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应用于肋骨骨折患者的效果观察

期刊: 现代医学研究 DOI: PDF下载

殷爱莉

泰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江苏省泰州市,225300

摘要

目的:分析中医护理干预用于改善肋骨骨折患者疼痛、睡眠、满意度的应用价值。方法:以我院2021年1月到2023年2月收治的291例肋骨骨折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并以临床护理分为常规组(145例,常规临床护理)和中医组(146例,中医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同时间段的疼痛评分、睡眠质量评分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评价。结果:(1)两组患者治疗后1dNRS评分无对比差异(P>0.05),但中医组患者治疗后3d、7d、14d的NRS评分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2)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的PSQI评分均无对比差异(P>0.05),但术后的中医组患者PSQI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3)中医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评价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中医护理干预用于肋骨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可快速消除疼痛反应,并提升患者的配合依从性,改善睡眠质量,且在取得理想护理效果的同时,获得较高护理满意度评价。


关键词

肋骨骨折;围术期护理;中医护理

正文


肋骨骨折是临床常见骨折类型,属于胸部创伤性疾病,一般情况下,患者骨折后以局部疼痛为主要症状表现,且在深呼吸、更换体位、咳嗽时,患者的症状会进一步加重。当前临床对于肋骨骨折患者的治疗以内固定手术为主,可通过快速恢复骨折端血运与解剖结构而解除疾病症状,促进病情转归[1]。但骨折手术的预后恢复期较长,且术后疼痛反应、并发症风险等可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效果。因此,在患者围术期内,开展优质科学的护理干预十分重要[2]。而当前临床对于此类患者的常规护理以西医的病情监测、基础指导、生活帮助等为主,虽有一定护理效果,但缺乏治疗辅助作用,对加快患者术后恢复无积极作用[3]。因此,结合其疾病与预后特点,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辅以科学的中医护理操作,以中医一系列护理理念弥补常规护理局限,满足患者预后康复需求,加快患者康复[4]。基于此,本文就中医护理干预用于改善肋骨骨折患者的疼痛、睡眠、满意度的应用价值展开研究,具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将我院20211月到20232月收治的291例肋骨骨折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并以临床护理分为常规组(n=145)和中医组(n=146)。两组患者上述基线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本研究取得所有研究对象的知情同意书与伦理委员会批准文件。

1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对比[n,(%)]/

组别

常规组(n=145

中医组n=146

χ2/t

P

性别

7148.97

7148.63

0.003

0.954

7451.03

7551.37

年龄(岁)

45

4631.72

5134.93

0.6773

0.713

45~59

5034.48

4430.14

60

4933.79

5134.93

文化程度

小学及以下

4531.03

5034.25

0.359

0.835

初中或高中

4833.10

4732.19

大专及以上

5235.86

4933.56

职业情况

在职

4732.41

4933.56

0.088

0.956

无业

4732.41

4832.88

病退或退休

5135.17

4933.56

经济压力

非常重

4531.03

4530.82

0.047

0.976

较重

5235.86

5134.93

一般

4833.10

5034.25

纳入标准:1经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为肋骨骨折2)无肺挫伤及血胸;(3采取内固定手术进行治疗;(4)既往病史资料完整

排除标准:1)合并恶性肿瘤、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免疫系统疾病、脏器衰竭等重大内科疾病者;2沟通、精神障碍、无法配合研究;(3)中途转院、失联者

1.2 方法

1.2.1常规组

此组患者给予常规临床护理,具体措施为:①术前:在患者术前,护理人员应结合患者的骨折特点与手术特点,在胸部固定制动前提下提前训练患者床上排泄、有效咳嗽等,并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告知具体手术流程及术后护理计划,以此安抚患者负面情绪。②术后:手术结束后,护理人员应结合患者恢复周期开展路径式护理服务,即患者术后第1~2天,患者需卧床休养,对此,护理人员定期为患者翻身指导患者床头抬高30°,协助其翻身),避免皮肤损伤的同时,促进排痰(如有必要可雾化吸入帮助排痰),并根据患者疼痛耐受度选择合适疼痛管理措施。术后第3天,患者可开展简单早期运动(如坐起、翻身、关节活动等),若患者适应,无不良反应,可逐渐开展床边站立→室内缓行→平衡锻炼等。患者出院时,护理人员应发放注意事项手册,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生活、饮食习惯,且叮嘱患者定期复诊。

1.2.2中医组   

此组患者在常规组护理基础上增加中医护理措施,具体措施为:①雷火灸:将雷火灸点燃并吹红灸头,后放置于双孔雷火灸灸盒中,在灸盒底部垫上毛巾后放于疼痛阳性点,再将另一处以毛巾覆盖在灸盒上方和四周(此时可观察到有少量烟雾从灸盒冒出)。②活血止痛膏中药封包:将20g当归、木瓜、防风、续断、红花、没药、乳香、白芷、透骨草、川椒、羌活、骨碎补等药材在75%酒精中浸泡30分钟后,挤干多余水分以纱布袋包装,再置于蒸笼内加热15-20分钟,取出后约45-50度外敷于腹部(避开手术切口敷料位置),半小时后取下。③腕踝针:取患侧上肢腕部2区,常规酒精消毒,针尖朝向近心端,,与皮肤大约呈30度斜刺快速刺入皮肤后,而后将针体放平后平行推进,进针大约20mm,针身在皮肤浅表层,针下无刺痛、酸胀、蚁行感、麻木感觉。④手指点穴:取穴大包、辄筋、阿是穴,使用拇指顺时针轻柔点按,用力适中,各穴位3~5min,结合患者的耐受情况,对按揉力度进行确定,以出现酸胀感为宜,每天2次。护理期间,应结合中医护理措施原则、作用机制采取健康宣教,促使患者积极配合。

