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对农村小学美术教学的几点思考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郑小燕

南安市罗英小学362324

摘要

农村小学美术不是为了培养绘画天才,而应当是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发展学生发现美、感受美、判断美的能力,在美术课堂学习中积极探索、乐于表达、敢于创新,获得美的熏陶。在实际的农村小学美术课堂上,传统的教学方法侧重于对学生进行美术知识的灌输,要求他们掌握一定的基础技巧,而忽视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从而制约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培养出优秀的人才,促进农村学生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核心素养;农村小学美术;教学

正文


前言

从当前的农村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组织与实施的基本状况来看,仍然存在着比较明显的问题,比如教学没有与生活密切相关,课堂教学被动灌输,美术学习渠道单一,这些都限制了农村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整体质量的提高,也影响了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的高质量完成。因此,小学美术教师要主动与美术课堂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相结合,认真地寻求解决的办法与途径,在问题驱动下,持续突破农村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瓶颈,最终达到全方位的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一、新课标下提升农村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思考

1.内容新颖、灵活、实效——打造高效美术课堂的前提条件

小学生的天性就是爱玩爱动,根据他们的年龄、认知能力以及身体和心理的发展特点,老师就需要在他们的教学中加入一些新颖的、灵活的教学内容,来激发他们对艺术的兴趣,让他们全身心投入到课堂中去。除此之外,新课程改革还对课程内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课程内容要与教改的要求相一致,要紧跟教育发展的节奏,不能落后于时代,要具备应用性强、实效性强等主要特点。

2.改革创新教学模式——打造高效美术课堂的重要保障

教学模式与美术课堂教学的总体效果有很大的关联,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美术教师要保证持续的优化教学设计,持续的创新教学模式,将繁琐、无效、费时的教学环节,将教学目标作为核心,直接切中教学的关键,从而保证美术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另外,教学活动的设计要保证其趣味性和实效性,要以美术教育为指导,与美术教育内容相结合,对教学活动进行巧妙的设计,加入新颖的元素和信息化的内容,遵守美术教育的基本规律,坚持由浅入深、由简入繁、由易入难的原则,使整体课堂教学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从而使美术教育的优点和价值得到最大的体现。

二、农村小学美术有效教学策略思考

作为义务教育阶段最主要的一项教学内容,小学美术教学是美育的主要方式,它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全民族素质方面发挥着非常关键的影响。但是,一些小学美术老师将小学美术课程视为一门画画课程,在课堂上只是简单地传授一些画技,这就造成了一些孩子仅仅知道一些画技,对“美”的概念一无所知。所以,要与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相一致,老师们就必须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对过去的教育方式和教育目标进行改革,强化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1.提高课堂教学效能,实现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

近几年,由于信息科技的快速发展,使得小学美术教育可能性越来越多。如果小学美术教师不能及时更新教育理念、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采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综合教学能力,丰富课堂教学环节,就会给学生带来巨大的压力。因此,小学美术教师应当在不断的学习与教学实践中总结经验和教训,掌握恰当的教学方法,创造更加良好的教学条件与环境。基于这些特点,教师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为其设计出符合学生特点的美术实践活动,保证其实用性、趣味性、真实性和开放性。在学生参与美术活动时,要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由学生把控课堂的教学流程,丰富学生的课堂学习情感体验,进而提升学生的艺术鉴赏与实践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美术艺术是一门极富艺术气息的专业,对学生的美学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育实践中,要指导同学们去认识和认识生活中的一切,并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去表达,以达到提高同学们的审美水平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请同学们观看各种绘画作品,并加以剖析、归纳,再将其应用于实践。它既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他们的实践技能,又可以培养他们的创造力,还可以指导他们如何去欣赏好的作品,从而提升他们的艺术素养。在课堂之外,老师应该引导他们去欣赏好的文学作品。同时,在教学中也要注意开展小组竞赛和展览等形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提高整体水平。

3. 面向学生兴趣为导向的一体化培养

透过美术作品展览及线上“画廊”,提升同学对美术的认识;完善美术课堂评价体系,营造良好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培养氛围。小学美术教学一体化的建设,这对于推动小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的全面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也有助于满足当代学生的个性需要。在小学教育教学中,美术课程既是一门基本的文化课,又是一门美育课程,它对于提高学生的艺术文化素养和审美意识都有很大的价值,因此,美术课程在小学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将教学一体化模式应用到小学美术教学中,对于提高美术课堂的效率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可以更好地利用美术课程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小学美术课程变得更加吸引人。

4. 运用美术教学提升空间意识

空间是美术活动的物质载体。在课堂上,要充分运用多种教育资源,并在其中起到导向的作用,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创造力,让他们在创造过程中感受到自己的空间,进而提升自己的空间观念。例如,在教学中,老师可以先用多媒体演示几张照片,让学生感受到颜色的变化;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带领同学们去校园内的各个教学楼,食堂,图书馆等地方,让同学们有一种熟悉的感觉;最后,还可以请同学们用自己的双手来布置课堂。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以人为本”的教学模式。

5.优化教学评价机制

当前,教师评教的主要方法是自我评教、互评教和教师评教,三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课程标准,制定适当的评价标准。在教学评价方面,要与新课程中的教学价值取向相一致,在教学过程中,要将核心素养的培养贯穿其中,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不仅是对他们学习结果的评价,更是对他们整个学习过程的综合评价。同时,在课堂教学中,还应确保课堂教学过程的整体性,避免课堂教学评价在课堂教学中被孤立。这就需要教师在评估环节要有技巧,要针对特定的教学情境,采取适当的评估方式,将评估与整个教学过程融为一体。在评价过程中,应遵循多元主体的评价原则,注重素养的培养,以评促学。在教学评估中,教师要把握学生在关键能力、基本人格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

结语

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小学美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对教学计划进行调整,保证学生在生动有趣的课堂中接受科学合理的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达到高质量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豆海红.基于STEM教育的“小学美术教学技能”课程教学实践探索——以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J].林区教学,2020(12):107-110.

[2]王轶媛.丰富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美术课堂优化教学的几点尝试[J].美术教育研究,2020(17):170-171.

[3]豆海红,鲁国芳.混合式教学在小学美术教学课程中的探索与实践——以陇南师专为例[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9(03):132-134.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