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制护理模式配合家属干预对初产妇分娩方式及产后幸福感的影响

期刊: 现代医学研究 DOI: PDF下载

牟晓岚

湖北省利川市民族中医院妇产科 湖北利川 445400

摘要

目的 :探讨家属干预配合责任制护理模式对初产妇产后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5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初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采用常规护理 ,观察组45例采用家属干预联合责任制护理模式。观察并对比两组初产妇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产后幸福感各项评分、不同产程中的生产时长、生活质量及自然分娩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低于对照组 (P<0.05)。 结论:责任制护理模式联合家属干预可有效提升初产妇自然分娩率,并提升起产后幸福感,同时有效缩短产程时间,极大的提高起生活质量,改善心理状态,具有较高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

责任制护理;家属干预 ;分娩方式;幸福感;生活质量;心理状态

正文


分娩是自然的生理现象,通常有自然阴道分娩、剖宫产分娩[1]。大多初产妇因对分娩相关知识匮乏及缺乏经验,而导致其出现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再加上分娩期间产生剧烈疼痛,致使初产妇大多会主动先择剖宫产分娩方式[2]。但与自然分娩方式相比,剖宫产分娩的胎儿身体素质较低,并且术后出现并发症风险较高,严重影响初产妇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相关临床研究表明[3],对初产妇给予科学、规范化护理对改善妊娠结局、缩短产程及提升生活质量等具有重要积极意义[4]。故此,选取本院妇产科收治的90例初产妇作为参考样本,探讨对初产妇采取责任制护理模式配合家属干预的应用效果,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21~20235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初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年龄22~33岁,平均(27.34.04)岁;观察组45例,年龄23~35岁,平均(27.44.12)岁。两组的一般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助产护理,入院后护理人员应给予初产妇有关孕期等相关健康知识及护理措施,当待产妇出现宫缩、胎膜早破等情况时,需立即将带产妇送入待产室,并做好分娩准备工作。待初产妇宫口全开时应立即指导其保持正确体位进行分娩。观察组:采用责任制护理模式配合家属干预,内容如下:(一)责任制护理: 1)产前护理。初产妇入院后,护理人员应积极热情与其沟通交流,并带领初产妇及家属熟悉医院环境、医生配置等情况,以缓解初产妇的消极情绪。同时用简洁明了的话语对其讲解有关分娩健康知识,提高其对分娩各阶段的认知水平,有利于提高依从性。护理人员还应对初产妇进行饮食护理,以保证营养物质的摄入。此外,护理人员及时对初产妇进行有针对性心理护理,缓解不良情绪,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分娩。2)产时干预。初产妇潜伏阶段,护理人员需依据初产妇实际情况对其进行适当运动指导;初产妇处于活跃阶段,应指导并辅助其进行胎位检查。若胎儿出现异常情况需指导其保持正确、科学的体位以此改善胎儿情况,并帮助初产妇顺利进行分娩。如若初产妇子宫口开至2cm时,应及时将初产妇送入待产室等待分娩。情况允许的条件家属可陪同初产妇进行分娩。3)产程干预。第一产程,护理人员应给予初产妇鼓励、关心,并为其准备易消化、高热量食物以保障其体力,做好生产准备。其次,指导初产妇进行深呼吸运动,并使用手握拳方式对腰骶部进行适当按摩,缓解其腰痛。第二产程,依据初产妇实际情况,指导并帮助其采取适宜体位进行分娩,并注意观察初产妇分娩时情况,引导其保持身心放松,同时对其分娩进程进行科学评估。第三产程,胎儿顺利娩出后,护理人员应及时告知初产妇胎儿情况及分娩结果。并将胎儿放置其身旁,使其及时与新生儿接触。4)产后干预。初产妇分娩结束后,护理人员应严密监测其各项生命体征,并指导初产妇对新生儿正确母乳喂养方法,同时还需做好按摩子宫工作,有利于初产妇子宫快速恢复与预防产后出血事件。(二)家属干预:1)由专业的护理人员对家属进行孕期指导、孕期保健等,并指导孕产妇进行呼吸训练,家属需严格对孕妇饮食、训练等进行监督,确保其有效性。2)家属应时刻陪伴孕妇身边,给予其更多关心与照顾,使其保持身心愉悦,并鼓励孕妇进行自然分娩。3)产后家属应多陪伴产妇,多理解、尊重产妇,正确疏导其不良情绪,有利于产妇产后恢复。

