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中高段整本书阅读教学现状及对策分析
摘要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
正文
引言
小学语文中高段整本书阅读教学是语文教育中的重要环节,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综合素养有着深远影响。然而,当前教学中普遍存在教材选择不合适、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制约了教学质量和学生发展。因此,有必要深入剖析现状,找出问题所在,制定相应对策,推动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改进。
一、小学中高段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价值
小学中高段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能够让学生接触到多样化的题材和文体,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学科知识的广度和深度。通过阅读不同主题、不同时代的作品,学生能够了解历史、社会、文化等方面的信息,形成更为完整的认知结构。通过整本书的阅读,学生能够锻炼综合素养,包括理解能力、分析能力、评价能力、判断能力等。全局性阅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使其具备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思维深度和广度的提升。整本书阅读能够让学生沉浸于作品的世界之中,体验作品所蕴含的审美情感。通过感受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提高对美的认知和理解,丰富学生的心灵世界。学生通过接触到整本书的内容,了解整个故事情节或文章脉络,更容易沉浸其中,产生愿意主动阅读的欲望。这有助于学生树立积极的阅读态度。整本书的阅读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主理解、自主分析、自主解决问题,促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小学中高段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策略
(一)分析教材和学情,确定教学书目
首先,教师需要深入研究教材,了解教材的结构、内容、难度和特点。分析教材可以帮助教师确定整本书的教学目标和重点,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学生的教材。针对学生的年龄、学科认知水平、阅读能力等特点,进行学情分析。了解学生的阅读习惯、兴趣爱好、阅读难点等,有助于个性化选择教材和制定教学策略。综合考虑教材特点和学生学情,选择适合教学的整本书。根据教学需要,可以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思想性和艺术性强的作品,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依据课型和文体,制订教学目标
根据整本书的结构和文体特点,分析课型,确定每一课的教学目标和重点。不同的课型可能需要强调不同的阅读技巧和理解重点。根据课型分析和教材特点,制订具体、明确的教学目标,包括阅读理解、词语理解、情感体验等方面的目标。确保教学目标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发展需求。
(三) 重视指导和分享,落实教学流程
在教学开始前,教师需要详细了解整本书的内容、情节、人物、主题等,做好教材解读。准备相应的教学辅助材料,如PPT、多媒体资料等,以便教学过程中使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通过分析、解读、提问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通过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克服阅读难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理解和感受,促进同学们之间的互动和讨论。教师及时进行点评和引导,加深学生对整本书的理解和感悟,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和热爱。在整个教学过程结束后,教师需要及时总结教学效果,反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经验进行调整和改进。不断优化教学流程,提高教学质量。
例如针对小学语文课程中的《盘古开天地》,可以设计一系列整本书阅读活动,以促进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深入理解和综合素养的培养。首先,可以通过分组朗读、角色扮演等方式,激发学生对故事情节的兴趣,理解盘古创世的神话故事。随后,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中盘古的人物形象,以及他所做的努力和奉献。通过小组讨论、师生互动,引导学生总结盘古的品质和成就。其次,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探究故事背后的哲理和道德。提出问题如:“盘古开天地的故事给了你什么启示?”或者“你认为盘古的奉献精神对有何启示?”引导学生思考,表达自己的观点。接着,组织学生进行创意性的表达活动,可以让学生选择故事中的一个情节或角色进行创作,例如绘制插画、写小故事或书评等。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最后,可以进行整本书的朗读,学生轮流朗读故事,体验整个故事情节的节奏和氛围,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结束语
小学语文中高段整本书阅读教学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需要教师和教育部门的共同努力。本文通过分析现状和提出对策,旨在引起各方对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重视和关注。希望通过不懈的努力和持续的改进,能够推动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取得更为显著的成果,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和个人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 进 . 如何借助整本书阅读完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J]. 求知导刊,2022(18):5-7.
[2] 闫玉翠 . 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的教学策略探究 [J].试题与研究,2022(18):92-93.
[3] 郭晓茹 . 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的指导策略研究 [J].考试周刊,2022(26):32-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