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开展小学音乐教学
摘要
关键词
小学;音乐;教学
正文
前言
在新课标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学要着力推进改革创新,在教育理念上应当坚持德育为先,注重培养学生的美德和良好品格,通过音乐教育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同时要突出素养导向。
一、小学音乐教学的基本要求
(一)审美性
新课标要求突出素养导向,而音乐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审美感知、艺术表现、文化理解三个维度,可见审美性是小学音乐教学的基本要求之一。在小学音乐教育中,教师应当选择具有优美旋律、丰富表现力的音乐作品,引导学生聆听、欣赏和感受其中的美感。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解读音乐的元素和特点,培养他们对音乐形式、结构、表达方式的理解和欣赏能力。同时,教师应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音乐感受和想法,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审美,音乐教育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音乐修养,还能够对其整体的情感态度、人文素养和审美观念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情境性
情境性是指将音乐教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境相结合,创造出有情境的教学环境,以促进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情感体验。在具有情境性的音乐教育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解音乐作品的背景故事、历史文化背景等,帮助学生建立对音乐的情境认知,增强他们对音乐作品内涵和意义的理解。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音乐活动中,通过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亲身参与和体验,将自己置身音乐的情境中,更好地感受和领悟音乐的表达方式和情感。
(三)实践性
在实践性的音乐教育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唱歌、演奏乐器、舞蹈等活动,让学生亲自体验音乐的创作、表达和演绎过程。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可以直观地感知音乐元素、节奏等,提高他们的音乐技能和表现能力。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音乐创作,让他们通过创作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激发其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小学音乐教学的具体策略
(一)通过音乐鉴赏活动导入新知识,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
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具有艺术性和教育意义的音乐作品,可以包括经典的音乐作品、当代的流行歌曲或具有地域特色的音乐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使用多媒体设备播放音乐作品,让学生全神贯注地聆听,并引导他们通过观察、感受和表达来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和艺术特点,并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与此同时,在音乐鉴赏活动中,教师可引导学生收集与音乐有关的背景知识,如作曲家的生平、作品创作的历史背景等,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音乐作品,增加对音乐作品的认知。为增强课堂互动性,教师可设计互动环节,让学生表达对音乐的感受、描述音乐的特点、模仿音乐中的节奏或旋律等。在音乐鉴赏活动之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将所学的音乐元素、表达方式等,与新的知识点进行连接,通过提问、探究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新的知识,从而进一步提升他们的音乐素养和理解能力。
(二)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独特优势,为学生的持续性进步助力
每个学生都具有独特的音乐感知、表达和创造能力,他们在音乐学习中,可以发挥出自己的独特优势。例如,在对音乐的感知和理解能力上,部分学生能够敏锐地感知音乐中的情感表达和音乐元素,并能够通过自己的感受和体验与音乐产生共鸣,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表达音乐的内涵。在表演和表达能力上,部分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和风格,以独特的方式呈现音乐作品,如通过声音、乐器演奏、舞蹈等形式将内心的情感和意境表达出来,展示自己的艺术才华和创造力。通过充分发掘和培养学生的独特优势,可以帮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发展个人风格、提高艺术表现力,并获得音乐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在新课标背景下的小学音乐教学中,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独特优势非常重要,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学习自信,进而为他们的持续性进步助力。为此,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提供多样化的音乐活动和体验,包括唱歌、演奏乐器、舞蹈、创作等,引导学生发现自己在不同领域的音乐表达方面的潜力和兴趣。在评价学生的音乐表现时,教师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并给予积极的个性化反馈。通过肯定学生的独特表达方式和进步,鼓励他们在音乐方面继续努力,并激发他们充分挖掘自身的潜力和强烈的探索欲望。
(三)根据学生特点实现个性化教学,强化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认知
个性化教学是新课改对音乐教学提出的新要求,教师应通过问卷调查、小组讨论或个别交流等方式,了解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喜好和已有的音乐经验,以便更好地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特点和需求,从而为个性化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水平,教师可以设计不同层次和类型的音乐教学内容和活动。对唱歌感兴趣的学生,可以组织合唱团;对乐器演奏感兴趣的学生,可以提供乐器课程;对舞蹈感兴趣的学生,可以进行舞蹈表演的教学等。通过差异化的内容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在此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参与音乐学习的规划和决策过程,可以与学生一起制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内容和确定学习进度,增强学生的主动性和责任感,提高他们对音乐学习的参与度和投入度。
结语
在新课标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学应当满足审美性、情境性和实践性的基本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欣赏能力,将音乐教学与实际生活情境相结合,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在具体实践中,教师可通过音乐鉴赏活动导入新知识,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独特优势,为学生的持续性进步助力;根据学生特点实现个性化教学,强化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认知,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欣赏、理解和表达音乐,享受音乐的魅力,促进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宇琴.音乐课堂开放德育之花——新课标视角下谈小学音乐教学的德育策略[J].新教育,2023(11):110-111.
[2]何艳萍.新课标背景下小学音乐体验式教学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23(15):150-1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