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思维导图的有效开展
摘要
关键词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思维导图
正文
在小学语文学科学习中,习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习作程度的高低能够从侧面反映出学生的整体素质。为了更好地保证小学生的习作效果,从而提高他们的学科整体素质,语文老师需要对学生的习作现状进行全面考量,并尝试运用灵活的习作教学方法,以此将学生的习作热情充分激发起来。同时语文老师可以将思维导图这一理念引进到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在进行习作创作之前,积极地构建思维导图,通过知识架构来梳理自己的写作思路,并将其应用到平时的作文中。这样能够对学生的习作思维进行有效地扩展,有助于学生形成一个完整的、的逻辑体系,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一、思维导图的运用原则
(一)适度使用原则
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过程中,语文老师要坚持适度使用原则。即老师应当在习作课堂上合理运用思维导图教学法。虽然思维导图可以在习作中指导学生进行发散式的思考,但是会占用更多的课堂教学时间[1]。因此在进行习作的过程中,老师应采取适度使用原则,根据习作的实际情况,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成效。
(二)读写结合原则
在此基础上,语文老师要坚持“读写结合”的基本理念,强化对习作课堂的拓展,并以思维导图为指导,使学生的创作才能得到做大程度发挥。与此同时,老师要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建立丰富的写作素材库,构建独特的写作框架,以便实现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高效运用。
(三)多面利用原则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语文老师还应当坚持多面利用原则,以此提高思维导图的运用成效。这也要求语文老师应从多方面着手,对思维导图进行科学运用,使其能够在习作课堂上给予学生更多帮助。
二、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开展路径
(一)运用思维导图实现素材积累
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语文老师在运用思维导图时应当注重素材积累环节。只有学生积累大量的素材,才能在进行习作创作的过程中拥有更多的写作素材和思路,学会使用正确的语言进行表达,以此形成更为完整的作品。由于小学生的知识经历和生活阅历都比较缺乏,所以在进行习作的时候,通常都会出现不知怎样下笔的情况。为此,语文老师就需要合理运用思维导图,在课堂上帮助学生们对素材进行有效梳理,增加学生的素材积累量,为后续的习作教学奠定基础[2]。
以“这里真美”习作为例,在此基础上,老师可以围绕“美丽家乡”这一题目要求学生进行习作练习。随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会根据题目的内容,绘制出相应的思维导图,根据主题进行扩展,以风景、人物、事物和记忆等方面来讲述自己的家乡。另外,老师也可以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去收集关于自己家乡的信息,将家乡景色、人物、事物等信息进行整理,并将这些内容以思维导图的方式展现出来,将自身情感与美丽家乡融合起来,进行创作。在持续的练习之下,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将得到提升,从而对习作练习产生较多兴趣,深刻理解习作的内涵。
(二)利用思维导图,激活想象能力
基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视野有一定的局限,但是该时期的学生们想象能力十分强大,语文老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开展习作教学。但是在现有教育条件下,许多学生的想象力都被削弱,此时老师若能够合理运用思维导图,就可以真正解决这一问题,为学生创造多样化的习作空间。思维导图的运用可以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有效激发自身的想象能力,为学生的习作提供稳定的理论支持。
比如,当在指导学生进行“尝试中成长”为主题的习作练习时,语文老师就可以指导学生们发动想象,并结合主题内容制作思维导图。语文老师在学生进行主题想象的同时也应当给予适当引导,从而帮助学生确定习作内容,让学生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习作任务。如第一次单独上下学、第一次表演等关键词,让学生构建出一个完整的思维导图,顺利展开习作。
(三)借助思维导图实现个性化习作
由于思维导图是一种“发散”的教学方法,因此,需要语文老师走出常规,让学生实现个性化写作,以此更好突出思维导图的自身优势。将思维导图运用到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可以展现出较强的跳跃性和开放性,这也非常符合小学生所具有的思维特征,有利于学生对该教学方法进行熟悉和灵活运用,形成完善的习作思路,显著增强学生的习作能力[3]。
比如,在日常组织学生进行语文习作时,语文老师让学生以“我喜爱的花”为主题。有学生以水仙花为描述对象,将名字、花形、花期、开花季节等作为习作的重点,创建一个思维导图,并以此为依据,从多个角度来阐述水仙花。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对自己的写作素材进行仔细选择,并做好归纳、重组工作,发散习作思维。因此,如果语文老师能够在实施习作教学的时候引入思维导图,将会对学生的个性化习作产生积极作用,有助于学生习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多重提高。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全新的教育形势下,小学语文老师在开展习作教学时应当善于运用思维导图,并将重点放在提升学生的习作素养与发散思维上。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发挥思维导图的优势,帮助学生持续扩散自身的思维,从而最终确定写作方向。在时间的推移下,学生的习作兴趣和习作经验将得到有效增强,对学生未来发展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获得显著的习作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粟繁漪.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天津教育,2023(09):149-151.
[2]陈晓倩.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2(15):33-35.
[3]朱更梅.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应用[J].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2022(06):15-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