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健康教育在老年高血压临床护理中的运用效果观察
摘要
关键词
临床护理;老年;高血压;个性化健康教育
正文
在慢性病症中,高血压(HTN)较为多发和常见,且发病群体以中老年为主,在血管性疾病中具有相对较高的发生率[1]。对于老年人而言,随着年龄增长,其机体抵抗力下降,各项机能减退,一旦患有HTN,若不及时诊治,则即引发一些心脑血管病症如脑梗死和冠心病,从而对其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产生严重不利[2-3]。由于本病的病程和治疗周期较长,部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会大大降低,从而导致其疗效受到影响,而通过在治疗期间加强健康教育,则可促使其认识到治疗的重要性,从而有效改善依从性[4]。因此本文则探究了在临床护理老年HTN中运用个性化健康教育的效果,现做以下阐述: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本次选取主要共80例老年HTN病例,就诊于2019.01~2020.12内,试验以双盲法进行分组,比对以两组(40例/组)的形式开展。年龄项目:65~85岁内;均龄项目:乙组(72.5±5.2)岁,甲组(72.6±5.4)岁。性别项目:甲组男/女为21/19,乙组男/女为20/20。同类比对后两组显示P>0.05。试验两项要求:伦理通过要求、参与自愿要求。
1.2方法
甲组运用常规措施护理,内容为:监测血压及饮食、生活、用药等指导。
乙组除常规措施外还需配合个性化健康教育,内容为:(1)健康教育:教育内容主要涉及5个方面:①疾病:将疾病方面的知识对患者加强宣教,涉及预防治疗措施及过程、疾病诱因的,增强患者认知水平,提升其配合度。②生活:知道患者注意充分休息,形成良好作息,切勿过度疲劳。③饮食:饮食需定量和定食,减少高糖、高盐、高脂食物,饮食需清淡易消化,多食膳食纤维、高维生素和高蛋白食物,禁止暴饮暴食。④用药:将用药的正确时间和方法告知患者,讲解遵医用药重要性,切勿擅自停药或更改剂量。⑤运动:指导患者采取慢跑、太极拳、散步等有氧方式进行运动,运动时间为0.5h/次,5~7次/w。注意对运动强度加以控制,对体力较差的患者可通过听音乐和深呼吸的方式缓解疲劳,放松身心状态。(2)心理教育:医护人员需热情主动地向患者介绍医院情况和自身情况,护患之间拉近距离,建立和谐关系,消除陌生感。与患者加强交流沟通,指导其宣泄情绪,积极表达内心想法,从而在治疗时积极配合。及时安抚存在不安和焦虑症状者,可通过分散注意力、介绍愈后良好病例的方式提升其依从性,增强信心。(3)出院教育:将记录和监测血压的特质小卡片以及疾病手册发放给患者,告知其出院后必须保持饮食结构健康,生活作息规律,坚持运动,按时按量遵医用药。可采取上门、微信和电话等方式定期随访,及时指导注意事项和近期控制血压的情况。(4)自我行为教育:将正确使用家庭血压监测仪器的方法告知患者及家属,指导其对相关事项和血压数据利用小卡片进行监测和记录,测量血压的规律为早上6:00~9:00,下午4:00~6:00,夜间10:00~11:00,注意在卡片上详细记录血压值,并将监测结果在复诊时告知医生,以便对药物剂量和治疗方案及时作出调整。(5)随访跟踪:在出院的3d、1w及1个月时,采取微信或电话的方式对患者展开一次随访,对预防疾病的知识予以强化指导,叮嘱其遵医用药,保持良好饮食和生活方式,提升遵医行为。
1.3评估项目
比对如下:
(1)疾病认知度:评估工具为自拟量表,涉及治疗、危险因素、危害、保健、症状、疾病、诊断标准等知识,总分100分,知晓分级:>80分为完全,60-80分为部分,<60分为不知晓。
(2)依从性:采取Morisky量表[5],评估时结果分3项,涉及部分、完全及尚未等,对各项占比予以统计。
(3)血压水平:于入组时、干预后测定,涉及舒张压(DBP)水平、收缩压(SBP)水平。
1.4数据分析
分析目标为1.3中项目,分析各类数据期间,所用工具为22.0最新版本的SPSS,开展的方式与形式:计数类分别为x2值、[n(%)],计量类分别为t值、(),统计值P<0.05,则有一定意义或价值。
2.结果
2.1疾病认知度比对
见表1:比对疾病认知度,显示结局为乙组合计百分比>甲组(P<0.05)。
表1:疾病认知度比较[n(%)]
组别 | n | 不知晓 | 部分 | 完全 | 知晓度(%) |
乙组 | 40 | 3 | 10 | 27 | 37(92.5) |
甲组 | 40 | 10 | 8 | 22 | 30(75.0) |
