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实验教学高效课堂构建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李庆

拉萨那曲第三高级中学852000

摘要

在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师注重培养学生实验探究的能力,不再只关注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而是采用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促进高中生化学综合素养的提升。通过转变教学观念,树立正确实验教学意识,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带领学生开展分组实验,强化演示实验,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设计家庭实验,实现课程由内向外延伸,养成实验习惯,培养学生独立学习意识,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质疑分析能力等多种教学方式,促进探究式实验课程的开展。


关键词

实验;高中化学;高效课堂

正文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当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主张将课堂归还给学生,在尊重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开展相关教学活动。由于化学是一门集理论与实验为一体的学科,因此,教师需要注重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促进学生化学素养的提升。通过设计化学实验,有利于将复杂难懂的知识变得简单化,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认识。学生在参与实验活动的过程中,可以更好地体会到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逐渐形成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

一、转变教育思想,发挥实验教学的教育功能

当前很多化学教师无法在课堂中发挥实验教学的价值,这主要是因为他们还未认识到传统教育模式的弊端。针对此,学校可以组织化学教师开展研讨会议,专门对最新出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政策进行探究,合理分析当前化学教学存在的弊端,共同讨论新型教学方法的应用方式以及应用效果。新课标背景下开展化学实验教学与实践期间,教师就需要从此角度出发,深入研究新理念、新思想、新方法。

首先,学校要了解当前化学教师对实验教学的认识以及他们利用实验教学法开展教学的实践情况,保证所有教师都具备一定的实验教学经验。这样在开展研讨会期间,化学教师才会互相借鉴教学经验,从真实的化学实验教学案例中发现问题,并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其次,学校要组织化学教师参加专家讲座,更为系统地了解实验教学对化学教学的影响,认识到实验教学的教育功能,从而改变自身教育思想,开始重视实验教学在课堂中的实际应用。最后,学校还要组织化学教师开展听课活动。在此期间,教师可以在实际课堂中发挥实验教学的教育功能,同时也可以互相吸取经验,提出意见等,促使广大教师加强对实验教学的了解,提高实验教学能力。

二、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标明确指出“自学是推动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发展的基础”。因此,教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他们的思维得到锻炼、潜能得到激发。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培养他们自学能力的重要环节之一。在此期间,教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有机会独立思考,解决化学实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从而获得成就感,提高自身能力。此种教学方式还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使他们熟悉并掌握化学实验步骤,提高自身化学水平。教师在利用实验组织教学活动时,可以先结合教材为学生讲解实验步骤,告诉他们最终会出现怎样的实验现象,保证学生充分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之后,教师再为学生布置自主学习的任务,为他们提供相应的实验器材和实验材料,让他们根据教师所讲解的步骤摸索探究,自主完成实验。在此期间,学生需要独立做好实验准备,并根据实验步骤独立完成所有操作,获得相应的实验数据,分析最终出现的实验现象是否与教师描述的一致。在整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以及自学能力都会得到有效锻炼。此种教学模式下,化学课堂教学的质量会得到提高,实验教学的作用会充分发挥出来,有利于推动化学教学改革,充分落实新课程标准相关内容。

三、设计实验竞赛活动,增加教学趣味性

新课标背景下,教师开始重视新型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的应用,并且也意识到单纯依靠课内教学很难推动学生发展,发挥实验教学的价值。为此,教师通过探究发现,竞赛类活动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改变化学教学氛围,使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实验教学中。在实践教学期间,教师要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了解他们的实验操作水平,有针对性地设计竞赛内容,保证学生在比赛期间可以展现自己的能力,并有所收获。在总结化学实验结论时,我们发现大部分化学实验都与化学反应有关,比如制取氧气、二水合草酸亚铁制备等。很多实验会涉及制备、沉淀、分离、洗涤以及干燥等环节,导致学生理不清操作的思路。教师可以通过实验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促使他们积极地对不同的实验进行深入分析,充分了解实验所需要的材料、设备以及实验开展步骤。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参与比赛,共同努力、互相帮助,保证发挥实验竞赛活动的价值。以竞赛的方式开展实验教学能够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出发认识化学实验,并感受到实验教学的趣味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推动学生综合能力发展。

四、创新实验教学方法,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不同的实验教学方法,对学生所造成的影响也存在一定差异。为了高效地实现实验教学目标,推动学生能力发展,教师需要对实验形式进行创新,以此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1.组织学生协同实验,实践中培养合作能力。教师利用实验教学法开展教育工作时,能够最大限度地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他们的参与积极性。但是,单独地让学生操作实验会导致他们在遇到困难时产生畏难情绪,影响其自信心,无法保证教学高效开展。为此,教师可以将以往的演示实验教学改为协同实验教学,让学生通过合作完成实验。这样在进行实验操作时,学生之间可以互相鼓励,始终保持积极参与实验操作的热情,在提高学生实验能力的同时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合作习惯。

2.设计化学探索实验,锻炼学生探究能力。一般情况下,教师在化学课堂中开展实验教学是为了组织学生通过实验验证所讲的化学知识,加强学生对化学知识的了解和认识。但是,此种实验大多以教师演示、学生模仿为主,学生很难真正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为此,教师需要对实验教学的开展形式进行创新。探索实验刚好可以满足这一需要,教师可以将实验操作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结合理论知识进行探索实验,以此锻炼学生的探究能力。

3.结合生活设计实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在教学期间可以从此角度出发组织教学活动,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降低教学内容的难度,让学生将生活与化学联系起来,方便他们在学习期间对化学实验进行创新。但是,如何高效实现生活与化学实验的融合还需要教师对此进行深入探究。

综上所述,为了提升学生的化学素养,教师需要将理论课程与实验课程结合讲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并获得学习感悟。基于新课改的教学要求,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化学实验将复杂、抽象的内容,通过更加直观、形象、生动的方式展现出来,能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提高其自主探究学习的积极性。由于高中阶段的学生缺乏实验经验,为保证实验课程的顺利进行,教师需要进行有效指导与帮助,对提升学生核心素养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甘秉洪.新高考背景下构建高中物理实验教学高效课堂的实践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22(S1):152-154.

[2]郑明霞.农村中学化学实验教学高效课堂构建研究[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1(6):76-77.

[3]刘群.高中化学实验高效课堂的构建[J].高考,2020(8):67.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