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小学数学单元教学研究
摘要
关键词
小学数学;单元化教学;策略
正文
小学生的知识量很少,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还不完善。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实施一体化教学存在着一些现实障碍。所以,如果想要提高单元化教学与小学数学课堂之间的匹配度,就必须从教学实际出发,并结合学生的需求,制定出合理有效的教学策略。那么,小学数学单元化教学具体应该如何开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又存在哪些问题?笔者认为,首先应对一体化教学的特征进行分析;
一、单元化教学的特点
(一)整合性
整合性是单元化教学的基本特点。在单元化教学中,具有同一性质、同一形式的个体内容,由于内在的某种联系被划分到一个单元中。在这些个体内容相互组合的过程中,教学者需要从前后顺序、深浅层次等多个方面进行排列和整合,最终形成结构分明、相辅相成的单元整体。
(二)层次性
层次性是单元化教学的重要特点。在单元化教学的过程中,教学者需要分层递进,首先从个体内容入手,做好基础性知识的讲解。在学生对个体内容有了基本的掌握之后,教学者再带领学生理解不同个体之间的因果关系,并逐渐建立起各部分间的内在联系。最后,教学者将个体内容填入单元整体的框架中,帮助学生建立起单元结构知识体系。
(三)创造性
创造性是单元化教学的延伸特点。创造性表现在单元化教学的过程中。不同教师可以根据自身教学实际,寻找不同的内容作为单元化教学的切入点。当学生对单元化学习建立基本认知以后,会逐渐形成自身的数学思路,进而在教师的单元化教学之上,衍生出更加丰富、更为复杂的单元体系。
二、开展小学数学单元化教学必要性
(一)有利于巩固提升教学内容
开展小学数学单元化教学有利于教学内容的巩固和提升。在开展小学数学单元化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通过系统整合各部分知识,厘清知识间的逻辑关系,帮助学生建立单元知识结构和体系。对教师而言,这一过程能够极大地增强教师对教材的熟悉程度,节省教学时间并提高教学效率;对学生而言,单元化教学的开展可以使学生对初步掌握的知识起到温故知新的作用,提升学生后期的巩固复习效果。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整体性思维
开展小学数学单元化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整体性思维。开展小学数学单元化教学,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逻辑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帮助学生将各个独立的模块串联起来,建立知识框架,形成整体运用观念。久而久之,学生的整体性思维会逐渐从数学学科延伸到其他学科中,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也会因此而得到提升。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
开展小学数学单元化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运用单元化教学方式,可以充分利用小学学段的基础性特点,帮助学生化被动为主动,在渐进性学习过程中逐步产生数学思想,最后主动利用这一思想提升自身的数学能力。
三、小学数学单元化教学发展现状分析
单元化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被普遍运用,但细观小学数学单元化的教学现状,不难看出桎梏当下小学数学单元化教学的因素较多,其运用和发展也较为缓慢,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对单元化教学认识不足
教师对教学模式的认识和理解程度,往往会对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和教学效果产生较大的影响。当下小学数学单元化教学作为一种常用的教学模式被运用在数学课堂中,但正是这种“常用性”使得很多教师没有真正认识到单元化教学的意义。由于学校和教师缺乏对单元化教学的重视,使得单元化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流于形式。教师依旧根据一贯的教学经验,将单元化教学模式作为每一个单元结束后的总结概括进行简单运用,很少有人深究单元化教学对于数学课堂的促进性和适配度,导致单元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虽“常用”,却不被“重用”和“深用”。
(二)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不受重视
单元化教学作为系统性和整合性较强的教学模式,其教学主体明显区别于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教师主体倾向。而在现实教学过程中,由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再加上课堂教学行为受单一的教学经验论和课本主体论的影响,教师依然作为教学主体决定单元化教学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在“教”与“学”两种课堂行为不对等的情况下,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普遍不高,学习知识的主动性不强,单元化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自然就不理想。
(三)内容主次不明,教学效果不佳
合理有效的单元化教学行为须遵循“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规律。教师从知识的系统性和全面性出发,对基础知识点的教学应该做到面面俱到以帮助学生夯实基础知识。从学习过程的有效性出发,教师在每一环节和每一层次的教学过程中,理应依据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划分好重点内容的主次关系,在教学过程中对重点内容进行一定的倾斜。反观实际的教学过程,大多数教师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过分“一把抓”或单纯“重点抓”的偏差。过分“一把抓”会导致学生学习知识的横向拓展太广而纵向延伸不够,进而造成单元化教学的重点不突出,导致教学进度慢、教学效率低;单纯“重点抓”则会使单元化教学过程的目的性太强。教师单纯讲解重点内容,简单带过甚至忽略基础性知识,久而久之会使学生的基础知识框架变得不稳定,难以提升对知识点的综合运用能力,教师的教学效果也就十分不理想。
(四)单元化教学体系不健全
在当下的教学环境中,小学数学单元化教学模式的开展缺乏健全的制度保障,也缺少相应的硬件设施支持,从而导致小学数学单元化教学的课堂适用性不高、教学有效性没有衡量标准。这样一来,小学数学单元化教学模式出现在课堂教学中便很难发挥出其应用性较强的特点。
四、小学数学单元化教学策略研究
