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书法教育渗透研究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程乐傅

疏附县第一中学844001

摘要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书法教育渗透研究在教育界引起了广泛关注与讨论。书法是中华民族独特的艺术形式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书法的教育渗透,既可以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又可以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我们都知道文字书写能力是学生学习一切科目的基础,中国汉字经历了几千年的演变,最终凝结为书法这个传递中国汉字意蕴的艺术形式。而语文教学中的书法教学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和情境融入学生的学习中,这是一个层层递进的、由浅入深的文字和文化学习过程,这种训练不仅对于学生日常学习和考试有利,还对他们将来的职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关键词

高中语文;书法教学;有效途径前言

正文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高中语文教学已经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个性发展。而书法教育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逐渐受到了广泛关注。为了全面提高高中生的综合素养,以便于其更好适应未来的发展,很多高中学校都在语文课堂中开设了书法课。但令人遗憾的是,当今各高中书法教学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严重影响书法教学质量,让高中语文书法教学一直处于低水平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书法可以说是记录了中华民族发展流变的过程,并发挥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在隋朝科举中,书法成为取士的标准之一,由此可见古人对书法教育是非常重视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书法曾一度在高中教育之中被边缘化。如今,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以及高中重视度的提高,再次兴起书法学习热潮。基于此,研究高中语文书法教学现状及策略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创新方式,激发兴趣

高中语文教师要提炼传统教学的精髓,以此为基础,对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进行探索。基于书法知识的特点,如果不抛弃墨守成规的旧方法、旧思想,那么将会影响到学生对书法的看法,不利于培育书法人才。因此,建议高中语文教师加大探索以及研究的力度:第一,书法是一门写字的艺术,虽然是一个艺术种类,但是书法并不是独立的,反而与其他学科知识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将书法知识与语文学科知识进行融合,引导学生明确认识到学习书法要有广博的知识,特别是要了解书法文化的内涵,例如韵律、意境等。在教学内容上,教师可适当融入书法和语文知识的共存部分,开阔学生的视野,并鼓励学生广泛涉猎,尽可能做到心中有情、胸中有诗、手中有墨,促进学生更好地鉴赏书法以及领悟其中的精神。第二,在讲解书法相关概念知识时,建议通过多种方式为学生讲解其中的核心要义,例如,可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生动形象的讲解,让学生能够掌握理论知识,并鼓励学生进行深入探讨,从而表达自己的观点。在探讨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理解,尽量能够表达出自己的观点。[1]

二、转变观念,联系生活

在文字感知和写作记忆基础上的高中语文书法教学的有效实施过程中,需要教师积极探索,努力转变教学模式,开辟教学的新策略。在当前素质教育的背景下,书法作为优秀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重视,所以教师应该克服创新书法教学模式初期的困难,看到情景化教学促进高中生书法能力提升的有效性,并结合本班学生书法水平情况来合理地安排和运用。基于此,把博大精深的汉字书写知识与面向生活的案例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通过亲身经历或生活实验,深入理解文字的构成及其书写内容。例如,书法作为中国人的文化特质,常常被运用于生活中的各种装饰中,像艺术装潢设计、楹联、文字载体等,都是生活中书法艺术和语文知识的融合展现。为了深化学生书法认知理论,教师就要联系生活中的书法情景,让学生找到生活中书法的表现形式,并且加以分析,借鉴其中的书写优点。由此可见,在书法情景化教学中,把教学内容带入生活,把抽象的书法知识和生活联系起来,按照简单而深入的教学方法来学习书法是至关重要的[2]

三、因材施教,循序提升

在开展高中书法教学的过程中,语文教师一定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保障课堂教学有序开展,从而达到提升教学质量目标。书法课堂上不仅要注重书法知识以及书法技巧的传授,还要重视学生的体验感,让学生能够萌发创作的思维。基于此,建议高中语文教师根据学生的综合素质坚持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通过讲解启发、技巧引导,确保学生能够理解书法之中的内涵与精髓。在实际教学中,不仅要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还要注重书法示范,将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这有利于彰显语文教师的个人形象、个人魅力,展示个性化的写字习惯以及写字风格,教师一些书法创作中的习惯性动作会深深印在学生的内心深处,可产生巨大的推动力、感染力、激发力以及说服力,使学生能够领悟到书法技巧,从而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之中。因此,通过启发与引导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进行观察、感悟、模仿以及创作。在示范过程中,语文教师需要注意要开展不同于以往的示范模式,要以学生为主边示范边指引,现场展示,让学生理解书法意蕴,欣赏书法魅力,借助艺术欣赏中的通感效应,使学生决心学好书法。[3]

四、创建活动,提升质量

在活动中促发展,可以邀请一些书法名家到校开办书法讲座,结合他们的书写经验为学生讲解一些经典作品与自己的学书体会,这种开放性的书法课堂,还可以与学生谈论自己的书法成长经历以及自己对书法艺术的见解和领悟。学生在聆听讲座的过程中,一方面可以根据书法家的讲解了解更多书法理论知识,另一方面还可以加深对书法艺术的审美理解。邀请专家现场献墨,身临其境,那生动、鲜明、富有灵动的挥毫佳作,会使欣赏者产生发自内心的共鸣,那“竹涌春秋泪,霜凝日月歌。星天邀雁兔,瀚海理丝萝”的洋洋洒洒。一定会带来艺术欣赏中的“通感效应”,久远地影响着写好字的心理感受。开办高中生书法联谊会,举办书法竞赛,老师还可带领学生去社区、工厂或参加一些公益书写活动,锻炼书写心态,从而使学生面对人多的笔会活动,可以从容不迫地进行创作。活动是创作的源泉,不同的主题,带来不同的内心体验,激起不同的情感共鸣,在书胸意,展艺术中不断提高书法质量。[4]

五、结语

总之,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不仅是中国书法艺术的载体,更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所以,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书法教育渗透研究变得日益重要。随着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书法不仅仅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存在,更是一种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因此,将书法教育融入高中语文教学中,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艺术素养,更能够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所以,高中语文教学中,书法教育具有核心位置,教师一定要切实做好这项工作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书法基础,努力解决创新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着力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和审美能力,保证高中语文书法教育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金千.谈书法艺术教育在高中教育中的意义[J].大众文艺,2020(6):204-205.

[2]王家新.再现书法的文化生态——情景书法大展策展手记[J].东方艺术,2020(8):12.

[3]王家新,杨炳延,付强,等.『书法与情景』笔谈[J].中国书法,2014,000(003):130-143.

[4]饶建华.情境教学法在高中书法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艺术教育, 2020(9):1.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