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数学数字化教学的实践研究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王秀荣

霸州市第四中学 065701

摘要

数字化教学能够满足新时代学生的学习与发展需求,是一种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型教学模式。在高中阶段,数学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学科,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对数学的学习给予充分地重视,并积极探究“教”与“学”的有效途径,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实现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因此,在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数学教师应突破传统单一教学模式的限制,在把握学科内容重点与难点的前提下,将数字化资源巧妙地融入到教育教学之中,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学生在快乐参与、高效学习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实现自身多元思维与能力的有效提高,最终推动他们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核心素养视域;高中数学;数字化教学;实践策略

正文


一、数字化教学对高中数学教学的促进作用

现代计算机技术给高中数学教育改革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不仅促进了课堂教学结构的优化,还为教育教学的创新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数字化技术和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各个因素都是紧密相关的,它们的深度结合能够促进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在新课程标准之中,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数据分析,这六个方面被称为数学核心素养的六个要素。以数学抽象这一要素来说,它体现了数学最重要的学科特性——抽象性。数学是一门十分抽象的学科,学生需要运用形象、直观的数学事物,来进行数学思维活动的开展,从而对抽象的数学知识进行认知与归纳。而在数字化资源辅助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灵活地将抽象的知识转化为直观的内容,在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的同时,也促进了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强化。以直观想象这一要素来说,这一素养是建立在直观的几何图像和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之上的,在高中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数字化技术,将抽象的三维立体图像直观地展现给学生,从而为学生直观想象素养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数学数字化教学的实践策略

1、开发数字资源

对数字化学习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可以为高中数学课堂创造出一个形象而又生动的学习环境,使原本抽象而又复杂的数学学习过程,转化成为一个具体而又直观的过程,从而更好地为学生展示数学知识、概念和原理,使学生在轻松学习的过程中,逐渐激发起对数学的兴趣,并潜移默化地实现核心素养的提高。

例如,在圆与方程的教学时,当教师在讲授圆的方程”“直线和圆之间的位置关系”“直角坐标系等知识的时候,可以对数字化资源进行整合,将网络中能够辅助教学的微视频、微课件等内容,灵活地融入到教学之中。同时,教师还可以收集数学学习资源网、数学主题社区、数学博客等网络资源,并通过在线链接的方式,组织学生参与到网络的学习中,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如此,学生能够通过直观地学习,更好地对抽象的数学概念、数学模型等进行理解并潜移默化地实现思维与能力的多元发展。

2、巧用动画视频

利用Flash动画软件,可以更好地展现数学知识,使学生更容易认知与理解。众所周知,高中数学知识是非常抽象的,如果仅仅依赖于教师的言语解释,那么学生可能会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甚至产生排斥、厌烦的情绪。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合理地运用Flash动画,将抽象的知识转变为动态画面,让学生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并理解数学知识,从而促使他们深化对知识点的记忆。

例如,教师在组织学生对fx=Asinωx+φ图像进行学习与探究时,教师可以通过Flash来展示图像变化的过程,让学生尝试对φ值进行修改,并直观地对函数图像在x轴上动态、连续平移变化的过程进行观察。总结图像规律后,学生能够发现并明白,φ的变化会对函数的出相产生影响,拖动ω可以改变函数的周期,而拖动A则可以改变函数的振幅。如此,学生都能够对Aωφ三个参数对函数图像的作用进行认知与掌握。将数字化技术应用到课堂上,以一种动态的方式对抽象的知识进行演绎,可以使正弦曲线的生成过程更加生动、形象,不仅可以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还可以为其核心素养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3、优化导学设计

形式多样、易于交互、便于共享的数字化资源,为创新数学教学形式、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非常直观的支持。高中数学教师应积极地将教学与便利的数字化资源进行融合,并有针对性地进行自主学习导学的设计,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例如,在函数的基本性质教学前,教师可以将自主学习任务单、自主学习微课视频、课前小练习等预习资源,共享到班级群里,让学生更好地利用课前空隙时间进行自主学习。而其中,自主学习任务单与本课的学习内容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具体从学习指南(包括学习主题、学习目标、学法建议、资源利用)、学习任务、困惑和建议三个方面展开。这三个方面,需要让学生在上课之前,对微课视频进行仔细地观看,并结合自己的情况,充分利用网络数字图书馆、数学学科学习网、教师教学博客等学习资源进行学习。教师要鼓励学生对自学中所遇到的困难进行总结,并通过QQ等网络媒介反馈给教师。此外,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学习时间,对微视频中的内容进行随机观看、重复观看,或重点观看微视频中的某个疑难点。如此,通过对数字化资源的运用,教师能够针对性地对学生学习情况和问题进行了解,以便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实时地观察和把握,从而为学生提供一个新颖、有趣的自主学习平台,为学生学习效率、思维能力的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础。

4、构建课堂情境

核心素养视域下,教师应科学合理地运用数字化资源,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过程中实现思维的发展。而课堂情境的构建,可以有效地实现这一目标。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可以借助数字化资源,为学生构建身临其境的数学情境,让学生犹如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之中,深切地感受到知识的环绕与洗礼,从而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之中,快乐参与、高效学习。

例如,在教学集合知识内容时,教师可以先对包含集、空集、子集等知识点进行整理,以结构图示的形式制作成视频内容,并在为学生展示的过程中构建适宜的情境。比如,高二(二)班组织了一次春游,需要带48人份的主食,其中包含43瓶矿泉水、18份自热火锅、26个苹果、22个面包,以及一些其他的食品。紧接着,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思考问题,即:主食包含哪些元素?如此,一个趣味、贴近生活的情境就完整地展示给了学生,让学生沉浸式地进行问题的思考与知识的学习。同样地,教师还可以构建其他一些学生熟悉的情境,比如清洁用品集合、洗漱用品集合等等,并鼓励学生参与到集合情境的创设中,从而在调动学生热情的同时,促使学生更直观、更生动地认知与理解包含集的含义。如此,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对问题进行思考,从而潜移默化地实现思维的发散与能力的强化,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网络时代,教育信息化和教学数字化是教育界进行新课程标准改革的首要任务。基于数字化教学进行教育模式的创新,是今后教育界发展的必然趋势。核心素养视域下,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重视数字化教学的开展,积极运用数字化资源进行改革与创新,给学生提供更高质量的教育教学服务,让学生在轻松、生动、趣味的学习过程中,实现知识的累积、技能的强化与素养的提升,为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海书. 高中数学数字化学习资源应用探究[J]. 课堂内外·教师版(中等教育),2020(5):60.

[2] 元华. 高中数学数字化教学的实施过程与思考[J]. 文渊(高中版),2020(2):1240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