(一)树立正确的单元化教学理念
开展小学数学单元化教学的第一个策略,是树立正确的单元化教学理念。教学理念是教师制订教学计划、实施教学行为的“指南针”。正确的教学理念会对课堂教学过程产生促进和提升作用,反之,则会出现教学目标把握不准确,甚至教学效率降低的负面影响。由此看来,激发小学数学单元化教学潜力的前提,是要树立正确的单元化教学理念。在笔者看来,树立正确的单元化教学理念,需要从不同的教学主体入手。首先是学校。小学数学单元化教学理念的倡导理应由学校作为“先行者”,从教学目标的制订到考核方案的实施,再到教学资源的配置,校方应该从多个方面为单元化教学模式的推行创造有利条件,同时也应该做好单元化教学由小学数学延伸到其他学科的准备。只有在整体教学环境下培育正确的教学理念,各个教育主体才会在潜移默化之中逐渐生成正确的教学认知。其次是教师。作为教学行为的实施者,教师自身对单元化教学模式的认识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过程和学生学习过程。因此,教师必须正确看待开展单元化教学的意义,同时结合小学数学教学的实际情况,认真制订教学方案,预设课堂教学目标,在不断地调整中形成合理有效的单元化教学模式。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性
开展小学数学单元化教学的第二个策略,是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性。新课程改革要求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作为主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主体性,而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实施者和引导者,应全力发挥课堂主导作用。具体而言,教师要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小学生知识储备和理解能力都较为有限,但正因如此,没有复杂的知识框架干扰,小学生适应单元化教学模式的速度也更快。教师应该充分抓住这一点,在前期做好单元化教学模式的示范和引导,后期则应该将主动权交到学生手中,引导学生自发开展单元化学习模式,主动构建和完善单元知识框架,真正意义上培养小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此外,教师可以从课堂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环节的设置等多个方面激发学生的课堂主体性。例如,在课堂教学中设置小组式学习环节,教师作为引导者和监督者让组内每一位学生参与到单元化学习和整合过程中,学生在不断提出问题又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建立单元知识框架,加深对内容的掌握。
(三)做好“一把抓”和“重点抓”的结合
开展小学数学单元化教学的第三个策略,是做好“一把抓”和“重点抓”的结合。做好“一把抓”和“重点抓”的结合,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第一,巩固基础知识。小学数学知识难度不大,但教学内容作为数学学科的基础,对学生未来的数学学习和数学素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学生基础本身较为薄弱,知识储备不足,因而夯实基础知识是开展小学数学单元化教学的必要步骤。教师应该结合教学大纲合理安排教学计划,通过课堂教学和反复练习,对必学的知识点做到全面覆盖。同时,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尽量做到教学方法的深入浅出,让学生不断加深对基础知识的记忆,巩固基础知识框架。第二,突出重点内容。巩固基础知识是为单元化教学的开展打好基础,而突出重点内容则是为单元化教学创造思路。在小学数学单元化教学过程中,绘制单元框架图是必不可少的内容,而单元框架图的组成内容就是这一单元的重点学习内容。因此,教师在带领学生“一把抓”的基础上,要引导学生学会抓重点、分主次,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厘清自身思路,将重点组成部分准确“填入”单元知识框架中。第三,做好统筹规划,注重层层递进。在课堂教学环节,教师需要做好合理规划,既要抓住重点部分,又要兼顾基础内容。在对二者有机结合的过程中,教师要循序渐进,内容上由简到难、由少到多,形式上从小个体到大整体、从小单元到大单元,每一个方面都要注意层层递进,教学进展应呈螺旋式上升的趋势,避免因急于求成而导致学生无法适应课堂内容的现象。
(四)完善单元化教学体系
开展小学数学单元化教学的第四个策略,是完善单元化教学体系。从学校层面而言,首先,校方应该将单元化教学模式纳入教学目标规划中。从前期的教学试行到中期的教学观摩再到后期的教学考察,校方应该给予充分重视并对关键节点进行监督,力求从教学制度层面做好单元化教学的保障。其次,校方应该积极支持和推动单元化教学模式的应用和发展。具体来说,校方可以在校内组建教研小组,由教研小组组织单元化教学观摩课、教学课题研讨等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此外,校方也可积极创造校外学习和培训机会,利用专家讲座、校外交流学习等多种方式,提升本校教师的教学素养和创新思维,让教师的教学更好地适应新的教学需求。最后,校方应当做好教学资源的基本保障。不管是硬件设备还是软件资源,学校都应当将小学数学单元化教学内容纳入教学资源保障中,从基础教学设施、网络教学资源和教学资源库更新等多个方面做好教学资源的供应和扩充。从教师层面而言,教师应该充分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认真做好课前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实施以及课后教学反思这三个部分,通过实际教学过程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做好单元化教学体系的完善工作。
结语
单元化教学的开展不仅适用于小学数学课堂,也适用于符合教学实际的其他学段下的各类学科。教师应该充分理解并根据自身专业素养和教学实际情况,勇敢迈出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创新的第一步。此外,教师也应该通过自我学习,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以保证在不断变化的教育环境和教学要求中,做到自身知识和技能的同步更新和改进。
参考文献
[1]吴芳芳.活动化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22,8(11):183-186.DOI:10.16681/j.
[2]张文亮.运用信息化构建小学数学趣味课堂[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2(06):251-253.
[3]刘建颖.小学数学微课教学思考[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2(06):254-2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