1.3观察指标

心理状态:应用焦虑自评量表[5]SAS)对患者的焦虑情绪进行评分,应用抑郁自评量表[6] (SDS) 患者的抑郁情绪进行评分,分值越高则焦虑、抑郁情绪越严重;生活质量:应用生活质量调查量表[7]展开评定,分值越高则生活质量越高。观察对比两组出产妇产后幸福感(生活的满足和兴趣、对健康的担心、忧郁或愉快的心情、精力、松弛和紧张、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产程时间情况及分娩方式。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 SPSS25.0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 表示 , 采用 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产妇产后幸福感

观察组产后幸福感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 (P<0.05)见表 1 。

1 两组产妇产后幸福感情况对比(`x±s)

项目

观察组(n=45

对照组(n=45

t

P

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

9.63±2.51

8.56 ± 1.69

2.2319

<0.05

对健康的担心

13.76±3.25

11.87±3.52

3.5258

<0.05

忧郁或愉快的心情

17.54土3.31

12.75 ± 2.93

10.3739

<0.05

精力

19.52土3.84

15.16 土 3.54

6.5419

<0.05

松弛和紧张

21.86±3.52

16.83 ± 2.18

11.4511

<0.05

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

15.87±3.63

11.96±2.19

8.2311

<0.05

2.2不同产程中的生产时长

观察组初产妇在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及总产程中生产时长均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 两组初产妇在不同产程中的生产时长情况对比(`x±s)

组别

例数

第一产程

h)

第二产程(min)

第三产程(min)

总产程

h)

对照组

45

12.46±3.45

37.89±17.38

11.41±3.37

14.73±5.48

观察组

45

9.84±3.73

27.63±14.57

6.47±4.16

9.67±4.63

t


2.639

2.256

3.949

2.738

P


<0.05

<0.05

<0.05

<0.05

2.3心理状态

护理后,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低于对照组 (P<0.05)。见表3

3  两组初产妇护理前后心理状态比较`x±s,分)

分组

例数

SAS

SDS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观察组

45

52.43±8.10

40.12±6.95

50.25±6.62

41.25±7.60

对照组

45

53.12±7.86

46.49±8.11

49.58±7.15

46.14±8.42

t 


0.362

5.852

0.521

5.714

P 


>0.05

<0.05

>0.05

<0.05

2.4生活质量

观察组初产妇各项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 (P<0.05)。见表4

4 两组初产妇生活质量对比(`x±s)

组别

例数

周围环境

社会功能

心理功能

生理功能

对照组

45

70.11±4.22

76.29±4.04

72.08±3.38

71.07±4.25

观察组

45

88.30±4.08

82.07±4.43

86.25±4.37

82.14±3.49

t


19.646

6.111

16.262

12.763

P


<0.05

<0.05

<0.05

<0.05

2.5分娩方式

观察组初产妇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见表5

5 两组初产妇分娩方式对比[n(%)]

组别

例数

剖宫产

阴道助产

自然分娩

对照组

45

12.22

1(2.22

4395.56

观察组

45

715.56

48.89

3475.56

X2


11.725

9.573

14.698

P


<0.05

<0.05

<0.05

3讨论

当前随着我国二胎、三胎政策的提出,使较多女性生育意愿有所提升。但因生产会存在一定的风险,严重时甚至威胁产妇的生命安全[8]。特别是对于没有经验的初产妇,对分娩相关知识不了解,同时对分娩过程中的疼痛产生恐惧等诸多因素,对初产妇对分娩方式的选择造成极大的不利影响[9]。此外,初产妇处于分娩期间常伴有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极大的增加了出初产妇心理压力,使其疼痛的敏感度也增强,进而对子宫宫缩情况产生不良影响,不利于初产妇分娩顺利进行。因此,为提升自然分娩选择率及在分娩过程中初产妇的安全性与有效性,采取科学有效的临床助产护理模式十分必要[10]