1.3 观察指标

1)以疼痛数字评分法(navy reporting system,NRS)量表对两组患者术后1d3d7d14d的疼痛进行评分,此量表总分10分,分值越高,疼痛越强烈。

3)以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价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入组时及出院时)的睡眠质量,内容包括7项,量表总计0~21分,分数越高,评定为睡眠质量越差

4)以本院自制百分制康复效果满意度量表评定两组患者及家属对康复效果的满意度评价,满意75分;较好70~74分;一般69~61分;较差≤60分;总满意率=(满意+较好+一般)/所有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2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频数、百分比描述,组间比较采用c2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描述,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即表明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阶段NRS评分分析

两组患者治疗后1dNRS评分无对比差异(P0.05),但中医组患者治疗后3d7d14dNRS评分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详情见表1

1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阶段NRS评分对比(,分)

组别

例数

1d

3d

7d

14d

常规组

145

8.06±1.54

6.55±1.15

4.79±1.58

2.64±0.59

中医组

146

8.02±1.48

5.13±1.08

3.02±1.22

1.42±0.46

t

-

0.226

10.858

10.700

19.679

P

-

0.821

0.000

0.000

0.000

2.2两组患者护理干预PSQI等评分分析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PSQI等评分均无对比差异(P0.05),但后的中医组患者PSQI等评分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详情见表2

2两组患者护理干预PSQI等评分对比(,

时间

组别

PSQI

护理

常规组(n=145

17.84±2.26

中医组n=146

17.82.24

t

-

0.076

P

-

0.940

护理后

常规组(n=145

12.02±2.04*

中医组n=146

8.96±1.54*

t

-

14.448

P

-

0.000

注:*表示与同组护理前对比P0.05.

2.3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评价分析

中医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评价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详情见3

3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评价[n,(%)]

组别

例数

满意

较好

一般

较差

总满意率

常规组

145

2517.24

4732.41

6142.07

128.28

13391.72

中医组

146

8558.22

4631.51

1510.27

21.37

14498.63

χ2

-

-

-

-

-

7.576

P

-

-

-

-

-

0.006

3 讨论

近些年,胸部损伤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5]。肋骨骨折是一种由直接或是间接暴力外伤所导致的,疾病发生后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疼痛、呼吸不畅等症状。手术作为治疗肋骨骨折的有效手段之一,对改善患者的病症具有重要意义[6]。肋骨骨折患者经手术治疗后仍然会伴有疼痛感,而疼痛可使围术期患者的胸廓活动受限,导致患者呼吸变浅,从而降低患者肺部通气、换气,进而引起限制性肺功能不全、肺不张等严重并发症,术后若是未能有效控制患者的疼痛,最终则可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7]。因此,临床有必要给予肋骨骨折患者科学、合理地护理干预措施,以此保证患者安全顺利地完成治疗,加快康复。而中西结合开展的综合护理措施,能在满足患者术后基础护理需求同时,通过中医辅助治疗机制,进一步达到预后保障和加快康复的作用。尤其是结合骨折特点开展的雷火灸和活血止痛膏中药封包措施,对加快患者康复和提升预后保障具有积极作用[8-9]。且此护理措施充分考虑了患者的心理需求,通过健康宣教,可使患者积极配合护理措施开展,并以此消除患者因疾病与生理改变所致心理负担,这对进一步提升患者依从性具有积极意义[10]。本研究结果也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后1dNRS评分无对比差异(P0.05),但中医组患者治疗后3d7d14dNRS评分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且后的中医组患者PSQI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其次中医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评价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

综上所述,中医护理干预用于改善肋骨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可快速消除疼痛反应,并提升患者的配合依从性,改善睡眠质量,且在取得理想护理效果的同时,获得较高护理满意度评价。

参考文献

[1]刘金凤. 针对性护理干预缓解多发肋骨骨折患者疼痛的临床效果分析[J]. 中国伤残医学,2021,29(18):62-63.

[2]秦凤英. 规范化疼痛护理管理应用于肋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效果研究[J]. 黑龙江医学,2021,45(12):1344-1345.

[3]李玲,林蕾蕾,何暖婷. 前瞻性护理在闭合性胸外伤合并肋骨骨折患者预防便秘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社区医师,2022,38(6):112-117.

[4]王云华. 个体化疼痛管理改善肋骨骨折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效果分析[J]. 河南外科学杂志,2023,29(1):115-117.

[5]徐成利,邓敏,张京敏,. 优质护理干预在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肋骨骨折合并气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0,5(5):188-189,195. 

[6]张琦. 优质护理干预在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肋骨骨折合并气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伤残医学,2021,29(21):75-76. 

[7]王寒冰,王春燕,蒋令修. 整体护理干预在多发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22,19(1):154-156.

[8]倪素芹,顾兵,韩秀兰. 早期护理干预方法应用在多发性肋骨骨折术后患者中的临床效果[J]. 系统医学,2021,6(14):179-182. 

[9]刘璐. 前瞻性护理干预对肋骨骨折患者康复治疗效果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38(2):230-232. 

[10]闫轶群. 前瞻性护理干预对肋骨骨折患者康复治疗效果的影响[J]. 中国伤残医学,2021,29(14):47-48. 

 

 

 

 

 

 

 

 


...


阅读全文