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化学教学中趣味化学实验的应用分析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宗巴

西藏阿里措勤县中学859300

摘要

兴趣是个体探索学习内驱力,这正是倡导趣味化教学的重要原因。本文研究分析了初中化学趣味实验教学的策略,旨在通过提升实验教学成效推动化学课程目标落实。


关键词

新课改;趣味化学实验;应用策略;初中化学

正文


实验是重要的化学课程内容,同时还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式、手段,科学指导学生参与化学实验是发展其化学核心素养的重要路径但是,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模式不完善,理论授课和实验操作两个环节衔接不畅,学生的实验操作空间狭窄,参与实验学习的兴趣不足,而在趣味化学实验的教学设计与组织环节也存在诸多问题,教师对趣味化学实验理念缺乏认知,实验教学存在形式化的问题,限制了学生的兴趣养成和能力发展对此,当前初中化学趣味化学实验教学模式需要调整与创新,这是提升课程教学水平的关键一环

开展小组合作实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在化学教学中,化学公式与化学原理相对比较抽象,需要通过具体的化学实验还原,才能让学生掌握化学知识。但是由于部分实验操作流程较为复杂,单靠学生个人能力很难掌握,而若是重复多次实验,则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影响教学效率。对此,在开展趣味化学实验时,教师应充分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帮助学生快速开展实验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例如,在做“氧气的制取”实验时,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相应的氧气制取原理。在教学中,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不同氧气制取方法以及氧气产生的原理,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展开不同的氧气制取实验,而且为了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氧气对于人类生存的重要性,在实验前,首先,教师可以通过“憋气比赛”让学生感受缺少氧气的后果。其次,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做不同的实验,诸如“高锰酸钾制氧”“氯酸钾制氧”“过氧化氢制氧”等,让学生根据兴趣进行自由组合,确保每个小组内都有三种不同的氧气制取操作方法,然后让学生根据操作流程以及氧气制取时间进行记录,并对其进行比较。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趣味化学实验,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最后,当学生都完成实验后,教师应对每组学生的实验过程与结果进行总结,并让学生畅所欲言,阐述在实验中所遇到的问题与见解,通过集体合作的方式寻找问题的解决办法,以加强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动手能力。

创设趣味化学实验,开展知识探究活动

初中化学教师在开展实验教学活动时,通过创设趣味化学实验的方式让学生亲自参与实验活动,能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既能帮助学生提高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同时也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在开展趣味化学实验时,应以实验为基础,引导学生深度探究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探究精神,并通过实际操作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化学核心素养。再加上初中化学理论知识较多,需要学生进行大量的理解与记忆,对于初次接触化学知识的学生而言困难较大,而传统的化学实验又费时费力且思维固化,不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对此,教师需引入趣味化学实验,通过有趣的实验让学生了解化学基础知识,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

例如,在做“探究金属的性质”实验时,其教学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不同金属的化学性质,并在学习金属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时掌握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比较的实验设计,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发展。对此,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一个问题,比如家里刚买回来的不锈钢盆上贴有标签,该如何快速、干净地除去标签?并为学生提供几个不同的去除方法,诸如食醋去除法、风油精去除法、花露水去除法等,然后让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思路做实验。在实验中,学生很快就发现用上面这几种方法,都能够快速去除顽固的商标,根据实验结果,教师需引导学生总结这种现象,比如风油精去除法,所利用的就是相似相溶原理。标签难处理主要是胶痕难处理,而胶痕属于有机物,要想清除胶痕,就需要运用有机剂进行清洗,而风油精中含有酒精成分,酒精又属于有机溶物的一种,所以风油精能起到有机溶剂的作用,达到去除标签的效果,并且酒精不会与不锈钢盆发生金属化学反应,因此在去除标签时不会对其造成损伤。

借助生活资源,创设化学教学情境

初中化学是一门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都较强的学科,同时也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其中大部分化学现象都能在生活中能找到来源。因此,借助生活资源开展趣味化学实验,更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在教学中,教师应改变传统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方式,从生活中提取化学知识,巧用生活实验,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化学知识,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参与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着重提高学生对化学知识的运用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由于他们接触化学的时间较短,再加上很多理论性知识比较抽象,学生在学习时不易完全理解吸收。对此,教师就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并不断培养学生对化学问题的探索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化学核心素养。

例如,在做“探究酸与碱的化学性质”实验时,教师可以通过一些生活事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比如在看电视剧时发现,一些武功秘籍或者是藏宝图都要通过一些特殊手段处理,字才能显现出来,诸如火烤、水浸或者是涂抹其他溶液等,对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化学知识制作能够隐形的文字。首先,用小苏打加水制成溶液,在纸上写出内容。等纸张晾干后,刷上葡萄汁,纸上就会显现蓝色字迹。其原理主要是因为葡萄汁属于酸性物质,小苏打属于碱性,二者相遇会发生酸碱中和反应,导致纸张变色,达到隐形文字的效果。这样一来,借助生活资源,创设化学教学情境,能够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化学知识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联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深度挖掘教材内容,合理设计化学实验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阵地还是化学教材,因此教师在开展趣味化学实验时,也需以教材为依据,深度挖掘教材内容,促进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进行深度结合。此外,由于化学实验存在危险,所以在开展趣味化学实验时,教师要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对学生的实验过程进行监督,在保障学生安全的基础上,督促学生开展化学实验活动。

例如,在做“燃烧条件”的实验时,教师首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讲述一下在什么情况下会燃烧,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对学生所讲解的不足之处进行补充,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理论知识,然后开展相应实验。由于该实验存在一定的危险系数,因此,部分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由于胆小而畏首畏尾,为了提高实验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比如将动手能力较强与相对胆小的学生分为一组,通过相互帮助、相互带动,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到化学实验中。

趣味化学实验具有推动教学进度、活跃课堂氛围、增强学生兴趣、提升教学成效等多元作用但是想要真正地高效运用趣味化学实验材料,仍需结合学情加强教学策略研究,助力学生形成化学核心素养,让化学实验成为学生的化学学习工具当前初中化学趣味实验教学模式尚不完善,趣味化学实验教学素材仍待深入开发,同时要不断反思趣味化学实验教学过程,总结经验,改进问题,顺利推动初中化学课程改革

参考文献:

1]徐富丽.初中化学教学中趣味化学实验的应用措施探析[J].考试周刊,2021(46):125-126.

2]李学龙,王锦华.实验探究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2021(14):212-213.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