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对重症胸腺瘤患者营养状况、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观察

期刊: 保健事业 DOI: PDF下载

谢静 岳红玉

威海市立医院 山东威海 264200

摘要

目的:探析重症胸腺瘤患者采取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本院于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时段收治的重症胸腺瘤患者中选取58例配合研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2组,人数29例/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观察组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护理,比较2组干预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营养指标水平比较无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TP(65.12±2.32)g/L、ALB(36.78±3.02)g/L、PAB(224.35±27.51)g/L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免疫功能指标水平比较无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CD4+(39.12±4.12)%、CD8+(24.56±2.45)%、CD4+/CD8+(1.45±0.32)%、IgA(1.49±0.21)g/L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干预应用在重症胸腺瘤疾病中,可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及营养水平,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借鉴。


关键词

早期肠内营养护理;重症胸腺瘤;免疫功能;生活质量;营养水平

正文

重症胸腺瘤属于常见肿瘤的一种,危重症患者伴有全身炎性反应、机体各器官功能障碍,因各脏器功能和贮备功能下降,进而造成不同程度营养不良,对患者的预后效果造成影响。肠内营养支持(EN)主要经胃肠道为机体提供代谢所需的营养物质,其满足机体代谢的生理特性,临床上大力推广[1]。早期肠内营养(EEN)可使重症脑血管疾病患者的营养状况予以改善,将肺部感染、胃肠道并发症发生情况予以降低。因此危重症EEN可能发生喂养不耐受情况,其占比为30~65%,成为延长住院时间和病死率的主要原因[2]。现对重症胸腺瘤疾病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干预的效果做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58例重症胸腺瘤患者取自20204月至20214月本院收治的患者中,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2组,人数29/组。对照组:男性18例,女性11例,年龄51~76岁,均值(63.24±2.12)岁;观察组:男性17例,女性12例,年龄51~77岁,均值(63.32±2.21)岁;对基本数据进行分析比对,检验结果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住院期间接受营养干预的患者;②APACHE II评分超过20分者;对研究知情且同意

排除标准:伴有免疫系统疾病者;伴有肠梗阻、急性胰腺炎者;伴有器官功能障碍者。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干预,术后对患者予以早期全面肠外营养干预,同静脉滴注方式实施营养支持,补充足量电解质,7d后实施肠内营养干预。

观察组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护理,主要措施:对所有护士予以肠内营养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包含EN相关知识、鼻饲注意事项等,通过临床操作和视频的方式予以讲解,保证每位护理人员充分掌握EN操作方法。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当其处于平稳状态下,对入院48h的患者开展EN,插入鼻胃管,运用输注泵24h经鼻胃管输注短肽型肠内营养剂,最初速度为25mL/h24h后增加剂量,48~72h速度升高至80mL/h,实施中需对患者的耐受度进行密切观察。

1.3 判定指标

两组营养指标、免疫功能指标:抽取患者2mL空腹静脉血,离心处理后获得血清,运用免疫比浊法对CD4+CD8+CD4+/CD8+、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前清蛋白(PAB)指标进行检测,运用双缩脲法对血清总蛋白(TP)检测;运用溴甲酚绿法对白蛋白(ALB)检测。两组生活质量评分:主要包含心理状态、生理功能、社会功能及身体活动功能,其分值介于0~100分,分值越高证实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5.0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χ2检验,以P<0.05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比对两组营养指标

护理前两组营养指标水平比较无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TP(65.12±2.32)g/LALB(36.78±3.02)g/LPAB(224.35±27.51)g/L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1  比对两组营养指标图片3.png±sg/L

组别

TP

ALB

PAB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观察组(n=29

61.32±6.52

65.12±2.32

32.56±4.32

36.78±3.02

190.65±24.12

224.35±27.51

对照组(n=29

61.28±6.32

62.12±2.12

32.48±4.26

33.12±3.12

191.32±24.08

196.32±23.12

t

0.023

5.140

0.071

4.539

0.105

4.200

P

0.981

0.001

0.943

0.001

0.916

0.001

2.2 比对两组免疫功能指标

护理前两组免疫功能指标水平比较无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CD4+39.12±4.12%CD8+24.56±2.45%CD4+/CD8+1.45±0.32%IgA1.49±0.21g/L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见表2

2  比对两组免疫功能指标(图片3.png±s

组别

CD4+%

CD8+%

CD4+/CD8+%

IgAg/L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观察组(n=29

36.54±4.21

39.12±4.12

19.08±2.12

24.56±2.45

1.36±0.28

1.45±0.32

1.02±0.32

1.49±0.21

对照组(n=29

36.52±4.18

37.02±3.28

19.12±2.15

21.23±2.32

1.35±0.27

1.22±0.26

1.03±0.28

1.32±0.18

t

0.018

2.147

0.071

5.314

0.138

3.004

0.126

3.309

P

0.985

0.036

0.943

0.001

0.890

0.004

0.899

0.001

2.3 比对两组生活质量评分

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3  比对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图片3.png±s,分)

组别

心理状态

生理功能

社会功能

身体活动功能

观察组(n=29

66.78±15.32

62.35±11.21

78.56±10.32

62.87±12.32

对照组(n=29

51.23±9.35

47.45±7.15

56.57±11.26

52.42±12.12

t

4.665

6.034

7.753

3.256

P

0.001

0.001

0.001

0.001

3. 讨论

重症胸腺瘤患者对营养需求较大,在治疗中需要保证正常进食补充代谢需要的能量,单纯静脉补液不能对患者机体能量需求予以满足,长时间患者会出现体循环环境紊乱情况,因此予以足够的营养支持满足患者的机体十分重要[3]

早期肠内营养是一种常用的营养支持方式,经鼻胃管或鼻空腔管将所需营养物质注入到消化道中,为患者机体代谢提供足够的营养物质,使其生理机能得到维持,直接影响患者重症胸腺瘤患者的康复效果[4]。本组数据比较得出,观察组营养指标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表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改善重症胸腺瘤患者的营养状况,其可维持机体代谢所需能量,对胃肠黏膜血液循环,胃黏膜修复等情况予以改善,加快消化道系统功能恢复,维持功能水平,避免胃肠道菌群失调[5]。在营养支持中需重视营养液输注速度、营养成分等,使患者的机体营养水平得到改善。观察组免疫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早期肠内营养干预可改善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对肠黏膜屏障予以保护,此种营养支持方法需对机体进食生理特性予以满足,对肠道功能予以保护,促使肠黏膜固有免疫生成,维持肠道菌群的多样性,调节肠道免疫功能[6]。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早期肠内营养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利于患者快速恢复。

综上所述,重症胸腺瘤患者采取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干预可提升机体营养水平,促进患者生活质量提升,临床上可借鉴及推广。

参考文献:

[1] 武洋,王珺,刘薇,. 早期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对食管癌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国食物与营养,2020,26(1):82-85.

[2] 梁吉振,任云,宫心明. 早期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对食管癌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安徽医学,2018,39(1):110-112.

[3]张哲峰,张舸. 重症肌无力免疫营养治疗进展[J].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8,35(4):383-384.

[4] 陈晓丽,季翠,刘方婷,. 解析临床护理路径在胸腺瘤伴重症肌无力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36):22.

[5]刘星华,陈梅,汤甜,. 优质护理干预对围手术期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的影响[J].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18):153-156.

[6]邵素敏,张丹红. 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的综合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 中外医学研究,2017,15(29):130-131.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