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单元化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张永宁

甘肃省康乐县城北学校 甘肃省 临夏市 731500

摘要

小学生知识储备量较小,逻辑思维发育不完整。因而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开展单元化教学,存在一定的现实阻碍。因此,要想提高单元化教学与小学数学课堂的契合度,需要从教学实际出发,结合学生需求,制定合理有效的教学策略。那么,具体应该怎样开展小学数学单元化教学,以及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又存在怎样的问题?


关键词

小学数学;单元化教学;策略

正文


随着新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推行,创新各教育学段的教学模式成为当下教育发展的主攻方向。小学学段作为学生接受教育的起步阶段,在学生构建和完善知识体系的过程中发挥着基建效用,因而成为孕育和试行创新性教学模式的主要阵地。本文以小学数学学科作为切入点,通过综合分析方法探究单元化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深入应用,希望能为小学各学科教学模式创新提供借鉴和思考。

1、开展小学数学单元化教学必要性

1.1有利于巩固提升教学内容

开展小学数学单元化教学有利于教学内容的巩固和提升。在开展小学数学单元化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通过系统整合各部分知识,厘清知识间的逻辑关系,帮助学生建立单元知识结构和体系。对教师而言,这一过程能够极大地增强教师对教材的熟悉程度,节省教学时间并提高教学效率;对学生而言,单元化教学的开展可以使学生对初步掌握的知识起到温故知新的作用,提升学生后期的巩固复习效果。

1.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整体性思维

开展小学数学单元化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整体性思维。开展小学数学单元化教学,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逻辑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帮助学生将各个独立的模块串联起来,建立知识框架,形成整体运用观念。久而久之,学生的整体性思维会逐渐从数学学科延伸到其他学科中,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也会因此而得到提升。

1.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

开展小学数学单元化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运用单元化教学方式,可以充分利用小学学段的基础性特点,帮助学生化被动为主动,在渐进性学习过程中逐步产生数学思想,最后主动利用这一思想提升自身的数学能力。

2、小学数学单元化教学策略研究

2.1树立正确的单元化教学理念

开展小学数学单元化教学的第一个策略,是树立正确的单元化教学理念。教学理念是教师制订教学计划、实施教学行为的“指南针”。正确的教学理念会对课堂教学过程产生促进和提升作用,反之,则会出现教学目标把握不准确,甚至教学效率降低的负面影响。由此看来,激发小学数学单元化教学潜力的前提,是要树立正确的单元化教学理念。在笔者看来,树立正确的单元化教学理念,需要从不同的教学主体入手。首先是学校。小学数学单元化教学理念的倡导理应由学校作为“先行者”,从教学目标的制订到考核方案的实施,再到教学资源的配置,校方应该从多个方面为单元化教学模式的推行创造有利条件,同时也应该做好单元化教学由小学数学延伸到其他学科的准备。只有在整体教学环境下培育正确的教学理念,各个教育主体才会在潜移默化之中逐渐生成正确的教学认知。其次是教师。作为教学行为的实施者,教师自身对单元化教学模式的认识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过程和学生学习过程。因此,教师必须正确看待开展单元化教学的意义,同时结合小学数学教学的实际情况,认真制订教学方案,预设课堂教学目标,在不断地调整中形成合理有效的单元化教学模式。

2.2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性

开展小学数学单元化教学的第二个策略,是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性。新课程改革要求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作为主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主体性,而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实施者和引导者,应全力发挥课堂主导作用。具体而言,教师要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小学生知识储备和理解能力都较为有限,但正因如此,没有复杂的知识框架干扰,小学生适应单元化教学模式的速度也更快。教师应该充分抓住这一点,在前期做好单元化教学模式的示范和引导,后期则应该将主动权交到学生手中,引导学生自发开展单元化学习模式,主动构建和完善单元知识框架,真正意义上培养小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此外,教师可以从课堂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环节的设置等多个方面激发学生的课堂主体性。例如,在课堂教学中设置小组式学习环节,教师作为引导者和监督者让组内每一位学生参与到单元化学习和整合过程中,学生在不断提出问题又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建立单元知识框架,加深对内容的掌握。

2.3做好“一把抓”和“重点抓”的结合

开展小学数学单元化教学的第三个策略,是做好“一把抓”和“重点抓”的结合。做好“一把抓”和“重点抓”的结合,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第一,巩固基础知识。小学数学知识难度不大,但教学内容作为数学学科的基础,对学生未来的数学学习和数学素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学生基础本身较为薄弱,知识储备不足,因而夯实基础知识是开展小学数学单元化教学的必要步骤。教师应该结合教学大纲合理安排教学计划,通过课堂教学和反复练习,对必学的知识点做到全面覆盖。同时,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尽量做到教学方法的深入浅出,让学生不断加深对基础知识的记忆,巩固基础知识框架。第二,突出重点内容。巩固基础知识是为单元化教学的开展打好基础,而突出重点内容则是为单元化教学创造思路。在小学数学单元化教学过程中,绘制单元框架图是必不可少的内容,而单元框架图的组成内容就是这一单元的重点学习内容。因此,教师在带领学生“一把抓”的基础上,要引导学生学会抓重点、分主次,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厘清自身思路,将重点组成部分准确“填入”单元知识框架中。

2.4完善单元化教学体系

开展小学数学单元化教学的第四个策略,是完善单元化教学体系。从学校层面而言,首先,校方应该将单元化教学模式纳入教学目标规划中。从前期的教学试行到中期的教学观摩再到后期的教学考察,校方应该给予充分重视并对关键节点进行监督,力求从教学制度层面做好单元化教学的保障。其次,校方应该积极支持和推动单元化教学模式的应用和发展。具体来说,校方可以在校内组建教研小组,由教研小组组织单元化教学观摩课、教学课题研讨等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最后,校方应当做好教学资源的基本保障。不管是硬件设备还是软件资源,学校都应当将小学数学单元化教学内容纳入教学资源保障中,从基础教学设施、网络教学资源和教学资源库更新等多个方面做好教学资源的供应和扩充。从教师层面而言,教师应该充分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认真做好课前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实施以及课后教学反思这三个部分,通过实际教学过程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做好单元化教学体系的完善工作。

3、结语

单元化教学的开展不仅适用于小学数学课堂,也适用于符合教学实际的其他学段下的各类学科。教师应该充分理解并根据自身专业素养和教学实际情况,勇敢迈出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创新的第一步。此外,教师也应该通过自我学习,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以保证在不断变化的教育环境和教学要求中,做到自身知识和技能的同步更新和改进。

参考文献

[1]吴玉国.“五学”融通,整体建构:小学数学结构化学习的理解与实践[J].小学教学(数学版),2020(12):13-15.

[2]高子林.基于学力提升的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J].教学与管理,2018(26).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