x2值 | 7.523 | ||||
P值 | 0.000 |
2.2依从性比对
见表2:比对依从性水平,显示结局为乙组合计百分比>甲组(P<0.05)。
表2:依从性比较[n(%)]
组别 | n | 尚未 | 部分 | 完全 | 依从性(%) |
乙组 | 40 | 1 | 9 | 30 | 39(97.5) |
甲组 | 40 | 8 | 10 | 22 | 32(80.0) |
x2值 | 7.124 | ||||
P值 | 0.000 |
2.3血压水平比对
见表3:比对DBP水平、SBP水平,干预后显示结局为乙组各项水平<甲组(P<0.05);但入组时甲乙的各项水平接近(P>0.05)。
表3:血压水平比较(,mmHg)
组别 | n | 入组时 | 干预后 | ||
DBP | SBP | DBP | SBP | ||
乙组 | 40 | 98.9±5.8 | 150.7±9.3 | 70.4±4.2 | 112.2±8.6 |
甲组 | 40 | 98.7±5.9 | 150.8±9.5 | 80.5±4.3 | 130.5±8.9 |
t值 | 0.254 | 0.326 | 10.124 | 18.526 | |
P值 | 0.458 | 0.514 | 0.000 | 0.000 |
3.讨论
在慢性病症中,HTN患病人数近些年呈不断增多趋势,且患者发病后以血压增高、眼花、头晕为典型症状[6]。本病在治疗方面尚无确切疗法,多以药物控制血糖,以防止其他并发症,避免病情进展。在治疗本病时,老年患者因对疾病认知不足,在用药方面未能充分遵医嘱,或者对饮食和运动未加以重视,所以其整体疗效欠佳。而在临床护理时,通过对患者采取个性化健康教育措施进行干预,则可帮助患者对疾病方面的知识加以了解和掌握,也可将用药、饮食和运动等各方面的健康知识向患者做强化普及,从而有效提升其依依从性。同时也可对其心理方面的不良症状加以疏导和缓解,可促使其在面对疾病时形成正确的观念,可通过舒缓和调理情绪的方式使之保持健康且积极的心理状态,从而提升其治疗过程中的信心和配合度。另外还可通过健康的饮食和运动等各方面指导,帮助患者改善免疫功能,增强体质,提升机体内的营养物质储备,进一步达到改善及病情和血压的目的[7]。本文中,比对疾病认知度,显示结局为乙组合计百分比>甲组(P<0.05)。比对依从性水平,显示结局为乙组合计百分比>甲组(P<0.05)。比对DBP水平、SBP水平,干预后显示结局为乙组各项水平<甲组(P<0.05)。可见,在临床护理老年HTN中运用个性化健康教育呈现了突出作用和优势。
综上,在临床护理老年HTN中运用个性化健康教育的效果突出,可提升患者依从性和疾病认知水平,也可对其血压水平予以显著改善,利于控制病情,有推广和借鉴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庾巧. 高血压患者个性化健康教育的研究进展[J]. 智慧健康,2020,6(28):28-29.
[2] 杨小倩. 个性化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名医,2020,05(3):166.
[3] 邓思平. 思维导图健康教育模式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个性化服药中的应用[J]. 中国社区医师,2019,35(25):178-179.
[4] 刘彬彬,林述彬. 个性化护理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分析[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19,9(35):62-64.
[5] 赖新燕. 个性化护理结合网络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及满意度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8,37(12):1684-1686.
[6] 车焕芳. 个性化健康教育在轻度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健康前沿,2018,27(11):3.
[7] 王梅,周艳. 健康教育在老年高血压临床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 健康大视野,2020,08(9):1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