常规助产护理模式中护理人员主要对初产妇生理方面相应的护理、治疗等措施,同时该护理模式没有持续性,不利于初产妇分娩顺利进行。而责任制护理模式作为一种具有科学性、规范化、责任制的新型护理模式,以产妇为中心,通过对初产妇生理、心理等多方面,由常规的多人不同阶段性护理优化为专业护理小组全程陪伴并给予持续性护理模式。通过对初产妇采取责任小组式护理,并将责任落实到护理人员自身,能够显著提升临床助产护理质量,提高初产妇在分娩期间的安全性及护理持续性。本文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产后幸福感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初产妇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及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初产妇在不同产程中的生产时长及SAS评分、SDS评分均短于对照组。由此可见,责任制护理模式配合家属干预,能够显著提升自然分娩概率,改善妊娠结局,利于初产妇产后快速恢复。分析其原因是由专业责任护理小组落实护理工作,首先对初产妇及家属进行关于分娩健康知识讲解,如分娩前基础知识、分娩期间护理及产后康复、新生儿母乳喂养等。提高初产妇及家属的认知水平,能够缓解初产妇心理压力,减少其恐惧心理,利于分娩顺利进行。同时护理人员全程进行陪同,并进行针对性心理疏导,给予更多的鼓励与关心,增加初产妇分娩自信心,提升自然分娩概率。其次,在分娩过程中护理人员通过对初产妇体位、呼吸等进行正确指导,可有效改善初产妇分娩时疼痛感,缩短产程。产后,护理人员尽早实施母婴抚触,可有效促进产妇泌乳及刺激子宫,加快初产妇快速恢复。此外,还应指导家属参与初产妇护理工作中,对初产妇饮食、康复训练等进行严格监督,可促进初产妇主观能动性的提高。同时,家属给予初产妇更多的陪伴、理解,使其保持身心愉悦,使其感到被关心与爱护,提升其幸福感,避免出现产后抑郁情况。

综上所述在初产妇临床护理中采用责任制护理模式联合家属干预能够改善产妇的分娩方式 有效消除初产妇消极情绪,同时有效缩短产程,并提升产后幸福感及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应用效果,值得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蒲晨.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下不同母婴护理方法对初产妇母婴护理知识、行为的影响[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2023(2):0130-0133

[2]李青.责任制助产护理模式配合体位管理对初产妇产程及分娩结局影响评价[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2022(4):0163-0166

[3]莫小姬,陈裕坤,赖肖娟,罗志兰.全程责任制干预模式配合无保护接生法在初产妇分娩中的应用价值[J].当代医药论丛,2022,20(8):181-183

[4]陈静亚.责任制助产护理模式配合体位管理对初产妇产程与分娩结局影响[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2022(9):0111-0113

[5]周梦娴.责任制助产护理模式配合体位管理对初产妇产程及分娩结局影响[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2022(6):0128-0131

[6]张铎.责任制助产护理结合体位管理在初产妇分娩中的应用以及对分娩结局的影响[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2022(1):0128-0130

[7]崔亚红.责任制助产护理结合导乐陪伴分娩对自然分娩初产妇患者分娩结局、疼痛的影响[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2022(3):0168-0171

[8]潘伊希.助产责任制护理结合自由体位分娩对初产妇焦虑情绪和分娩控制能力的相关影响研究[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2022(10):0219-0222

[9]孙梅.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下不同母婴护理方法对初产妇母婴护理知识行为的影响[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2021(10):0345-0347

[10]胡慧敏.护士-家属-病友联合护理干预对初产妇产后角色转换及哺乳效果的影响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22,33(17):2661-26632666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