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舒适护理用于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护理中的有效性

期刊: 保健事业 DOI: PDF下载

杨媛媛

威海市立医院 山东威海 264200

摘要

目的:浅析舒适护理用于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护理中的有效性。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80例,依据随机数表法均分2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行舒适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生活质量、睡眠情况。结果:护理后实验组睡眠效率、睡眠时间、睡眠质量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护理后两实验组患者HAMA、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实验组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针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开展舒适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

晚期恶性肿瘤;舒适护理干预;睡眠状况;负性情绪;生活质量

正文


由于活习惯改变和自然环境恶化,恶行肿瘤临床发病率逐年提升,对患者健康和生活产生严重影响。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目前现代医学护理已不再是狭窄的治疗、护理范畴,而更加注重患者的生命质量以及从生到死的整个过程。并且由于疾病影响和心理压力,很多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均存在睡眠质量欠佳、生活质量差等问题,所以临床中针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不仅需要开展有效治疗,更应当开展科学护理干预[1]舒适护理作为一个整体性、性化、有效性强的护理模式,在病人的心理、生理以及社会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本研究选择我院于20201月至202012月期间收治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80例,对其中40例患者开展舒适护理干预,收获了显著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201月至202012月收治的80经确诊、无法治愈、预计生存期间1年内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纳入的观察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实验组包括女17例、男23例;年龄范围57~76岁,平均(63.43±3.66)岁;病程1~3年,病程(2.21±0.34)年。对照组包括女16例、男24例;年龄范围58~77岁,平均(63.56±3.78)岁;病程1~4年,病程(2.34±0.45)年。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包括用药指导、健康教育、生活饮食习惯指导等。实验组在此基础上接受舒适护理,入院后综合评估患者文化程度、生理、心理等,并在此基础上对干预方法进行制定。具体内容包括:(1)心理护理:患者通常十分关注自身病情变化、治疗效果等,所以护理人员应当及时向患者说明病情和治疗情况,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护理人员还应当对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开展针对性干预,有效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2)睡眠障碍干预:指导患者进行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松弛想象技术、被动体感训练等,促进患者生理及精神上放松,使其睡眠质量得到有效提升。针对可能影响患者睡眠因素以及患者不良睡眠习惯开展干预,使得患者形成规律的睡眠作息。(3调动患者家属共同参与:疼痛专科护士加强与患者家属的沟通和了解,了解家属对晚期恶行肿瘤患者疼痛的认识,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让家属共同参与到精细化护理中来,及时向护士上报患者疼痛状况,密切关注患者疼痛变化,有无新的疼痛、止痛药有无副作用等,并上报给主管医师,由主管医师评估患者病情,并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4)社会支持:护理人员可开展集体干预,引导患者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并在此过程中充分的宣泄和抒发情感。同时为患者创造和社会接触的机会,并帮助其实现社会功能和角色,最终获得全方位立体化支持。

1.3观察指标

1.3.1睡眠质量评估[3]: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对两组干预前后睡眠质量进行评估。PSQI包括睡眠效率、睡眠时间、睡眠质量等因子,分数越高则睡眠越差。

1.3.2负性情绪[4]:分别在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对其焦虑情绪、抑郁情绪分别用HAMA、HAMD量表评价,量表评价分数越高提示负性情绪越明显。

1.3.3 生活质量评估[5]:应用恶行肿瘤病人生活质量量表QLQ-C30评价患者生活质量,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生理功能等维度,分值与生活质量成正比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6.0处理,计量资料t检验,P<0.05示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睡眠质量评分比较

实验组护理后睡眠效率、睡眠时间、睡眠质量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1对比两组睡眠质量评分[图片4.png±s,]

组别

n

睡眠效率


睡眠时间


睡眠质量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实验组

40

2.32±1.23

1.67±1.15


1.67±0.85

1.32±0.57


2.26±1.87

1.72±1.21

对照组

40

2.41±1.32

2.36±1.24


1.66±0.86

1.65±0.88


2.27±1.92

2.25±1.89

t


0.315

2.580


0.052

1.991


0.024

1.494

P


0.377

0.006


0.479

0.025


0.491

0.070

2.2两组护理前后负性情绪对比

 护理后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评价分数有所下降,且实验组患者HAMA、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请见表2。

2 两组恶行肿瘤治疗患者护理前后负性情绪比较(分)

组别(n

HAMA


HAMD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对照组40

18.61±2.61

15.31±2.36

19.11±2.63

14.61±2.52

实验组(40

18.93±2.72

10.43±2.48

19.02±2.52

10.32±2.64

t

0.325

9.661

0.256

10.235

P

0.05

0.05

0.05

0.05

2.3 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护理后实验组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对照组P<0.05)。见表3

3: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图片4.png±s,]

组别

n

社会功能


心理功能


生理功能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实验组

40

44.32±5.23

60.67±6.15


37.67±4.85

64.32±5.57


38.26±3.87

62.72±5.21

对照组

40

44.41±5.32

46.36±5.24


37.66±4.86

39.65±4.88


38.27±3.92

42.25±4.89

t


0.076

11.202


0.009

21.069


0.011

18.119

P


0.470

0.000


0.496

0.000


0.495

0.000

3讨论

研究发现[6]恶行肿瘤发病发展与患者的生活方式、生活环境及遗传具有密切相关性。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活方式的改变,近年来恶行肿瘤发病率逐年升高,严重危及我国人民的生命安全。晚期恶行肿瘤除了针对性治疗外,其护理的重点在于掌握晚期恶行肿瘤患者的生理与心理特征例如当患者进入晚期阶段后,其心理状态开始进入否认期,表现为不承认自身疾病,对治疗奇迹抱有一定希望,当知道治疗无望后,常因过度绝望表现处烦躁、绝望、愤怒等情绪。

舒适护理是一种整体化、个性化、创造性护理模式,能够实现对患者心理、生理的全面呵护,使得患者护理需求得到全方位的满足,并提升患者治疗成效和满意度。本研究实验组患者舒适护理,主要包括心理护理、睡眠干预、睡眠知识辅导、社会支持等。其中心理干预指导患者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和治疗,避免负性情绪而影响患者睡眠和正常生活。睡眠干预能够对影响患者睡眠的因素进行针对性干预,使得患者睡眠质量得到有效改善。睡眠知识辅导则能够让患者充分了解睡眠质量不佳的原因和危害,并在护理人员指导下形成良好的睡眠作息习惯。社会支持能够为患者创造宣泄不良情绪的机会,感受到社会的支持和关爱,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本研究中,实验组护理后睡眠质量评分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护理后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评价分数有所下降,且实验组患者HAMA、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舒适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促进患者生活质量提升

综上所述,针对晚期恶行肿瘤患者开展舒适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上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温雪华,韦丽婷. 舒适护理对晚期恶性肿瘤病人护理效果分析[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39):112.

[2]周云骋,周世丹,从爱华. 舒适护理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护理的效果评价[J]. 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5):126-127.

[3]谢秋霞. 舒适护理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效果评价[J]. 当代护士(中旬刊),2020,27(8):66-68.

[4]文菊. 舒适护理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护理的效果评价[J]. 医药前沿,2017,7(5):283-284.

[5]袁晓梅. 舒适护理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护理的效果探究[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50):163,168.

[6]崔乃琳. 舒适护理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护理的效果评价[J]. 中国医药指南,2019,17(9):200-201.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