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基于慕课的混合式教学在外科护理教学中的效果
摘要
关键词
基于慕课混合式教学;外科护理教学;教学质量;常规教学
正文
护理是独立性、综合性的临床服务应用性学科,外科护理则是护理学构成的重要部分,包含有外科医学理论基础和护理学基础,同时还涵盖有各项外科手术围术期的护理和术后感染的相关护理[1]。外科护理教学质量,影响着日后为患者服务的护理质量,同时也影响着预备护理人才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责任感。因此,临床和护理教学十分注重使用专业和有效的护理教学方法[2]。慕课平台是一种现代化互联网以及教育的结合性产物,是一种可以大规模开放的在线课程模式的技能学习平台。其提点是开放式教学,可将分布在各个区域各个国家的不同的教学者、学生通某过医学或者某类共同主题或话题联系起来的教学方法。慕课平台有在线的优势,但仍然需要结合线下进一步加深护生的受教意识[3]。混合式教学基于时代特性,因此诞生,其可在慕课平台的基础上利用多个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性的教学。而随着信息化教学的深入,混合式教学已经成为护理教学的主要改革步骤和主要教学手法,能够良好教学的同时使得护生发生积极的变化。基于此,本研究提出将160例护生作为实验对象,探讨在外科护理教学中应用基于慕课的混合式教学效果和具体实施方法,旨在为外科护理持续不断的输出高质量护理人才。现进行如下报道: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随机选择护理高职学生160例护生作为教学对象,将护生分类为对照组80例,采取常规外科护理教学,而观察组80例则基于慕课开展混合式教学。其中对照组护生男女人数比例为6:74例;年龄最大者21岁,年龄最小者19岁,平均年龄为20.3±1.6岁;观察组护生男女人数比例为10:70例;年龄最大者22岁,年龄最小者20岁,平均年龄为21.2±0.7岁;两组护生年龄、性别、班级等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我校知晓该项教学实验,同意开展研究。纳入标准:①专业为外科护理学生;②知情且自愿加入该项研究;③性格正常,可配合教学者做教学数据测取;④没有被同类型的外科护理实验纳为研究对象;排除标准:①近期有请假者;②已经参加临床护理工作的护生;③近期有退学、休学计划的护生;④可能存在有中途退出迹象的护生。
1.2 方法
对照组的护生采取常规外科护理教学,即教学者按照外科护理知识撰写教学大纲,按照教学大纲和书本对护生展开教学,采取预习、复习、课后总结和个别疑难点讨论的方式完善教学质量。同时按照正常的教学流程,布置外科护理作业,正常进行检查和批改,对错误的知识掌握进行纠正,帮助护生理解知识并巩固。
观察组的护生采取基于慕课平台的混合式教学,具体措施如下:①课程安排:选择有针对性的外科护理重点采用慕课平台的混合式教学,如肠内营养、重症病人的监护,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及调解。以《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及调解》为例子,实施教学过程。②课前:在进行讲解前,教学者通过慕课平台将本次学习的内容公布,标注出本次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明确此次的学习任务和学习目标。学生通过慕课平台知晓教学任务和预习方向,观看此类护理问题的微视频、动画解说和各种类型的图片和文字资料,而后和同学交流讨论。老师可针对此次的教学内容进行针对性的发帖,结合此次的教学任务以及问题引导护生进行讨论。护生可一边参与讨论,一边自行在线寻找相关资料进行回复和讨论。学生在老师规定的时间完成相关的知识预习,对其不能理解的点进行单独记录进行提交。同时老师引导护多生想“你要学什么”,“你学到了什么”,“哪些是你学习有困难的,”以备课堂教学开展。③课堂教学:老师以学生提交的不能理解的难点和有歧义的点、讨论中感兴趣多的护理点、护生们存在疑惑的点进行讲解,讲授方法为课堂讲授结合学生提问以及相关的病案讨论。如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及调解先从人体体液的组成分布以及体液平衡和调节、酸碱调节平衡开始讲解,同时以图片或者视频在线讲解各种类型的水、电解质失衡的临床特征表现和治疗原则,如何对这类患者进行护理。对此类教学过程中的难点,如各种类型水、电解质的病因分生理和病理两方面进行讲解。同时给予护生们问题思考,生活中什么情况下会出现酸碱失衡和水电解质失衡的情况。老师在讨论过程中细心观察,讨论结束后在线进行总结和评点,协助护生解答脑海中的疑问。结束后同时布置课下作用,如低钾血症患者补钾应当怎样进行,常见的代谢性酸中毒致病因有哪些来巩启发新的思考。④课后小结:老师可利用慕课平台发起线上讨论,利用新闻报道或者病例分析的方式,引导护生发挥自我的主观能动性,进行知识的巩固。老师根据学习结果设计考试测验,对于出错率较高的知识点进行再次的讲解和拆分,确保护生不会出现再次理解错误的情况。在期末或者期中等时段,开展线上答疑,进一步落实混合式教学。
1.3 观察指标
①对比两组患护生的教学质量;②对比两组护生对于教学效果的满意度;
1.4 统计学分析
将本文研究所获得的数据立即纳入统计学SPSS24.0软件中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平均数,即()表示,而例和率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并以率(%)表示,(P<0.05)差异明显,且存在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护生的教学质量
观察组的患者教学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护生教学效果()
总指标 | 分指标 | 对照组(N=80) | 观察组(N=80) | T值 | P值 |
成绩考核 | 理论知识 | 88.82±2.35 | 91.36 ±2.49 | 6.635 | 0.001 |
实际操作评分 | 84.16±4.78 | 89.17±3.26 | 7.744 | 0.001 | |
教学效果 | 分析问题能力 | 78.26±4.09 | 84.46±3.17 | 10.716 | 0.002 |
探索求知欲 | 82.54±1.63 | 90.37±3.07 | 20.148 | 0.001 | |
自学水平 | 84.18±1.29 | 89.23±2.57 | 15.707 | 0.001 | |
和他人交流表达能力 | 81.32±2.74 | 83.46±2.37 | 5.283 | 0.001 | |
自我评价 | 81.35±2.18 | 85.32±2.35 | 11.077 | 0.001 |
2.2对比两组护生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
