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中高段习作教学中的开展研析
摘要
关键词
思维导图;小学语文;中高段习作教学
正文
习作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困扰每一名语文教师的教学难点。语文教师应当具备长远的发展眼光,善于在课堂上运用思维导图,以便在进行习作之前帮助学生建立习作思路,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发散,在脑海中形成一幅完整的画面,随后在习作过程中更好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从而形成一篇优秀的作品。
一、引导合理选材
小学中高段学生已经拥有一定的思想基础,对待事物也有着自己的看法。针对这一特性,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习作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引导学生进行合理选材,以此激发学生的习作动机[1]。由于小学生的日常生活较为简单,所以在习作创作时容易缺少灵感,不知如何下笔。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就可以发挥思维导图的优势,减少学生对习作的恐惧情绪,增加学生的创作灵感。与此同时,有些学生因不具备对生活进行观察的能力,在创作时也就无法将自己所要传达的内容提炼出来。而运用思维导图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有效帮助学生在科学的方式下完成选材任务,展开后续创作。在小学语文中高段教学中,习作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以往同学们在进行与人物有关的内容写作时,都会选取一个比较简单的事情来表现。比如妈妈照顾生病的自己;奶奶年纪大还给自己缝制一件新的衣裳等等。为改变同学们传统的创作思维,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就可以采用思维导图的方法,让学生先绘制思维导图,并在中心位置写下人物,随后让他们对现实生活进行思考,从而找出自己印象深刻的人物,在角色上从多视角出发,把这一部分的印象更加深入地罗列出来,如妈妈的手、爷爷的微笑、爸爸的肩膀等。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在习作创作中拥有丰富的素材,以便能够在习作中更好地展现自己的才能。
二、拓展学生写作创新思维
在小学语文教育体系中,语文是所有学科中最难、最为全面的一门学科。对于中高段学生而言,在进行习作教学的时候,语文教师经常会感到学生的习作思路混乱,没有完整的习作逻辑。这时,就需要语文教师进行有效指导,否则只会让学生丧失对习作的兴趣。在习作课堂上充分运用思维导图,可以让复杂的习作变得更加简单,从而让学生能够在其中整理自己的思路和习作逻辑,进而对所学到的知识进行归纳,用精练的语言来突出主题,拓展学生的写作创新思维[2]。
以“四季的美”为习作主题,让学生进行创作。首先,语文教师要让学生对记忆中的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中的景色进行回想。然后,结合秋季景色为例,让同学们从秋季景色和自己对秋季的感受两个角度展开思考。在进行初步的思考之后,学生会对此次习作主题有一个基础了解。语文教师在这时就可以引入思维导图,让学生对自己的思维进行持续创新与拓展。比如从秋季的风景特点,到自己对秋季的丰厚情感等。在此期间,语文教师要给学生留出充足的思考时间,让学生尽情想象,进而在创作中与习作主题产生强烈的共鸣。
三、巧用关键词,丰富作文语句
在确定文章主旨、正确选材之后,学生在进行习作练习时还会遇到词语枯燥以及缺乏生动等问题。针对这一现象,语文教师就要进行系统思考,并着重发挥思维导图的优势,巧妙运用关键词,给予学生必要指导,使得学生的作文语句更加丰富。在著作《博赞学习技巧》中,东尼·博赞写道:“当你再次觉得头脑不够用时,就可以在关键词和关键词图像上增加一些新的线条分支。在这种情况下,你头脑中自然形成的一种完美的趋向,会为那片空地注入新的词汇和图像。”根据这一点,语文教师就可以使用思维导图激发学生的思考,打破习作障碍,让习作变得更加简单、便捷。比如:当同学们在写作的时候,可以使用思维导图来写作,发散学生的思维,学生在其中可以使用比喻、拟人、夸张等多种修辞手段,在原来的思维导图关键词中,在合理的搭配下,让整篇文章更有活力。另外,语文教师也可以要求学生用关键词语标注出好词好句、名人名言、古诗佳句,以及平常课后积累的语句。把这些素材列举出来,可以使同学们的文章主旨鲜明、语言新颖,真正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四、锻炼学生掌握更多写作技巧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对学生进行评价是很有必要的。在语言的刺激下,将会显著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3]。语文教师可以让同学们按照课本上的文字来绘制思维导图,再运用思维导图开展点评教学,让学生能够从多角度出发牢固掌握文本。比如,在带领学生们学习《白杨》的时候,可以引导同学们使用思维导图,归纳、提炼文章中的重点,并引导同学们将归纳和提亮点融入到自己的思维导图中,对其中涉及到的内容进行列举,如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等等。在借助思维导图的优势下,学生可以从文本中提炼更多写作技巧,从而更好把握与理解文化的结构、主旨等,使学生能够将这些写作技巧运用到今后的习作中去。
结束语:
从总体上看,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中高段习作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引导者角色。语文教师应当加强对思维导图的运用,让学生学会思维的转换与创新。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对习作内容进行添加、删减,逐步形成一个高效的习作思路,这也将在极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习作热情。在语文教师的耐心引导下,学生的习作水平、技巧将得到显著提升,从而彰显出思维导图的实际价值。
参考文献:
[1]邱孝周.关于巧用思维导图开展小学语文高段习作教学的思考[J].快乐阅读,2021(10):44-45.
[2]王颖.“画”出美丽语文——浅议思维导图在小学中高年段习作教学中的运用[J].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2020(05):43.
[3]夏细五.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小学段习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求知导刊,2020(14):52-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