医学,2021,32(15):1998-2001.

[5]梁锋. 股神经阻滞联合单侧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在股骨骨折手术中的临床应用[J]. 吉林医学,2021,42(11):2634-2636.

[6]蒋西银. 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阻滞麻醉在小儿股骨骨折术中的镇痛效果[J].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版),2021,5(13):26-28.

[7]张燕. 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腰骶丛神经阻滞对老年股骨骨折患者股骨近端防旋型髓内钉手术患者麻醉效果及术后康复的影响[J]. 山西医药杂志,2021,50(10):1730-1732.

[8]郭平贺蕾. 腰丛-坐骨神经阻滞联合小剂量丙泊酚麻醉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血流动力学、术后认知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J]. 医学临床研究,2021,38(5):705-708.

[9]宋峰,于瑞萍,高磊,. 改良式髂筋膜间隙联合骶丛神经阻滞在股骨骨折手术中的应用[J]. 中国实验诊断学,2021,25(3):403-405.

[10]邹峻嵩. 高龄患者股骨手术麻醉方法的研究综述[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1,8(45):22-24.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