察组的患者教学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护生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
总指标 | 分指标 | 对照组(N=80) | 观察组(N=80) | X2值 | P值 |
满意度 | 效果良好 | 60(75%) | 75(93.75%) | 10.666 | 0.011 |
效果一般 | 11(13.75%) | 3(3.75%) | 5.958 | 0.025 | |
效果很差 | 9(11.25%) | 2(2.5%) | 4.783 | 0.029 | |
满意度 | 88.75% | 97.5% | 11.763 | 0.014 |
3讨论
护生的理论成绩和实际操作成绩是反应教学者教学质量的关键性指标,同时也是反馈除教学者的授课水平的指标[4]。常规化的外科护理教学,是基于线下的教学,以老师为教学的核心,采取一人对多个护生的直面教育输出,不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只注重讲,不注重护生自我体悟,存在有教学形式单一、教学内容枯燥、教学质量不高等明显劣势。护生被动化的接受护理知识输出,很容易思想不集中,跑偏,导致知识水平提升缓慢[5]。此外,常规教学大纲固定死板,护生学习压力不大,探索欲望不强。当老师分布预习作业和课外作用时,有存在不预习和不仔细完成课外作业的时候。主观能动性下降的同时,自然学习质量不高,为日后在外科实际护理工作中埋下护理隐患,致使出现护理纠纷或者护理矛盾,影响学校和医院的整体形象。基于慕课的混合式教学则突破了传统教学的局限性,打破了僵硬的授课方式和授课形象,强调学生自我学习、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积极性,避免了因为死板和固定的教学方式带来的教学质量不高和学生知识接受度慢的情况[6]。
在混合式教学的具体开展中,护生可通过慕课学习平台了解学习任务、完成课堂学习和互动,进行课后小结等连贯性护理教学接受,有效的使得各项教学资源落在实处,进一步的提高护生们的学习质量。如外科护理微视频、动画、文字信息和相关类型的图片,使得学生找资料更加快速方便,兼具了学习的探索性和趣味性,让教学质量得到大幅度的提升。而在王璐[7]的研究中则强调到,除去整合和高效利用教学资料,混合式教学还可提高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是医务工作者必备的学习技能,可保障护生在医务生涯中,保持着长期的积极性,利于外科护生在实际护理中快速的学习各项护理能力和技能,更好的适应临床护理工作,为患者提供更加综合和全面的护理服务。郭书芹[8]则指出,混合式教学提高护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来源为混合式教学将一个完整的学习任务缓慢有序的划分为若干个细小而具体的学习模块,让学习目标清晰且明确,因此护生可在学习的过程中构建一套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发挥了创新能力的同时,也加强了问题分析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护生作为临床护理的一线人员,是直接面向患者和患者家属的群体,在护理的过程中承担着相当一部分的沟通表达。良好的沟通能力,可对患者和患者家属进行有效且容易理解的疾病认知和手术方式认知,利于患者配合临床治疗开展和护理开展[9]。混合式教学可在线文字讨论,凝练了表达能力和文字能力,对于护生撰写护理记录和与患者以及患者家属沟通打下良好基础。此外,还有文献指出,混合式教学可以改善师生教学关系,让教学不再冰冷,可打造一个良好友善的教学环境,利于师生双方提高教学满意度[10]。在本文的研究中可以看出,实施了基于慕课平台混合教学的观察组,教学质量明显更高、护生的相关成绩更高,且满意度也更高。
综上所述,在外科护理教学中应用基于慕课的混合式教学质量很好,可提高护生们的理论知识和实操知识,同时发挥主观能动性,带动求知欲,全面的提高自学水平,为临床培养有综合性素质的高质量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 项茹,谢伦芳,李冰艳等.基于慕课的护理本科生《健康评估》课程混合式教学实践[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22,43(18):1781-1785.
[2]郑燕,罗晓红,李雨璘等.基于“互联网+”慕课、微课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妇产科学教学[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24(02):38-40+79.
[3]杨旸,李长琴,梁园园.多媒体课件在儿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实践[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2,14(15):127-131.
[4]刘欢,熊小利.基于慕课的翻转课堂教学在心胸外科护生护理操作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社区医师,2022,38(05):159-161.
[5]杨雷,王嘉伟.基于慕课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究——以俄罗斯社会与文化课程为例[J].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2022,22(06):1-6.
[6]房宁,王宇声,崔香艳,尚静,汪欣.基于慕课平台的混合式教学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2021,36(01):243-245.
[7]王璐,吴冬景.基于慕课平台的混合式教学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导刊,2021,(02):52-53.
[8]郭书芹,朱迎春,尚娟娟.基于慕课的混合式教学在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20,(07):127-128.
[9]于丽丽,宋磊.基于优慕课平台的混合式教学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9,37(07):83-84.
[10]唐英姿.基于信息技术的混合式教学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运用效果研究[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9,26(02):176-1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